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一次出游—周庄印象 |
[游记]第一次出游—周庄印象 |
2007-11-27 17u.com |
回首自己的出游足迹,最早要算是95年团里组织到周庄去了。 那时因为自己能勇于给单位简报投稿,给报社投稿,并得以一字不改的刊登而获得了团里去周庄的名额。那时我20刚出头,刚走出校门比较内向,到了集合地点一看,虽然都是自己单位的年轻人,但因我的工作岗位在单位的边缘处,所以平日接触的人不是很多,放眼一看基本滴不认识。 团支书招呼我这个看似沉默寡言的人上车,随便找张位子座下。因为没几个认识的人,所以在车上闭目养神。那天好象是沪宁高速开通的第三天,因开通那天出了车祸,所以我们还是没有选择上高速。达周庄要近5个小时。车开到宜兴,我突然有现在下车回家的感觉,也许是太寂寞的原因。但我还是忍住了,心里对自己说,这样也太没出息了! 近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了周庄。浓烈的江南水乡风情立刻深深吸引了我这个同样来自水乡的人。无锡虽然是地处江南水乡,但水乡的原貌早被勇于开拓创新的无锡人改造成高楼大厦,很有现代气息了。近几年随着无锡旅游事业的发展,无锡人开始意识到当年的创新是一种破坏,于是修复古镇等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在镇上溜达了一圈,大家都说饿了,于是就在沈万三酒楼定下几桌,来品尝周庄的美食---万三蹄。 周庄的菜式和无锡的基本相同,口味也很接近。甜中带咸,至于“万三蹄”更让无锡人觉得没有离开无锡的感觉。肥而不腻,甜中有咸,香鲜适口,回味悠长。难怪小林吃完了蹄胖肉还不太好意思的问我们那骨头有没有人要啃。我们也很聪明,知道某同志想啃骨头了,就异口同声说,“你拿去吃吧!哈哈哈。。。。。。”在我们善意的笑声中,小林红着脸却是很开心地把那根蹄胖骨头啃了个干干净净,带着满足的笑容,依依不舍地放下那根啃得非常地道,异常干净的骨头。 吃完午饭,我们10多个年轻人一起去游览周庄。在我的印象中景区就是被围墙围起来供大家参观的,没想到周庄这个景区是一个鲜活的江南水乡。所有的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周庄的风景。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造的民居,平日小镇男人们聚会聊天的茶馆,沈万三的家宅在午后的阳光里显得那么的安详,静谧。阳光照射在一户人家的门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正依门而坐,享受阳光的温暖,满脸慈祥的望着我们这些想探求究尽的外来人。我们中有个爱搭讪的人和老奶奶打了个招呼,老奶奶很热情地和我们攀谈起来。我对老人家说,我想看看她生活的屋子是什么样的。这个要求说出来,自己也觉得很唐突,但老奶奶却很大方地请我们进到她的家。因为围墙高的原因,房子里没有什么阳光,屋子中间摆放着八仙桌,长台上方悬挂着一幅中堂画,画的什么,我已经忘了。只是觉得很简朴,干净。老奶奶还邀请我去参观她的内堂,我觉得我一个外人真的不好意思打扰那么多,于是婉言谢绝了老人家的好意。大家也都纷纷走出屋子。 我问老人家家里还有谁一同居住?老人家说只她一人,孩子都在外面,还有的在国外工作。那为什么不去和孩子一起住呢?老人家微微闭上眼睛,思绪已经飘远了。我不好意思极了,转身正要离去,身后一声叹息,老人家幽幽说到“我在等一个人。”“等谁?”我傻傻地问又一次触动了她的心弦。“你想听吗?”她突然问我。被她眼睛里的忧伤深深打动了,我点点头。她慢慢走到门口的竹椅边,缓缓坐下。那边小林在催我快点,那些人已经走了。我说,你先去,我一会就来。我就在老人家身边蹲了下来。 “我不是周庄人,是上海人解放前在上海读书,认识了他。”她的眼睛望着远方,我知道她在想念那个人了,“他那时很英俊,第一次见到他,他一身戎装好神气的一个军人。”她低下头来看着我,仿佛我也看到了,象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在征询女友的意见,我用力点了点头。她很满足地笑了,笑起来真的很好看,脸上的皱纹丝毫不能减少她的温柔。“我们相爱了,你知道吗?我们有多好,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幸福染红了她的双颊,眼睛里放射着年轻人的熠熠光彩,人一下就年轻了很多。“我们有了小风,以后又有了小雨,小妹。。。那时我们有多开心!要不是老蒋要去台湾”她的眉皱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那天晚上,他突然回来,说是有任务要出去一段时间,以后一直就没有消息了。。。”沉重的叹息压在我的心上,我知道失去亲人的滋味,我的父亲在两年前离开我们的时候这样沉重的叹息常来自独坐发呆的母亲。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被强迫去了台湾。”她的忧伤弥漫在我的周围,我很想安慰她却不知道说什么,就象父亲去世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我的母亲一样,我感到我很没用!“我要在这里等他,这里是他的老宅,他要回来一定会回到这里的。我相信菩萨会保佑他平安回来,回来见我的!”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希望,了了数语讲述了她一生的牵挂和等待。说完这些,她仿佛进入了回忆和希望的心灵空间。我不忍心打扰她,于是慢慢起身,看着太阳光辉下的她象一尊塑像那么庄严!我突然一阵感动,我想流泪,为她的爱情为她的执着! 我赶上了队伍,继续参观周庄,但我的心却留在那间阳光照耀的小屋前依门而坐的老妇人那里,久久不能离去。双桥在陈逸飞笔下如此传神记录了水乡风情和智慧。 水乡的美丽,在乎小桥流水,在乎吴侬软语,更在乎水乡人无限的如水的柔情。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13038.html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