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伏尔加河游记自序

[游记]伏尔加河游记自序

2008-04-02    ewen.cc

年少时,因家中存有“良友”、“文化生活”等出版社出的书——屠格涅夫的《前夜》和《贵族之家》,翻看之后竟然爱好上文学。记得上语文课,常常整段整段把《贵族之家》中描写风景的文字生搬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在投考大学时,就选择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念大学期间,阅读了一些俄罗斯作家的原版作品,并试着作了翻译。受着家庭和时代的影响,特别喜欢俄罗斯的文学、音乐和美术。因姐夫王德威在浙江美术学院从事油画教学和创作,是马克西姆夫油画培训班的学员,创作过《英雄的姐妹》、《刘少奇在林区》等作品,所以,对俄罗斯画家的作品更为关注。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广播文学的编辑工作,介绍过大量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工作之余,也曾译过高尔基的诗歌、小说,翻过克拉姆辛、涅克拉索夫、巴乌斯托夫斯基、杜金、德鲁尼娜、维诺库罗夫等作家的作品。可以这么说,自己与俄罗斯文学有着某些紧密的关联,或者如人们所说,我们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俄罗斯情结”。
1991年6、7月,在苏联解体前夕,曾作为上海作家访问团成员,访问莫斯科、基辅、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特,当时只写了几篇作品,有不少观感,还没有写出来。
17年过去,俄罗斯发生了巨大变化,心中一直关注这个国家。许多同事都约我一起再次前去看看。2007年3月份,上海远东出版社的编辑黄政一先生聊起拟出一套《中国作家看世界》的丛书,邀我写一本俄罗斯的游记,这就促使我再次赴俄罗斯访问。在7月中旬,好友田永昌、刘纪民、褚半农、项天舒陪同前往,在伏尔加河上作了尽兴的旅游。所以,这本《绿的声浪——伏尔加河游记》之所以能完成,实是自己长期蕴藏“俄罗斯情结”的结果,也是好友们同塑“俄罗斯情结”的结果,更是黄政一先生直接催化“俄罗斯情结”的结果。
从4月至7月,我为伏尔加河之行作了三个多月的案头准备,再次翻阅了高莽(《圣山行》、《墓园文化》、《高贵的苦难》、《俄罗斯美术随笔》)、闻一(《走近俄罗斯》)、冯骥才(《倾听俄罗斯》)、孙越(《冰美人》)、辛越(《飞翔的俄罗斯魂》)、蓝英年(《利季娅被开除作协》、《苦味酒》)等人有关俄罗斯的著作,读了《俄国史话》、《俄罗斯观光》等书。还阅读了我国古代游记,思考如何写好游记的问题。我信服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的话:“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游记就是要“览物”之后,写出自己的体会来,写出自己的特点来。
这本《绿的声浪——伏尔加河游记》,用的是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作《绿的声浪》作为总题,“伏尔加河游记”作为副题。主要有三部分,一是2007年7月访问伏尔加河写的散文,这是主要的内容,大致按旅游线路来写,也有综合性的散记和特写;二是1991年6月访问莫斯科、基辅、圣彼得堡、诺夫哥罗特所写的部分作品;三是照片,一些没有写到的或者还未写的,用图像来展示。这后两部分只占很小一部分。前后两次作对比,我力求写得深一点,广一点,精一点,更艺术一点,更有特色一点。但毕竟是走马观花,难免浮光掠影。不管怎么样,俄罗斯是大家极为钟情、极为关心、极需了解、亟待交流的国家。他们具有的俄罗斯的人文传统,俄罗斯的精神遗产,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他山之石。
在写作中,我哥哥郭在理帮我阅读、校对,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还有田永昌、刘纪民、成雅明、周明德、周增贵、代书、马春芳、范曼丽等朋友大力相助,在此一并致谢。
从大暑写到深秋,明媚的阳光照射着金黄的大地。此时,伏尔加河恐怕已经是有点寒意了。但我仍然思念它,思念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普希金《致大海》)……

郭在精
2007年10月21日

转自: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51683&cid=4682182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