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镇之行 |
[游记]乌镇之行 |
2007-07-26 sina.com.cn |
有段时间 我的愿望是游江南水乡并且出一次省 我不想自己活到22岁的年纪还窝在江苏 有志同道合者 于是我们疯狂地计划出游 3月23日晚6点 我们成功地由兴奋升级到亢奋 带着我们简陋的装备 从学校步行20分钟去坐137路公交车 转了一次地铁到达火车站 等候凌晨1点29分开往嘉兴的2581次列车(此处省略1500字,有关候车时间发生的爆笑事件) 火车晚点 我们的困意已经提前进入状态 5个人横七竖八歪在椅子上 1点45,列车终于到达 我们得以恢复清醒,捏着无座的票在站台上忐忑 1点52,一辆貌似抗战时期的绿壳火车尖叫着爬过来 原来是没有空调的普快 人爆多 烟味儿尿骚味儿臭脚丫子味儿在本来就浑浊的空气里翻滚着 肆无忌惮地冲进鼻孔 瞬间顶你个肺啊 为了乌镇,咱豁出去了! 颠了6个多小时 终于,终于,终于到了 嘉兴的站台 有人推着五芳斋的粽子叫卖 嗓音真是无比动听 我开始喜欢这个地方 出站后,我们留下了钱包和相机 其他行李都被薛苑的姨妈带回去了 而且连宾馆的房间都给我们订好了 这一下解决了我们很多问题 在这里,我要向叔叔阿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乌镇在桐乡县,从嘉兴火车站过去还得转两次车 天在下雨,我们都安慰自己雨中的水乡会更美 11点14,乌镇. 差不多不下雨了. 下车步行没多久,就看见乌镇正门了 传说中的乌镇,就这样真实地跳入视野,我小小地感慨了一下. 天气不怎么样,人却是很多,来不及感受水乡的宁静,我们就被人潮冲进了巷子 下过雨,青石板路潮湿得很 我不由得想起<雨巷>. 当然,这里不可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女子 因为到处都是操着不同口音,手里拿着数码相机的游人 我们没有导游 断断续续地听到路过的旅行团讲美人靠,双桥,茅盾故居之类的 本来我以为乌镇的每个角度都是一幅完美的水墨画,可惜不是 青瓦房上装有空调,临河挂着晾晒的衣物,古老的墙壁满是"XX到此一游" 我很心痛,真的 和同伴边走边取景拍照 渐渐走到集市区 想买些特产带回去,但发现摊子上的很多东西南京夫子庙也有. 蓝印花布我家乡就有. 这样看来,似乎没有买的必要,但又不想空手回去,于是挑了套乌镇的明信片. 其实特产还有很多,比如麦芽糖,比如酱猪蹄,比如贡白菊,比如三白酒 但我看了之后完全没有要买的欲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一路前行 青石瓦房临河倚,石桥排柳绿绦垂 真是很不错的景致 每到一处,几乎都能联想到<似水年华>中的景 我又要感慨了 乌镇大多是年老的住户 静下来深呼吸,空气里有股淡淡的陈腐气味 巷里还有一处是茅盾故居 当时想在乌镇多住些时日 现在看来,每天都有那么多游人张望房间的摆设主人的姿态 不是偷窥,是张望 换作我,那是一定会疯掉的 一圈下来,路过美人靠,双桥,集市,财神湾,乌青水龙会,酒糟坊,茅盾故居和晴耕雨读. 出口处的戏台,有人在唱<打苔芯> 桐乡花鼓戏 听不清楚唱的什么,旋律却是不错 两个角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化了很浓的戏妆,但盖不住老去的声音 很多人在戏台下观望,拍下最后一张有关乌镇的照片 看了时间,不过3个半小时 就这样结束,留恋是必然的 但不知为什么,凭空添了些伤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2c2240010008mo2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