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野三坡游记:京畿名胜野… 野三坡游记:京畿名胜野三坡 |
[游记]野三坡游记:京畿名胜野… 野三坡游记:京畿名胜野三坡 |
2007-07-21 yesanpolvyou.com |
诗大概是元代诗人写的。说这里荒蛮,是世外桃源,无人管,一点不错。不但金元如此,至到明清、民初仍然如此。1939年,民主战士李公仆从延安到晋察冀,曾到野三坡,他在《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平西在房山涞水交界的地方有着一块方圆四五十里路的涿县属的飞地。因为有上坡、中坡、下坡之分 ,所以那个地区叫"野三坡"。三坡周围都有高达千仞的山峦,使它们与外界隔绝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世界,三坡的人民一贯的是在封建势力统治下,由所谓帮派领袖"老人"掌管着全部统治权。虽然那里距涿县、易县、保定才仅百余里,但是在民国十八年才知道大清国在十八年之前就已经灭亡了。人民不知道完粮纳税,只晓得"三节两寿"(三节即五月节、八月节及旧年节;两寿是老人生辰和老人的老婆生辰。),按时等于进贡的给老人送礼。至到现在在野三坡的女人还是"头如篦笆","莲船盈大"。据说是明朝的装束。民性强悍,野蛮异常,故名之为"野三坡"。在抗战初起的时候,由房山退下来的国军,曾经整团、整营被野三坡人民解除武装,整连、整排的战士被它们活埋,八路军初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也曾是两连人被袭击,受到活埋的残酷待遇。"野三坡"的人们骄傲的说:"就是燕王扫北的时候也没有到过我们这儿。" 这段记载说明野三坡属涿县所管,但是是飞地。所谓"飞地",是说与涿县不相连,涿县又管不了。它被封建宗族"老人"掌管着,官府势力达不到那里。清朝灭亡了十八年还不知道,可见说是世外桃源属实。那里人们强悍野蛮,也当不假,所以说过去那里为荒蛮之地。李公仆在这段文字之后又写道,经过三年的整改教育,它们迅速赶上了民族解放的时代,抗战中出生入死。譬如:山南村有70来户,就有70人参加了抗日队伍。 清代涿州人杨泰运曾写下《盘坡积雪》调寄"探春慢"词: 岫耸埋青,岩低销碧,浅凸深凹积素。冷水光中,搀来墨点,蹴起 乱鸦无数。不辨寒松色,恐夜半鹤归应误。最怜一阵回风,林稍飘堕晴絮。 谁把钟声阁住,有老衲关门,怕云飞去。樵客寻踪,山禽唤暖,半在夕阳红处。驴背人归早,料应是,携来俊侣,相约明朝,冲寒寻旧题句。 这首词正是写野三坡的。前片写景,写得很有意境。寒凉、冷峻、孤寂,读后令人瑟瑟打抖。后片写人,又很有情境。老和尚关门,为的是搁住钟声,怕云飞去,写尽了他的隐逸、飘忽。樵夫寻路,伴着鸟叫,隐在夕阳红处,写尽了他的勤劳、辛苦。骑在驴背上的人携来好友,填词赋诗,又是何等浪漫、惬意。"盘坡积雪"是古代涿州八景之一。古人盛赞这里景色之美,是这里有天然野趣。现在这里的景观仍然保留了许多昔日的原始风貌和自然情趣。 野三坡有名的风景区有天然风光百里峡、奇泉怪洞佛洞塔、原始森林白草畔、文化长廊龙门峡和拒马河等处。每一处都有迷人的景观和动人的传说。百里峡中的海棠峪,两岸壁立千仞,直插霄汉,翠色摇曳,参差错落。中间深深的峡谷斗折蛇行,夏天是一色的粉艳海棠花,清香四溢。何人种?何人栽?为何千年开不败?让人惊奇不已!传说在这里的望京坨过去住着父女二人,父亲叫马三河,女儿叫海棠,相依为命,打猎为生。一天,一只猛虎向父亲扑来,海棠为掩护父亲,被虎咬伤,当人们赶来,海棠已经奄奄一息。人们把海棠抬回家中,一路滴血,化为满峡谷的海棠花,就形成了这绵延30里的海棠峪。百里峡还有蝎子沟、老虎嘴、一线天、回头观音、十悬峡、抻牛湖等许多美丽的景观和传说,可以说是步步有景,景景迷人。 龙门峡景区的大龙门城堡、摩崖石刻、蔡树庵长城均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峡摩崖石刻地处大龙门城堡西一华里,峡谷两岸悬崖绝壁,高耸入云,谷中飞瀑清流,河水奔涌腾浪。摩崖石刻有20余处。"万仞天关"、"千峰耸立"每个字高2。15米;"险胜重围"、"龙行虎踞"、"玉壁金汤"、"疆域咽喉"等记载了当年刻字将士戍卫雄关的凌云壮志;"峰舞天中,云飞眼底"、"两山壁立青霄近,一水中行白练飞"又记下了诗人览物的豪放之情。最可珍贵的是一首和节氏的《漫赋诗》: |
转自:http://www.yesanpolvyou.com/yinxiang/80.htm2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