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美哉,定海古民居的石窗 |
[游记]美哉,定海古民居的石窗 |
2008-05-22 sina.com.cn |
美哉,定海古民居的石窗 2007-03-05 20:08:41 大中小 美哉,定海古民居的石窗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这是被称为“初唐四杰”杨炯和骆宾王的诗句,在诗人的眼里,窗是有情感的一个物体,就是一向洒脱的“诗仙”李白见窗外盛开的樱桃花,也倍加思念家人,“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一扇小小的窗户,带给诗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探访定海古民居之中,我惊讶于这些造型精巧的老窗,尤其为古民居中那一扇扇饱尽风雨的古朴精致的石窗所折服,它虽满身沧桑,但依然如此秀媚诱人,让人赞叹不已。 石窗,又名石花窗、石漏窗,主要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民俗风情特色。它既能透风、采光,又具有防盗功能,更具有艺术装饰性,是一种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石雕工艺。作为海岛古城的定海,其民居建筑风格与江南地区一脉相传,老城中的古民居大多是那些在外经商致富后,为光宗耀祖来家乡建宅筑院孝敬长辈的,他们中也有曾进过私塾,念过之乎者也,虽无法与那些饱读史书的儒雅之士相匹比,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象这石漏窗,因为它主要安装在民居左右的山墙与围墙间,采用石质更能防雨防盗,然而在制作过程中匠人们把实用性与艺术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石漏窗就成了一个招人注目的“美人眼”。从这个漏窗,就可感悟到“尺幅窗,无心画”的魅力,窗外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极富有情趣,平板的墙面有了它,也更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石漏窗成了民居中一道灿烂的风景。 被誉为定海第一古民居的定海东管庙弄51号的王家大宅,就镶嵌着一个十分精致的石漏窗。在高高的北围墙上,这个淡湖色的石漏窗,特别显眼,它是有九个石雕图案组成,每个图案的四角都用蝙蝠衬托,中间是盛开的花心,花心四边相连的是自然舒卷的线条,整扇石雕漏窗图案对称而又变化。在被高墙紧紧围住的大宅里,这扇石漏窗,就不只是采纳阳光、流通空气而已了,透过漏窗,墙那边的景致若隐若现,深宅大院沉闷的气氛、神秘的感觉被打破了。那天早上七点,我在大院里拍照,阳光从石漏窗透射进来,原来的淡湖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漏空的边缘通体发亮,整扇窗似乎漂浮于美妙的光线之中,那感觉美极了。 徜徉于巷陌古街之中,在几处很不让人留意的破旧的老房子中,我竟意外地看到了好几扇精美的石漏窗,虽然雕琢纹路已有点模糊,却很有文化底蕴。中太平弄一个非常普通的古民居,靠路边的山墙上,竟然有两扇漏空石窗,它所用的质材是一种红石板,亦称红砂石,这种石板色泽粉红,石质较松。其中一个是直格式窗棂,中间雕嵌古币金钱;另一个是横格式,分上下两部分,卷草花心图案,以浅浮雕饰花心叶茎,寥寥几笔,顿使花叶鲜活起来。在定海西大街,一民居山墙上的石窗,连接窗框四边的是蝙蝠卷云祥纹,中间大圆圈内雕嵌的卷草纹花心,线条柔顺流畅,一气呵成,毫不滞涩,透光隙度十分均称。这几个石窗,匠人们充分运用线刻、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手法,互为交替,灵活多变。这两处民居都是普通的平房,它们的原主人生前我想也应是非常普通的,但这石窗雕刻得如此精美,又极赋寓意,很有观赏性。两处的石窗都是安装在路边的山墙上,从屋里面通过这漏空石窗,就可约略看到路上所发生的故事,这也许也是相当有趣的,尤其是对于那个年代宅内的女眷们。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56a0e70100092j2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