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欧洲游记—重游牛津 |
[游记]欧洲游记—重游牛津 |
2007-12-05 ysj-info.com |
当年游学牛津,至今多少漫长的岁月己逝,大约有二十八九个年头了。那所令人敬仰的学府里,在住校的教师中间,我有一些朋友。我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多么愉快,时隔多年,回忆并未变得淡薄,或许流年反而使之历历鲜明了。我怀着挚爱而崇敬的心情,从各处瞻顾那一座美丽的城市。它之所以令人神往,并不只是一方风土令人留恋。有一些故人往事,相隔有年,他们已不再是这个世界上居民了。这些不禁在宏伟的大厦之上散发着悲哀气息,教人想起当年学人云集,高谈阔论,饮宴作乐,不论多少寒来暑往,逃脱不掉的最终宿命总在心灵中投下阴影。那些建筑丰富多样,令人肃然,又在我的眼前再次展现。塔楼,尖顶,门道,轮廓各异而格外分明,具有教堂建筑独具的明喑鲜明对比的特色。有一簇簇小树林,可以给学人提供遮蔽之处。还有古老的马德林学院(Magdalen),我们一走近这个城市,它总是那么赏心悦目地映入眼帘。我开始想象自己并没有跨越时间的鸿沟,因为查韦尔河(Cherwell)奔流不息,一如当年。我认为在这里借用克维多(Quevedo)提到台伯河(Tiber)的巧妙隐喻并无不当:“流亡者永远孤单。”河流依旧,奔流如故,但是河水映照过的多少欢笑的面颜俱已消失。我看到了往日熟悉的景物,一切依旧。但是“列祖列宗,在哪里呢?”我恍如从隔世的沉梦中初醒,发现自己身在故土,人如陌路。 最后我转向星楼,黯然神伤,真希望没有走进这牛津城。我点了份单人餐,开始反复思考着世世代代讲了千万遍的人类宿命的故事,人们都不免会这样。当时乌云压城,黑沉沉的一片,我心里百感交集。每当这样的时刻,心里总有无限令人欣然的意绪。雨点开始洒落。继而降下阵雨,雨水好大。原想外出走走,可是出不去了。我坐着呷起酒来,想到城邑的兴亡,想到举世闻名的尼尼微(Nineveh),从那里新近发现的大理石板上面,刻着神秘的楔形文字。我想未来的莱亚德(Layard)或许会发掘出牛津殿堂的飞檐。城市消亡不可避免,如同人的死亡一样。我感到我的已逝的朋友们在必死的命运面前只是先行一步,上苍的法则是让人服从而不是让人置疑的。 这是旧戏重演,不过演员则是一色新人。我也曾经在那波光粼粼的河上泛舟,或者是躺在岸边和别人高谈阔论,吟诵诗文,要不就进入宁静的梦幻般的虚空状态,精神陷于左思右想或者是封闭起来,在自身永恒的意识之中获得安宁。 |
转自:http://www.ysj-info.com/dpindex.php?pagetype-bbsthread-a-tid-5959-a-page-1.html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