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怒江情 |
[游记]怒江情 |
2007-07-16 tuniu.com |
到过云南的人,谁不为她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色所留恋?谁不为她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所陶醉?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集成块”的云南,最让我记忆的却是怒江。怒江是“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民族文化多元性和原生性的主要保留区。 怒江地处横断山 脉纵谷区,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生态净土。这里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植物分布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森林覆盖率达70%。从海拔1000多米的干热河谷灌木和硬叶林植被,到山腰的云南松、铁杉、冷杉、云杉和杜鹃林,到海拔4000米以上地带的高山植被应有尽有,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有42种。药材资源35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51种,占全国总数的72%。野生动物474种,被保护的动物有50种。这里是人类生态保护最为中心地区之一,是天然的生物园和野生动物园。 怒江不仅物种丰富,而且是地质地貌独特性的典型区域。这里有高山峡谷内一片云雾霏霏、水烟迷蒙,峡谷深处传来阵阵惊涛拍岸之声,似台风怒吼、似炮声隆隆,让人震动心扉;这里有雪山草甸,终年冰封雪盖、四季白雪皑皑,是欧亚大陆最南端而又有现代冰川分布的地方,在雪山映衬下的草甸,芳草萋萋,一派高原牧场风光;这里有大江大河,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奔流不息,翻滚的江水撞击着巨石发出山轰谷鸣的涛声,江水击石掀起的根根水柱又迅速变成千万朵浪花撒入江中,场面异常壮观、奇险。两岸高峰峭立,峰险石怪,爆美洞奇,融雄伟峻险于一体。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的雕琢,造就了“三江并流”圣地。 怒江历史上曾被称为“蛮荒之地”,“边远、闭塞、贫究、落后”几乎成为代名词。直到解放初期,这里大多数的民族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社会发育程度低,所以原生态文化保留完整。这里少数民族的原住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民俗文化、普米族的山岳生态文化、怒族特有文化等,在少数民族的村寨中都能见到。这种独具魅力的民间生态文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少数民族原住民薪火相传的精神原动力,是“三江并流”地区人类的文化宝库。 赞美怒江,是因为这里的自然风光的“原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倾情怒江,是因为这里是一块人类现代文明未曾染指的处女地。地球上每一物种的存在,它就是一个基因库,就是人类的一种希望;有形的物质文化和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都是维系、保护、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留住民族记忆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142381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