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阳节,桐乡乌镇情”配套介绍 |
[游记]重阳节,桐乡乌镇情”配套介绍 |
2008-05-22 sina.com.cn |
金秋时节,秋风飒爽,秋菊绽放,转眼已是重阳。当雄黄已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茱萸已无人说清是何种植物时,传统节日的内容也逐渐被大家置之脑后,登高、赏菊、佩茱萸香囊、食莲饵(重阳糕)等,这些都是重阳作为一个节日应有的仪式,而这些仪式又是和秋天相关的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忙碌的工作之余,举家登高,带着自制的菊花酒、菊花茶、重阳糕,佩上茱萸香囊,登山游赏,采菊簪菊赏菊,在山上举行重阳野宴,长空万里清风徐来,不亦乐乎? 【杭白菊】 浙江桐乡市在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杭白菊又称甘菊,生长在桐乡这样的风土条件下,经过历代人工选优、精培,形成了它独特的品质和特性。其花朵比野菊稍大,比观赏菊略小,花形秀美,花色纯白,观之使人赏心悦目,闻之淡香沁人肺腑,泡茶饮之则味甘而醇郁,是一种食药兼用的优良品种。蕾菊又名胎菊,为每年初霜之前,摘取菊花之蕾,精心蒸制,烘焙成其独特的品味,为菊之珍品。 【重阳糕】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佩茱萸香囊】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因为出产于吴地(江浙一带)的茱萸最好,所以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本草纲目》认为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重阳日,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重阳节佩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或佩带于臂,或作茱萸香囊,或插戴于发,以避疫消灾。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 【桐乡乌镇情】 乌镇是茅盾的故居,在《林家铺子》中它栩栩如生。然而,乌镇开始真正声名远扬,是因为一部电视剧《似水年华》。爱情若即若离,多角关系纠缠不清,惟一不曾泛过一点波澜的是乌镇里寂静无声的小桥流水,古老与现代,永远可以有一条情感红线把它串起来。 茅盾在散文《大地山河》里写乌镇:“……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今天的乌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江南水乡的一幕,自然而纯朴。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临窗取水,傍桥而视,杭白菊、姑嫂饼、蓝印花布、传统物产影响华南生活几百年。明建学社,清立书院,成就几代鸿儒。历史乌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7000多年前,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71a2801000b45.html3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