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8月4日镇江:焦山浮玉 |
[游记]8月4日镇江:焦山浮玉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8月4日镇江:焦山浮玉 早晨起来,吃过镇江著名的小吃:锅盖面和肴肉后,乘104路公共汽车直奔焦山公园。 焦山位于市区东北的长江之中,山高71米,占地面积五百七十亩,是浩瀚长江下游中唯独可供游人观光的绿色岛屿。春夏秋三季漫山苍翠,在波涛万顷的江水中飘然欲动,并以其“中流砥柱”的雄伟气势而令人神往。 焦山因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而被宋徽宗赐名,又因满山竹木繁茂,古树葱茏,宛如碧玉浮江,又称浮玉山。古寺庙宇,亭台楼阁掩映于山荫云林之中,有“山裹寺”之誉。 焦山风景区门票为50元,学生票为35元(凭学生证购买)。登万佛塔需另购票,每张15元。 焦山 进入风景区后。乘渡船到达对岸,上岸后,北行50米就是庄严典雅 古色古香的定慧寺山门,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 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门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额,为茗山大师所题。山门两旁悬挂一副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是清光绪四川巴州廖给所写。山门迎面照壁上有明代进士胡瓒宗所题:海不扬波,4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恰如楹联的横批。明人的横批,清人的楹联,巧妙搭配,贴切隽永,意趣深浓。 牌坊 山门 定慧寺在佛教寺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曾来此创建大雄宝殿,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宋代称为普济禅院,元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固定发慧和寂照双融,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的纲领,涵义深刻。 香烟缭绕 定慧寺 500年古银杏 大雄宝殿 佛光普照 出了定慧寺西行,是三诏坊和三诏洞与摩崖石刻群。三诏洞又名焦公祠,相传东汉末年焦光曾弃官避乱隐居在此。焦光学术高深,精通医学。他生活清贫,衣食简朴,以打柴为生,平时为周围渔民治病。汉献帝刘协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不愿和腐败的朝廷同流合污,三次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第一次以妻生病为由,加以推倭;第二次出门远游而回避;第三次借口年迈多病拒绝。后人为纪念这位隐士,称此洞为:三诏洞 ,改樵山为焦山。清光绪二十四年,焦光的后裔焦尔昌重新整修此洞。洞内塑有焦公座像,焦光身着隐士服,脚穿草鞋,右手拿书卷,正襟端坐。 三诏坊 三诏洞
|
转自:http://jinnfinch.blog.163.com/blog/static/1000074200783912575345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