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山”有新老大小之分,老三山也是小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新三山是大三山,即南山、茅山、宝华山。下面按顺序介绍如下: 金山位于市区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本人以为 镇江之“镇”,概来源于此山扼扬子江之情势。 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则有另一说法: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子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一日挖到黄金。地方官李奇上反皇帝,皇帝敕令将黄金交法海作修复寺庙之用,并名山为金山。此外,金山还曾叫过泽心山、浮玉山、获茯山、龙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则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景色壮观,气势雄伟,形成“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代以来,就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 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山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说《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一回对金山瑰奇风景,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驻跸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关乾隆在金山的民间故事传说甚多,使金山更负盛名。历代诗人、书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张祜、孙鲂、苏东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赵孟、王阳明等登临观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唐代起,国际友人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居住金山两年半时间,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等有关金山的画卷,现保存在寺庙。 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却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览金山之后,便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焦山位于市中心(大市口)东北4.5公里的长江之中,系"京口三山"名胜之一。焦山原名樵山,传说宋真宗为纪念曾隐居山中的东汉处士而改名焦山,并沿用至今。 焦山山水天成,古朴幽雅。因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浮于江中,又称"浮玉山",为现时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风景。"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 焦山向以古树名碑饮誉遐迩,寺庙建筑皆掩映于老树葱笼之中,与金山相对,素有"焦山山裹寺"的说法。 山南有定慧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寺东宝墨轩,又名焦山碑林,珍藏历代碑刻400多方,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涵丰富,被誉为"书法之山",其中的摩崖石刻《瘗(yi)鹤铭》享誉海内外。新建的国际碑林,是书法爱好者经常涉足的地方。 北固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区的北固山主峰海拔 58.5 米 ,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 ( 主峰 ) 更是直插江中,形似半岛,峭壁如刀劈斧斫,形势极为险峻。歌咏北固山的诗很多,其中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要数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境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登临北固,西望金山,东眺焦山,三山呈犄角之势。 北固山的名闻中外,大抵与“刘备招亲甘露寺”有关。《三国演义》中那些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大地丰富了北固山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北固山上现存的诸多文化古迹,确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段古老的历史。 北固山人文景观众多,有东吴大将太史慈和鲁肃的陵墓,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坟墓,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虎口脱险遗址。睹景思情,如烟的往事历历在目。 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将北固山胜景和险要的形势浓缩成四句话: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峰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2.5公里,保护区18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3.67平方公里。兼具幽深、古朴、素雅、与明朗秀丽的特色,素有“城市山林”之称。 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南北朝至明代为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文心雕龙》著者刘懿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寺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 1980年南山开会建设以来,先后恢复了招隐寺、竹林寺、黄鹤山、九华山四大景区。景区内重峦叠翠;茂林修竹,山深水秀,泉涌溪流,山上有树木160余种,飞禽70多种,居沪宁线之首。名胜区内景点有增华阁、读书台、济祖殿、听郦山房、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玉蕊亭、如斯亭、万古长亭、鸟外亭、文心阁等,游人到此有泉可饮,有洞可探,有鸟可听,“城市山林”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 茅山位于江苏句容、溧阳两市交界处,距镇江、常州、南京约40公里,交通极为便捷。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虽不算高,但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茅山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茅山还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抗日战争时期,茅山更是新四军苏南根据地的中心,被毛主席列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茅山自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01年,茅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新四军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茅山风景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文明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联合授予省级文明旅游区示范点的称号。目前,茅山风景区已形成了以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喜客泉、华阳洞、仙人洞、德观遗址、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主体的旅游群系,年接待香客、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茅山以其独特的形式享誉海内外: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的“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堪称“世界一绝”,已被列为江苏省精品景点之列;高99尺、重106吨、由226块青铜板焊接而成的露天老子神像已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更为神奇的是老子神像手上自然天成的蜂窝,直径可达3尺多,恰似老子手上戴的戒指,更象老子把仙丹洒向人间;热情好客的喜客泉,以其特有的三怪,使人留连忘返;正在开发中的华阳洞必将向人们展示出更多的神奇…… 饱经苍桑的茅山,更是充满神奇的茅山。亭殿楼阁尽是画,山水风物皆有情。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有据可证的人文景观,俯拾皆是的轶闻趣事,神奇特怪的自然造化,扑朔迷离的道家符录 ,必将引起您的最大兴趣。 江南岸,金陵东,静卧着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宝华山宝华山,层峦叠嶂、逶迤环绕、形似莲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宝华山原名花山,因盛夏时黄花满山而得名,因古时“花”和“华”通用,亦称华山。南朝梁代一代高僧宝志和尚(句容人)晚年登山结草为庵,设坛讲经传教,致使此山名大振,宝志圆寂后,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称华山为宝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