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三峡由“羚羊峡”、“三榕峡”、“大鼎峡”组成。西江的风光,也因有三峡而闻名。现在,我首先向在座各位介绍一下西江和羚羊峡。 西江是珠江的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乌蒙山脉的马雄山,全长2214公里,它的长度和流域面积均居全国第三位,年流量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水质最好的的江河之一。从广西梧州开始称为西江,直到江门崖门止,之后流入浩瀚的南海,全长约400公里,所以又称“八百里西江”。西江流经肇庆的这一段,风光秀丽,胜迹众多,特别是乘船观赏羚羊峡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羚羊峡】 羚羊峡是整段西江河段中景色最为秀美的一段峡谷,全长约7.5千米,山连水,水连山,沿江两岸悬崖百尺,怪石林立,有“华南第一峡”美誉。西江江面由原来宽千米以上到了这里陡然变成200-400米宽的水道,平均水深48米,最深达77米。两岸山峰绵延起伏、满目青翠,步步是景,处处如画, 名胜古迹众多。大家可能会问,羚羊峡,顾名思义,怎么没有见到羚羊?是不是前人在羚关古道上放羊而得名?其实这是出自另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神仙从西方赶着六只羊到广州,期间经过羚羊峡时,其中一只绵羊觉得这里水草肥美,不想到广州去,就开了小差,留在羚羊峡,而其余五只羊就到了广州,故广州又名五羊城,不然的话,广州就要变成六羊城了。羚羊峡,原来叫灵羊峡,灵,是活灵活现的灵,最后慢慢才变成现在的名字。肇庆市古称“高要”,早在汉代时就设立高要郡,而“高要”二字就是出自羚羊峡居高扼要的意思。 今日旅游的景点主要有:烂柯仙踪、古炮台、阿婆床、羚关古道、归猿古洞、清风阁、晒衣坑、出入山虎、望夫归石、文殊村、老坑、包公掷砚、海战场、红亭等。行程来回为 18 公里,历时一个多小时。 【先有烂柯,后有鼎湖】 各位朋友,船的前方大约两公里处就是羚羊峡了,现在我先介绍一下北边的地方,大家看到的最高山峰就是鼎湖山的主峰----“鸡笼顶”了,海拔为1000米,其实乘船观看鼎湖山景色,别有一番美的感受。你们看鼎湖山是否形似一个大鸡笼?好!大家现在再往左侧远眺,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叫“烂柯山”。烂柯山方圆数百平方公里,主峰海拔高达900多米。烂柯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大家是否有兴趣想知道“烂柯山”名称的来源呢?其实,烂柯山的得名,有一个典故。相传,古时候有个叫王质的樵夫上山砍柴,在烂柯山山顶遇到两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在下棋,他就在一旁观战,两人旗鼓相当,杀得难分难解,其中一个老人给了王质一个蟠桃,王质肚子正饿,也不推辞,接过桃子便大嚼起来,说也奇怪,吃完桃子后,王质顿感神清气爽,肚子也饱了。一盘棋下完后,只见一阵清风吹过,一只白鹤飞来,驼着两位老人飞走了。王质暗自惊诧,正要转身回家,拿起刚才砍柴用的斧头一看锈迹斑斑,斧柄已经腐烂了,因为古代将斧柄称作斧柯,所以自始之后,当地人将此山名改称为“烂柯山”!再说,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村里已无人认识他,跟人谈起才得知自己遇到仙人,离开村子已经很久很久了,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另外,顶湖山“鸡笼顶”与“烂柯山”有很深的渊源,传说“烂柯山”脚下的沙浦村,民风淳朴,有一村民养了一只大金鸡,每天准时报晓村民五更起床,日出而作,刻苦耐劳,生活富足,这引起天魔的嫉妒,于是派人将金鸡连同鸡笼一并偷走,后被金鸡守护神发觉,忙乱中,盗贼将鸡笼遗弃在今鼎湖山,将金鸡抱到韶关丹霞山金鸡峰,形成今天顶湖鸡笼山和韶关的金鸡山格局。所以肇庆民间还有一句这样的话:先有烂柯后有顶湖,烂柯就是指这座烂柯山了。 各位朋友!烂柯山地形险峻复杂,人迹罕至,山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野猪、穿山甲、猴面鹰等野生保护动物。在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看不到烂柯山主峰的,烂柯山主峰上有一块天然的石头,外形酷似一艘船上面挂着的风帆,叫“一帆风顺”石。据说用手摸一摸,事业和仕途都会时来运转,步步高升,一帆风顺!听了这些关于烂柯山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烂柯山很向往呢?不过在座各位日后要是上山登顶亲睹其风采,一定要找个向导。 宋代大儒朱熹写过这样一首诗来描述烂柯仙踪:“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教采樵客,柯烘不知归。” 【古炮台】 各位朋友,大家再往右上角看看,峭壁之上那个圆弧形地堡就是古炮台了,羚羊峡锁两广水路的咽喉,清朝咸丰皇帝在此设立海关,广西国民党将领李宗仁、白崇禧选在出峡口山腰处筑碉堡,至今仍然保留。而上面这个炮台,建于1920年,是肇阳罗镇守使林虎所筑,此炮台控制旱峡陆路及羚羊峡水路交通的要冲,地形险要,攻防结合,若在上面扼守峡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近,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211年,三国时期,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剌史,步骘率兵两万在羚羊峡口击败苍梧郡刘表将领衡毅、钱搏军。 【仙人掌】 大家抬头往南面高处看看,这座山峰就是仙人掌了,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很似一只仙人的手掌呢?据附近的村民说,仙人掌峰上有一山泉,从未干过,池中有鱼,深不可测,曾有村民用加长竹杆探测过,从未能探到底部。 【阿婆床】 大家再往前看看,这里叫“阿婆床”,是羚羊峡最窄处,枯水期,河面不足200米,传说这里原有一块巨石,看上去像一张很大的床,相传是一位神仙婆婆的睡床,抗战时,日军战机误认为是军舰,将其炸毁,所以今天大家已无法看到。 【文殊村】 各位朋友,前面藏在峡谷深处的村落叫“文殊村”,因山上有个供奉文殊菩萨的文殊庙而得名。文殊村的自然景观很多,有老龙潭、狮龙瀑布等。文殊村还有一所足以列入吉尼斯纪录大全的学校,全校六个班,一个老师,几个学生,是省内最小的学校。另外,文殊村出产的走地鸡、狗肉等也很出名。这里山清水秀,每年冬春季节,烂柯山特有的吊钟花、野杜鹃花会开得漫山遍野,煞是好看,大家下次若有兴趣可去参观一下。 【裂衣化缘】 朋友们,游船北面的群山就是羚山了,大家看,上面这个洞就是归猿洞。传说在唐代广德年间有一名叫孙格的书生,生得眉清目秀,举止文雅,因往洛阳旅游,误入一大府门第中,见一丽人,二八年华,自称袁氏女,二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过着恩爱美满的生活。转眼十多年已过,有一天,袁氏忽生思念,征得丈夫同意千里迢迢相挈同归岭南,不觉回到端州峡山寺前,只见端溪妙景,红泉纷飞,袁氏看到青山依旧,景物依然,忆思前尘,俗念全消。于是直趋峡山寺中,叩见老僧,手捧一玉环献日:此为寺中旧物,今日原壁奉还。老僧手接玉环,真是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忽见数十野猿攀藤扒萝,似久别重逢,十分亲切。袁氏见状,更感恻然,于是裂衣化猿,与群侣追啸,隐没于峡山绿树深谷中,一去不返,因此成了今天的归猿洞。其实这只猿猴是老僧以前豢养的一只小白猿,并将一施主所赠的玉环,系于小白猿颈上,不久小白猿失踪!时至今日才返故乡。据考证,大文豪苏东坡描写清远峡山寺诗中的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羚羊峡,只是苏大学士张冠李戴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