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之行
再来缓缓的回忆一遍我的周庄之行吧。
怕不能描述出所有我的内心话语,皆因多了朋友的喧闹和开心,这一趟,总
也就在我进入悲伤之前,把我引向了欢乐的大道。谢谢你们,我的朋友!走出宾
馆,看到的是滔天的大雨,没有犹豫,没有彷徨,轻松的就跳上了车," 申申面
包屋" ,我还是依照事前的计划。到那里买我的牛角面包,就给上海早晨一个美
好的欧化回忆吧,在凑巧买到最后一个稍稍嫌冷的法国牛角包后,我于的士里听
着车顶上滂沱的大雨和司机的唠叨,一口,一口的吃完了它。
来到了上海体育馆,候车时听到前面两个女孩在说日语,心里痒痒的,不禁
就上前搭讪。原来是日本出生的中国孩子,不讲中文。上车后旁边坐的竟是考上
了清华的乖乖女学生。不错。
一路沉睡着。在离周庄还有几公里的地方,风很大,吹的杨柳披头散发,好
蓬松的发型,不敌早来风。路旁的荷花及芦苇都翻腾着,仿佛睡了一夜都起不来。
我睡眼惺忪间突然乍醒,迎面大大的广告牌" 周庄人民欢迎你" ,于是我低声对
自己说:" 周庄,我来了!" 为了到贞固堂,我七拐八拐地跟着三轮车老爷子钻
小巷,在毫不起眼的转弯处,一个极小的红木门前,老爷子停下来了。后臀处两
块土黄的补丁湿漉漉的缝在靛蓝的裤子上,分外显眼,他的话我一直听不懂,都
是自己瞎猜出来的意思,不想我的话他倒听懂了。
进得贞固堂。马上就喜欢上它了。古老而朴实,一点都不奢华,完全不是我
想象中的那样。真好。不是很宽敞但是舒适的大厅,亮堂堂的天井,咯叽咯叽的
木楼梯,踩上去就咭咭作响的黑木板地,我住的套间恰恰好象为我准备的,古老
的明清双人床,精雕细刻的床檐,土土的蓝底白花蜡染床单,油亮的红木家具,
虽然麻蚊帐有些黑乎乎的感觉,可是配上头顶八角宫廷灯的红丝绳,在昏暗的灯
光下,依旧般配不已。连锁也很好玩,替我开门的吴大姐说她们小时侯家里也是
用这样的插销,很简单,只是门后的一根隐藏的很好的活动木条,掩上门后,将
木条横亘出来就算锁了,我开初还找了好久都没发现这个巧妙的设计。
她们都是好人,客客气气地。
突然听到一声鸟叫,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黑白的周庄,黑白的我,要
在这里留下不灭的黑白老照片哦,定格在穿越历史未来的这一刻,我推开窗,依
然巧笑嫣然夜游永巷时,是和刚碰到的几个朋友一起的。后来我们把大家的相逢
唤做双桥奇遇。漆黑的水,漆黑的船,几颗年轻躁动的心,在夜幕下随着漆黑的
船浆悄悄滑行。周庄的夜,当真就在我预想的一样,每滑过一处,红灯笼就亮起
来,在我们的惊叹声未了时,永巷遮羞似的把她的暮色披盖上,留给我们恫铜的
黑影白墙,一如中国数千年农民固守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周庄毕竟是古老的
水乡,依照的仍然是古老的传统。
我们还是在红灯笼下吃了晚饭,黄黄的饭是冷的,不得已叫老板娘拿去热回,
她说" 这饭下午四点就煮好了,就是这样冷的了" ,毕竟我们是广州人,那里由
得她胡闹。反正左右推搪的她只有拿回去重做。很多刺的鱼,不知道什么的冷盘,
能够辨认的出的只有清水和筷子。
不挑剔,填饱了肚子,我们开始天南地北的海侃,突然发现,初遇的朋友和
我惊人的相似,这让人有些害怕。每每总是这样的。在碰到与自己过分契合过分
投缘过分相象的人时,就会不自觉的加上一层保护膜,说真的也没什么,不过是
自己敏感而已。因此在回到贞固堂时,我自自然然就放松下来,投入到一场尽兴
的聊天当中。千里外遇知音。那种兴奋与开心,要不是自己理性的稳住,恐怕要
露出破绽来呢。我们聊了很多。各种题材的话题都有。很久没有那么畅所欲言了。
因此,有机会就不放过,多少是因了在外有所放纵的缘故,直到楼下看门老
伯上来赶人,我们才做罢,真恨不得要聊上他三天三夜的好。
第二天早上和朋友们一起吃完了早餐后,我依然不舍的在周庄的小巷中流连。
不过心知在那时的离开,真正是成全自己,是最恰当的时机呢。因为就在我对周
庄还没有看尽时走,才会有现在的满足和淡淡的思念,留一些遗憾,才是最美的。
我渐渐的越来越监守这个原则了。把伞留在贞固堂,取其" 不散" 的意思,美好
的心愿是和周庄永远的不分离,时时刻刻我都会回来看你的! 请到银铃飞舞专栏讨论区发表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