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 |
2007-09-23 gov.cn |
庐山游记 ◇ 陈兆安 游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北处,天池山西麓,是悬崖峭壁上的天生石洞。因洞口形似佛手,故亦称佛手岩。相传唐代道士吕洞宾曾在此洞修炼成仙,后人为奉祀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进仙人洞得先进一石块砌成的圆门,而后拾级而下。灰褐色的石墙呈"品"字形,中间圆门上方正中镌刻着"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圆门下面,顺着石阶而下约数米之外即是一悬崖绝处,崖下万丈深渊,险象环生,令人望而生畏。周围山峰峻岭,突兀奇异,崖旁一块横石悬空,往北伸展,宛如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背裂缝处长一古松即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呈拥抱态,又似迎接进山的客人,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生机盎然。置身此处,如临绝险之处,让人心生余悸,而当一览无限风光时,耳边又不禁响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著名绝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石松旁,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约莫30多个石阶便见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口有佛手岩石刻,这就是仙人洞。洞高达7米,深逾十米。由于暮色之中,光线灰暗,加之洞深幽静,且洞前佛龛肃穆,香火正旺,烟气腾绕,给人一种浓烈的圣地膜拜的气氛,缭绕的青烟薰得人两眼发涩。走进洞内只见洞壁冰崖麻皱,横斜错落,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立吕纯阳即吕洞宾身背宝剑石雕像。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作响,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着"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从仙人洞黑乎乎的洞口走出,站在洞前仔细望着这座天然的神秘洞穴,真是感慨大自然中许多天造地设的尤物,都是如此神秘而奇异,或许这就是造物主的一次灵感闪烁而留下的经典杰作。 观乌龙潭 庐山的瀑布景点很多,既有三叠泉的飞流直下,石门涧的仙女飘带;也有乌龙潭的气势恢弘。沿着芦林大桥西端的石径小道下行,便是黄龙幽谷。走在碎石铺成的山间小径,感到有些垫脚,不过山道弯弯,崎岖坎坷之中冥冥觉得自己与大自然更加贴近了。谷中山峰起伏,连绵不断,古木参天,浓荫遮空,无数溪涧瀑潭交相辉映,林中鸟鸣泉滴,生机盎然。 乌龙潭位于黄龙潭的东侧。乌龙潭由3个大小不同的潭渊组成,它接纳芦林和长冲之水后,分作五股潭水从一丈多高的巨大的石岩缝隙中顷刻而下,直泄不息,汇入潭中。潭周卵石垒垒,青苔连片,绿草繁生,一道道溪泉穿流,傍崖直泻,跌落碧潭,似散珠喷雪,又似仙女飘带,气势磅礴。它象一把美丽的竖琴,抖动着银色的丝弦,日以继夜,不知疲倦地鸣奏着,悦耳动听,令人心驰神往。那哗哗作响的瀑布潭水似百鸟啼鸣,又似仙女放歌。坐在潭边,静心聆听瀑布落潭声,再融合进古道落叶和松柏摇戈声,汇聚成大山的合声,尤如深情的呼唤,让人留连忘返。 我想,正是这些清溪潭水,才构成大山流淌的血脉,孕育着大山不老的生命。 陈兆安,宿豫区人。发表过作品多篇。
|
转自:http://www.shxcb.gov.cn/dhxf/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31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