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黄山游记(附照片) 第一站南京总统俯 关于总统俯没什么好说的了,人工痕迹太重,我不喜欢这种人造的旅游景点,但因为是跟团,所以不喜欢也得看,那就顺便拍了点孙中山和将介石的办公室和会议室,看来将当时要比孙奢侈的多了。 第二站南京夫子庙 站在小桥头上望去,江南水乡格调的建筑跃与眼中,很喜欢这种民俗风格的东西,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往里继续走,就是普通的商业街了,感觉和青岛台东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没有什么不同。 第三站玄武湖(记不清是不是这么个名字了) 对于看惯了大海的我来说,这片湖几乎没有什么特色了,匆匆看了几眼,甚至我都没下车。 第四站黄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很有道理,黄山的美给我的震撼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在我眼中每一棵松树都是迎客松,每一块石头都有独特的美,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逢下雨,好象黄山一年四季大多数都在下雨,因而没有看到云海,据导游讲,云海要在雨后初晴的日子才会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上山的时候是乘索道上的,虽然遗憾不能全程领略黄山的美,但在索道上的全新视角也是很独特的,因而一样喜欢。下了索道,还有一小段的时间要爬山,到了山上才终于明白整日坐在办公室不活动的我们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几乎爬很短的台阶我都要住下大口大口的喘气,偶尔会遇到几层往下走的,是那么舒服,后来下山的时候想肯定很容易的,所以当导游告诉我们下山还有18华里的路程时,我在想就权当是我们休息吧。 可是古时有句话我却忘了,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途中腿软的几乎不能站立,几次滑到的过程中,甚至有一次手中的摄象机差点报销,脱手飞出去的时候我在想这次是彻底玩完了,闭上眼睛不敢看,等它停下来,跑过去擦掉泥水开机一看,谢天谢地,依然完好。 从穿衣看各地气候差异 从山东日照出发的时候,当天气温是3-14度,穿一件薄毛衣外套小外套,刚好舒适,到了南京就热傻了,于是薄杉,还是热,恨不得穿上裙子,因为那天南京是21度。第三天到了安徽黄山,爆汗,上山时根据导游的三令五申我终于还是穿上了冬天才穿的羽绒服,短短三天的时间我换了三件看起来极其可笑的衣服,说可笑是因为谁能相信这是连在三天的的衣服啊,几乎是三个季节的衣服,好在女人出门就是不怕麻烦和罗嗦,出发时考虑到各地气候差异带了薄衫和羽绒服,估计要是男人出门的话不会这么罗嗦了吧,要是不罗嗦嘿嘿就有好受的了,冻要冻的要死,热会热的要死,三天的时间简直要把偶折磨疯了。 南京的盐水鸭和鸭脖子 走到夫子庙,各门头商贩都热情招呼着我们,看明白了我们就是来旅游的外人,当然到了南京不吃盐水鸭和鸭脖子仿佛就有些缺憾了,幸运的是盐水鸭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很喜欢吃,走又买上了一些带了回来,就好象外地人来我们日照旅游,总要带点海鲜、扇贝、和日照绿茶一样。 南京的茴香豆 在夫子庙赫然发现一家“咸亨酒店”,店门口还有一尊孔已己的雕塑像,于是一下子想起了学生时代眼中的孔已己,想起来孔已己喝酒的时候的茴香豆,用手罩住小碟子,周边的小孩子眼巴巴的盯着他的碟子,兴奋的是顺着酒店往里走发现到处都是茴香豆,开心的买上两包,带回家一尝,甚至没有咽下去就吐出来了,难道这就是孔已己吃的茴香豆么?好难吃哦,到现在茴香豆还摆在那里,几乎没动。 三天的行程,很紧也很累,到现在腿都还在疼,疼的我想说黄山你再美我也不想再去第二次了,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