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老的晋祠庙会 |
[游记]古老的晋祠庙会 |
2008-05-22 sina.com.cn |
晋祠原是晋国开国君姬虞的祠堂,但长期以来晋祠水乡的百姓出于生存的需求,一直把圣母当作晋源水神祭祀,春夏祈雨,以祷丰年,渐成气候。大约明代,祭祀圣母形成了祀神、演剧酬神和赛会交易三位一体的模式,因而晋祠古庙会又成为祭神的日子,且成为一方民俗。在《晋祠志》中有关于“祀圣母之神”的记载:“农历七月初二,太原县城和晋祠绅耆于圣母殿举行祭典”,“高潮似乎在初四、初五两日,那些头面人物领着八人抬搁(铁棍),至圣母殿前恭请一尊圣母出行神像,百姓则备鼓乐旗伞和铁棍十数台一起巡游。队伍浩浩荡荡穿村入城”,“日暮时分,搁上张灯,远看犹似星河闪烁”。除此以外,晋祠庙会的另一特色是演剧和赛会:“数日之内,水镜台上锣鼓铿锵弦乐悠扬,各地民间戏班子相继登台献艺演绎人间悲欢”,“祠庙之内及附近街市,农商云集,摆摊设点,货品琳琅,人流如织”。同时还有像背棍、铁棍、龙灯、旱船等传统的民间社火活动,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百姓,聚集到这里,烧香拜佛、求神祈雨,以求丰收、安乐的年景。 依托于诸神庙宇荟萃和山水园林绮丽的风光,得益于人烟稠密、农商发达、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晋祠庙会以其自身巨大的吸附力和影响力绵延至今,在太原市民的心目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同时也随着历史递进、社会转型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嬗变,其内涵和形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晋祠庙会原有的祀神仪式逐渐淡化直至隐退,重心渐渐落在了集市贸易上,成了晋祠附近百姓一年一度的城乡物资交易大会。如今的晋祠庙会正在通过“庙会搭台,经济唱戏”这一方式,在活跃地方贸易、促进招商引资方面发挥着可喜作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fa07401009g0o.html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