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欧日记(六)途经里昂和第戎 |
[游记]旅欧日记(六)途经里昂和第戎 |
2008-03-31 sina.com.cn |
大中小 离开阿维尼翁,我们的目的地便是巴黎了。只不过,从阿维尼翁到巴黎,路途可不算近。要经过里昂,停下来歇歇,吃顿中饭,然后继续赶路;中途再找个酒庄看看,品一品正宗的法国红酒,继续向前;傍晚时分抵达第戎,在此歇脚。其实,一路上是没什么风景看的,可这是去往巴黎的必经之地,而且途中的趣闻也不少,所以是一定要写,一定要记的。那好,开始吧。 里昂是法国南部的工业重镇,地位仅次于马赛(那个法国国歌歌颂的地方),但却不是一个旅游城市,也没有著名的景点值得逗留,看过教堂,吃过午饭之后,又开始购物了。别说,即使在这样一个没有“亮点”的地方,大家依然有收获:几位姐姐妹妹都买到了喜欢的“法国时装”,尽管不是名牌,但却是地道的“MADE 离开里昂的时候,脑子里有些空白,不知道应该记住这座城市些什么。现在想来,我们吃中午饭的那家餐厅的老板、老板娘倒是很可爱,可能来里昂的中国旅客比较少吧,他们看到我们时显得很欣喜,两个人分别站在我们的两张桌子旁,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跟我们“唠家常”。他们已基本上习惯了、融入了法国的生活,但仍会抱怨法国人的懒惰,以及目前仍有缺陷的医疗保险、退养保障等制度;而且时刻关心、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变化。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居然隔着千山万水,把钱投资在祖国大陆和香港的股票市场,每天凌晨四点钟起床看股市行情,对股票和市场和了解一点都亚于国内的人。如此看来,世界真的是越来越小了。 接下来,要说一说红酒了。从里昂到第戎的途中,导游安排我们去看了一家乡村酒庄,这也是我们此行仅有的一次和红酒“亲密接触”,了解一点点关于红酒的文化和学问。我所认识的红酒是这样的:偌大的法国,如此出名的红酒,只有两个地方出产:波尔多和伯格尼(音译);也就是说,只有这两个地方才出产葡萄,而且最适宜酿酒。区分产地则要看酒瓶的外观,一种瓶身要圆滑一些,从瓶口到瓶底很自然地加粗,呈现出很自然的“流线型”;一种瓶身要有“棱角”一些,瓶口到瓶肚有明显的过渡,感觉有点像细脖颈接着一个粗瓶身。我的描述不一定准确,但看实物是一定能区分出来的。至于口味,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的,品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而真正决定红酒品质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葡萄的产区,一是年份。我们在参观的那家酒庄里,看到一张“地图”,将整个酒区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在不同等级区,密密麻麻标注着许多酒庄的名字,等级区不同、酒庄不同,直接影响了红酒的价格。另一个年份因素,就很难把握了,哪一年出产的葡萄比较好,和当年的各种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谁也无法预知或臆断。据说,近几年中最好的年份是2003年,这一年的好多红酒已经被真正的红酒“玩家”收藏了,市面上能见到的品质上已无法保证,而且价格飚升很厉害(仅限于法国红酒,和长城干红无关啊!)。了解一瓶红酒,最直观便是从它的标签上来看(也是指法国红酒),通常在标签上会注明三个内容:酒区、酒庄、年份,只是你对这三个因素有足够的认识,那你就可以知道这瓶红酒的价值了。当然,这对于我们而言,实在是“不可能的任务”了,谁会认识那么多法国的酒区、酒庄,而且还了解他们的酿酒水准呢?! 参观酒庄的另一个收获便是又澄清了两个误会:一是原来葡萄并不都是长在架子上的。印象中葡萄都是缠绕在藤蔓上,成熟了便有果实从头顶上垂下来;在法国见到的葡萄则都规规矩矩长在田间,整齐划一,高不过腰。据说葡萄苗一旦长得不规则了,工人们便会像园艺师一样,把它修剪整齐,直到采摘葡萄的那一刻。我们到的时候,葡萄还没有成熟,隐约可见的果实也只有黄豆那么大,所以如果不特别说明,还以为走进菜地了呢!二是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区别也不是分别采用了红葡萄和白葡萄,红葡萄去掉皮,也一样可以酿造白葡萄酒。这个问题在酒庄讨论了很久,至今我都不知道是否正确,期待指正。 在酒庄逗留的时间久了点,等我们赶到第戎的时候,又是傍晚,可以撩动我们兴奋神经的地方又照例关了门。而且,客观地说,第戎虽然也是古城,但看上去却没有阿维尼翁那么古香古色、古韵古味,自然少了些兴致。唯一的“亮点”是在这里看到了凯旋门,以为是第戎的标志性建筑;其实在法国,凯旋门并不稀奇,只要是他们认为凯旋而归值得纪念的地方,便会建一座这样的“城门”,和我们就着自己喜欢,随便修一堵城墙差不多。不过,大家还是挺自得其乐的。比如说,春姐姐趁此机会,找那个看上去还算“靓”的波兰司机在凯旋门前合了影,回来还谎称是她的法国男友,骗取大家的羡慕和嫉妒;比如,饶饶对第戎小镇里悬挂的“万国旗”情有独钟,一定要从各个角度把自己和这些不知名的旗子拍下来,那种执着,和我喜欢倚门而立一样不可理喻。最经典的要算是妞妞了,大家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只是想欣赏一下被她描述得极具煽动力的别样走姿。大姐一时兴起,冲着马路对面的妞妞喊了一嗓子:“MUSIC!”妞妞真是配合啊,立刻昂首挺胸,收腹提臀,两手十分职业地插在腰上,甩开两腿,顺着一条直线袅袅婷婷地就“晃”到对面去了。看得那帮人都傻了眼:我们说的不是模特步啊!她可真有创意啊!!继而所有人笑翻一片。等把误会澄清以后,大家笑出眼泪还在脸上;妞妞则自我解嘲地说:“我听到MUSIC,有点条件反射!”从此,“模特步”成了妞妞的代名词。 对我而言,最让我难忘的是在第戎郊区所住的那家乡间高尔夫酒店。车子一开到酒店所在区域,就被葱葱茏茏的景色包围了,来到法国后,还真见过如此静谧的绿色,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车子经过的地方,除了绿草、矮树和漂过的云朵,再看不到其它的生物了,整个环境安静得可能感受到草和树的呼吸。难怪一到酒店门口,大家就丢下行李,冲到美景里拍个不停。而且那天天公也作美,不是说晴空万里的那种“作美”,而是风雨将至时的有点昏黄、有点暗淡、有点迷蒙的美,配合着一望无际的青草地,美得让人无法形容。更美的还是在打开房间门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完全是一幅精心雕饰的油画:从阳台门望开去,满目翠绿,浅一点是草地,深一些是矮树;而天空的颜色则多变些,蔚蓝色夹杂着一些粉色、暗红、甚至黑色,但搭配在一起却是如此和谐。我真的被这景象震撼了,停在门口不忍走进去,兴奋万分地冲大姐喊:“快来看呀,好美啊!好漂亮啊!”大姐一定被我的失态吓到了,忙不迭地跑进来,然后就拿出相机一阵猛拍,把景、把我们统统收进来;那一刻连我这样呆板惯了的人都变得无比活泼,可以摆出很多姿势来,而且效果还不错! 当我们终于尽兴,心满意足地停下来时,天色也完全黑了。那一刻,我有一丝丝落寞,原来,美好的东西就是这样稍纵即逝的;也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感慨: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失去了,就真的不会再回来。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4f2e101000a1a.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