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红山古玉“多学科综合考古断代将为《人类文明探源工程》提供有益物证? 2007-12-04 21:48:44 大中小 标签:人类文明探源袁涤庵杨天佑一壶师友 《万古奇珍——泛红山文化玉群》杨天佑著作,书中图片为杨先生外祖父袁涤庵老先生藏品 张如柏教授 任南先生 杨天佑先生(一壶慑于成都理工学院) 杨天佑先生通过家族收藏的一大批远古红山型文化玉器的研究,发现了一个被遗落的远古文明时代。该文明是与新石器时期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直接相关,且其时空范围涵盖了红山文化。作者以“红山范文化”称之。与之相应的玉群称为“泛红山文化玉群”。泛红山文化始自末次冰期,是高水平的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以及环太平洋地区文明的重要源头。 杨先生的研究,属文物考古范畴,是一部重要的史前考古文献,也是一部精美的远古雕塑艺术大典籍。 杨先生研究的概论题为“穿越时空的探索——论泛红山文化玉群”,该论文通过对泛红山文化玉群的研究,论证了自末次冰期晚期直至新石器时期悠长的时间范围内,及自东北亚横跨北太平洋直至美洲西北部的广阔地域范围内曾经有过以泛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明,并且对该文化的性质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其内容涉及: 1、原始氏族社会的各类原始崇拜,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性崇拜、图腾崇拜等,以及原始宗教的地位与作用; 2、在史前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外星生命体崇拜等,以及外星科技介入人类文明的可能性; 3、泛红山文化的时空范畴以及它与红山文化的关系。 4、泛红山文化向环太平洋地区扩散; 5、泛红山文化与当时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交流以及当时存在世界性整体文明的可能性; 6、对玉群中大量融合体造型的分析; 7、基因改造产生现代人的可能性; 8、泛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等。 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作序,他对杨先生的观点予以肯定、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文中选用泛红山文化玉器 530 件。分为九大系列(即文中九章),系统地、图文并茂的展现了泛红山文化的神奇风貌。共九大系统。 一壶与杨先生谈及论著发表出版之事,先生告知:全国人大科教文委员会过问过此事,方得以呈现给大家。 杨天佑先生在对“泛红山玉群”的研究中,提出涉及到许多考古、历史及科学等的主要问题如下: 1.泛红山文化的时空范围的探讨; 2.泛红山文化时期,该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 3.泛红山文化时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类。 4.泛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5. 泛红山文化与环太平洋地区文明的关系; 6. 泛红山文化时期的原始宗教与原始崇拜; 7.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重要意义; 8. 泛红山文化玉群中生殖崇拜与性崇拜造型含意的探讨; 9.泛红山文化玉群中融合体的探讨; 10.泛红山文化中外星生命及外星文明介入地球问题; 11.有关现代人产生的探讨; 12.泛红山文化时期,世界整体性文明的存在性; 13.《山海经》与泛红山文化; 14.泛红山文化玉器特点(形、工、玉、沁); 15.对泛红山文化玉群中某些特殊重要器型含意的探讨。 相关连接:1、浙江通志 袁涤庵(1881—1959),名翼,又字鸿缙,号剡溪老人,嵊县(今嵊州)新市乡上碧溪人。留学日本,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教授、奉天造币厂工程师。1914年,任甘肃镇番县知事。1924年后,集资创办北京电车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又兴办热河北票煤矿,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建筑秦皇岛及上海装卸码头。九一八事变后,拒任伪职,隐居北京西郊,购地数千亩,经营剡溪农场。藏书甚富,浙江各县县志都有收藏。 2、西山八大处别墅主人袁涤庵---原是民初知名爱国大企业家 拒绝与日本人合作 隐居八大处 方丈赠地建别墅 暗中资助留学生 民国期间,八大处曾有别墅30多座,现在仅存孙家花园和袁氏(袁涤庵)别墅,其他别墅已经改建,原貌不存。近日,西山八大处的孙家花园,正在进行维护,而袁氏别墅则是少人踏足,别墅里石榻洞今已坍塌,石额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