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
[游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
2008-05-22 sina.com.cn |
金秋瓜果飘香,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是9月初去吐鲁番的,虽然欢乐的“葡萄节”已接近尾声,但还是感受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走进神奇与欢乐”的气息,领略了吐鲁番葡萄文化和美食文化的魅力。 从乌鲁木齐市上“吐乌大”高速公路上,向东行驶大约150公里就可达吐鲁番。车窗外,太阳明亮的透彻,公路两侧风景秀丽,挺拔的白杨,摇曳的杨柳,绿色的草原,让人赏心悦目。渐行渐入荒漠的戈壁和沙漠,目光所及是焦渴的石头、起伏的沙丘,唯一有生命的色彩是沙漠中顽强的骆驼刺。汽车在宽敞平整的公路上奔驰,依然还是那么平稳舒适。 对面依稀可见那条河床似的沙石老路,有人说起多年前到吐鲁番,汽车走的就是那条路,一路颠簸朝发夕至苦不堪言,不禁感慨变化真大今非昔比啊!我不由想到鲁迅先生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眼前这条高速公路,却是人“造”出来的,它像一匹灰色的人造绸缎,平铺延展于蔚蓝色的天边。 吐鲁番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我国自古以来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因此,吐鲁番地区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经历了千年的变迁,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千佛洞、汉唐时代的古墓,许多古迹已被大漠的风尘打磨成废墟,听秋风悲鸣,看残垣断壁,仿佛穿行在厚重的历史烟云间…… 行色倥偬,一路走马观花。途经达坂城,没有寻觅到漂亮的“达坂城姑娘”,只是参观了王洛宾艺术展馆,了解到西部歌王的生平和音乐创作生涯。在空旷的原野上,亚洲最大风力发电站,一排排风车林立,随风轻舞飞扬,如同童话剧中的梦幻布景,成为游客拍照的绝佳背景。行至《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火焰山,气温明显上升,远远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红色的山体,犹如一条条火龙伏卧在天边。 吐鲁番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自古有“火洲”之称。但是没想到树木渐行渐密,吐鲁番葡萄沟呈现出一片绿洲,地下坎儿井更是别有洞天,流水潺潺,清风徐徐,感觉不是在火焰山附近,而是到了花果山的水帘洞。 新疆坎儿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这一引用地下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给干旱燥热的土鲁番带来了盎然生机。它把天山乳汁源源不断地送到地面上,浇灌农田,滋养树木,孕育人生。即使现在吐鲁番地区已新修了众多大渠、水库,人们还在继续利用这一造福万代的水利设施。在一些乡村坎儿井仍然是饮水和灌溉的主要源流,人们的“生命之泉”。 清朝末年林则徐途经吐鲁番在日记中写到:“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弯下腰与清澈如镜的水流打个照面,用小纸杯盛起来喝上一口,那水是又清又凉又甜,对于我们祖先巧妙的设计和创造的奇迹,我心中也陡然升起无限的自豪感! 真的难以想象,这年降水量不足16毫米的地方,还存着一处世外桃源的地方,只消轻挪脚步,便进入一个“葡萄王国”,那就是神奇的吐鲁番葡萄沟。其实葡萄沟只是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但是吐鲁番的葡萄举世闻名。国内外专家实地考察分析认为:吐鲁番靠近火焰山,气候条件上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的糖份积累,使其糖分含量高。因此,吐鲁番的葡萄与众不同就是特别的甜。 绿树成荫,葡萄成林的葡萄沟,满目的葡萄架上果实累累,馋得我直咽口水说不出话来。在绿荫蔽日的葡萄架下,美美品尝了几盘新鲜水果,有无核白葡萄,马奶子、红葡萄和叫不上名来的品种,还有西瓜、哈密瓜,尤其无核白葡萄吃起来皮薄肉厚,甜丝丝的,令人满口生津;看起来翠绿晶莹,形如一颗颗珍珠,故有“水晶葡萄”、“绿珍珠”之美称。 品尝过甜蜜的无核白葡萄,还要喝上几口甘甜清凉的泉水,那泉水就是民间传说的“姑娘的眼泪”。相传,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火焰山,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灭了火焰山的烈火,不久山上又出现了一条大恶龙,每年三月初三都要下山吞食童男童女,造孽一方。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吏为使自己安宁,竟在三月初三将一对童男童女送往山上以饱食恶龙。年年如此,不知吞噬多少青年男女。这一年三月初三,有一对青年恋人自愿前往,但请求官府给他们准备一把利剑和一套绳索。 三月初三清晨,东方霞光满天,这对恋人手持利剑,身背绳索,精神抖擞地上山了。他们把利剑和绳索藏于身后,等待恶龙的到来。不多时,一条谷囤粗细的恶龙跃出山谷,男青年便挥剑猛剌恶龙上腭,女青年抛出绳索,经过一番决战,恶龙伏地而死,男青年也为民丧生。姑娘悲痛欲绝,泪如雨下,汇成无数“清泉”。如今的“千泪泉”,一座美丽的假山,环抱着一池清泉,流水潺潺,成为吸引游人驻足的一个景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803f901000cr4.html1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