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东河源最美丽乡村-苏家围游记(19-21)) |
[游记]广东河源最美丽乡村-苏家围游记(19-21)) |
2007-07-16 0762bbs.com |
19.风中情 文\邱素平 寒风飘飘,落叶纷飞。大地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景象,给人孤独与寂寞。但,当你来到这个有“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称号的——苏家围,它会带给你异样的情怀,异样的色彩。 走进苏家围,看着草地上一群觅食的小鸡,听着桥下叮呼的流水声,望着头顶上的碧水蓝天,仿佛来到了可爱的大自然,来到了一个神仙般的境界。 走进苏家围,就好像走进了自己家。那里词汇灵动的气息,充满浓浓的人情味。怀着好奇的心情,踏着轻快的步伐。继续走进苏家围的古龙老屋,那里有和蔼可亲的苏家围村民们做伴,我们来回环绕着苏家围古龙屋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风光,好像回到了毛泽东时代,给人一种古老的、温馨的感觉。 走进苏家围,就好介走进了神话般的天堂。那里充满鸟语的生机,充满花香的气味,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在这美好的境界中。闭上双眼深深呼吸那里恬美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虽然,那天风很大,但太阳笑得好灿烂,使我们的心也变得温暖、舒意了。沿着蜿蜒崎岖的小道,走进风景秀丽的东江画廊。那里茂林修竹,望着蔚蓝的天空,望着水中碧绿的倒影,好像人间仙镜一般。迎面吹来凉凉的河风,心情十分惬意,在那一瞬间,把我往日所有的忧伤都吹到江河里,化做水滴,化做烟雾。水面上一群游来游去的小鸭子,给东江画廊又增添了一份生机。站在河畔上,看着水天相接的美景,我不禁高声呐喊:“美丽的东江画廊,你是我们东源人的骄傲。” 虽然,那天风很大,但远远闻到了草莓的甜味,闻到了风的气息。我们走进草莓园,看着甜甜欲滴、可爱诱人的草莓。在风的吹指下,阳光的照射下,那一颗颗闪闪发光。我们用相机捕捉那里独特的风景线,要把它们世故为永久的记忆。风的呼唤,露珠的晶莹,给草莓染上了一层层亮丽的色彩。最令我难忘的是草莓园的工人,他们细心地看护着每一颗草莓,那里倾注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收藏着他们丰收的喜悦。在我们的恳求下,草莓园的工人还送给我们草莓秧,并嘱咐我们一定要细心地照料它们、栽培它们。 寒风依然袭来,苏家围的村民们用最甜美的微笑迎接我们,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家的感觉。苏家围的美景吸引了我们,风也感化了我们。虽然风很大,但丝毫影响不了我们的心情,阻止不了我们参观苏家围的每一处风光。 寒风依然袭来,我们用欢乐迎接着,用笑声答复着。苏家围的村民们给了我们勇气,给了我们力量。我忘不了那天的风,忘不了那天的景,忘不了我踏过的每一个足迹。 我喜欢大自然的灵静,喜欢苏家围的生机,喜欢苏家围浓浓的人情味。从那天起,我对风产生了感情,对苏家围产生了感情。风唤起了我的思绪,吹走了我的忧愁。 20.南中国的画里乡村 06会计(3)刘兰珍 清澈平缓的江水,简朴陈旧的民居,根源叶茂的古榕,错落有致的稻田,摇戈多姿的翠竹,青翠欲滴的野芋,营造了平静、优雅的意境,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 苏家围是苏东坡的聚居地,是方形的府第式围屋,位于东源县义合镇苏围村,东江与久社河呈三角形交汇于苏围南面。有水的地方总是特别灵气,苏家围也是如此。村里两河四岸翠竹成荫,处处体现了苏东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情怀。 苏家围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少不了根深叶茂的古榕,那里曾经生长许多的古榕,现仅留存五株,古榕一脸沧桑的背后是一片生机。其中一棵古榕是红榕与白榕两树一体。它像一尊保护神屹立在东江边。据解特奇异。因为它的树干内有树洞可直达树椿。据说清朝时龙川一位姓黄的才女被父母逼婚,她与意中人沿江而逃,到达这棵榕树时,刚好夫家的人赶到,两人情急之下躲入树洞庭湖中,逃过逼婚而喜结良缘。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鸳鸯榕”。 当然,苏家围除了具有优美如画的环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与历史同流的乡村,古朴的居民记载着客家人近两千多年流浪的足迹,青砖麻石铺就的乡间四季路曾经走过苏氏家庭800余年的辉煌足迹。在乡间小路上触目所及的字迹斑驳的标语,它们可以让你了解到新中国家村50年变迁的影子,村里人的习俗和规矩,也可以道出客家乡村男女关系的文化内涵,这是乡村永恒的话题,也是苏家围的旅游特色。 塘唇屋领是苏家围的主打产品,“隐喻男女——客家乡村性别文化展”。这是将客家乡村男女关系的文化加以提炼,反映了客家人对性别的态度和认识。客家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关系搭配,不同的价值取向所构成的阴阳之道,其“现代版”就是性别文化。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冲突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性别冲突、阶级冲突、民族冲突。在这三大矛盾冲突当中,性别冲突是产生最早,也是最普遍,也是预见将来最难根治与平息的冲突。客家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同样具有较强的性别倾向。 在那修修补补的老墙上,那些斑驳的文学是历史留下的印记,那些标语板上的“当年记事”和“当地记事”,讲述着国家民族的沧桑巨变,乡间百姓的悲欢离合。记录了新中国农村50年的过去,展示未被人们遗忘的历史往事,是一部写在墙上的新中国农村历史。 你可知道农村四季是怎样的吗?如果不知道,你就可以在苏家围一探究竟。在那你可以看到由竹子撑起的一顶顶斗笠,在那竹子刻着24个农事节气和16个农家节日,我们客家人就数着24个农事节气,盼着16个农家节日过日子,那是乡下人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苏家围的优美如画的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把客家乡村男女的文化事项提炼成一种旅游产品,还可以让大家了解客家人对性别的观念产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一侧面透视整个客家文化,正如一位游览者史学教授说:苏家围是一本书。 21. 世外桃源——苏家围 06语教(3)班 潘秦雅 终于来到苏家围了。 我站在那长长的石桥一端,瞻望着对面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建筑群,心底微微有些栖 惶,脚步踟躅着,不敢轻易踏出。 高低起伏的衡宇,深不可涂满了灰白的色调。不浓,淡淡浅浅地就在不经意中晕染了开来,仿若明代的淡墨山水画。那硕大的水车在河上乘着水势辘辘而转,水花溅起在阳光的爱抚中呈现七彩的颜色。如同一场宏美的戏剧,铺一开场的亮相,苏家围便以一种淡定的姿势将我的目光牢牢锁住,为之倾倒。 故意的掉了那嘈杂的队伍,我慢慢地行走着,贪心的想独享那一份宁静。踩在那青石铺就在小道上,摇摇摆摆,有微微的硌疼的感觉自脚上传来,那是种贴近自然的真实触感。 苏家围的巷子都很深,曲曲折折不知通往何处,每一个转角都可能有一番不同的风景在等待。而且极比极静,我一个人行走的时候甚至可以听到脚步的回音。我极是虔诚地以一种朦拜的心情看着那些沾染了沧桑气息的屋子,它们都很旧,可是不衰败,许是修葺的成果。它们安静地看着我,用着一种安然的态度。久远的年纪让它们不再浮躁,有了平淡的心情笑看世事沧桑和接受别人的挑剔或欣赏的目光。 每一扇斑驳褪色饱经风霜的门都半遮半掩着,欲说不休,在那昏暗暧昧的氛围中,窃窃私语着后世未知的故事。空气中充盈着诡异,我轻轻推开,在那“嗝吱嗝吱”的推站声中,忽然有了种错觉,好像在不经意中闯入了另处一个时空,悄然窥探着那个世界的晨醒昏睡。每一面墙都傲然挺立,我的指尖划过那裸露的没有水泥霜盖的石头砌成的墙,有冰冷的寒意狠狠地袭击我的心底的柔软处所。我安静地听着,听着那墙壁向我诉说的客家代代传奇,听着一个汉族的支脉怎样的颠沛流离挣扎不休最终奋起扎根的传奇,那是怎样的一部血泪史,又是一种怎样的坚韧品质?中华民族的坚毅被客家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一个在苏家围那曲折幽遂如穿迷宫的小巷中颠来倒去的行走着,心情缓慢而舒适,偶尔迷了路,转来转去也自得其乐,享受着苏家围所带给我的惊奇和震悚,一种对文明归宿的震悚,苏家围是广东旧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之一,一切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恍如一个世外桃源。苏家围在保存修缮的前提下,不断向外界显示源远流长客家文化,增加了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接轨。 我们去苏家围的那天,恰好遇上苏家围“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的挂牌仪式,在纷飞的鞭炮碎屑中,我看到苏家围人脸上明亮的笑容,心里默想着,明天这里的一切会更加的辉煌吧! 而东江,在苏家围的侧面咆哮奔腾! |
转自:http://www.0762bbs.com/thread-22014-1-3.html5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