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波阿育王寺三江口自助游攻略 |
[游记]宁波阿育王寺三江口自助游攻略 |
2007-08-07 fqhua.com |
宁波阿育王寺三江口自助游攻略 从汽车站向东走,就来到了阿育王寺,它就位于喧闹的公路旁,门口也很不起眼。但它却因寺内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名闻中外。 据说在西晋太康年(公元282年)间,有一个名叫刘萨诃的猎人,出家后,改名惠达,他从本乡出发,走遍名山大川,到处访求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塔。后来他来到贸山,忽然听到地下钟声隐隐,仙乐悠悠,而诚心祷告,经三日三夜,果见舍利宝塔从地下涌出,光明腾耀,眩人心目。他就在当地结庐静修。到了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6年),安帝为了保护这佛门珍品,敕命造一个塔亭和一所禅房。至梁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武帝命建殿堂楼阁又亲赐寺额曰:“阿育王寺”。贸山也改名为阿育王山了。后经历代扩建、修造,建筑不断扩大,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我们到时正值中午,本想吃些庙里素斋,也算体会一下僧人的生活。待到了供斋的地方才知一人50元标准,比大饭店还奢侈,且饭菜做得很一般,这是我见到寺庙中最昂贵的素餐了。宁波消费高在寺庙中都能体现,我们于是决定随便吃点,进城再好好吃一顿。于是进寺参观。 阿育王寺建筑恢宏,占地8万平方米,走进大门,便见鱼乐池,它的后边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钟楼、藏经阁,依着山势而层层升高,形成古老的完整的建筑群体。这里的建筑结构古朴、庄重,集建筑、雕刻、园林、绘画艺术之大成。特别是璀璨辉煌的舍利殿,和其他大殿不同,其他殿的屋顶都是青灰色瓦,而舍利殿却铺盖着黄色琉璃瓦,阳光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寺内的舍利塔,内置七宝嵌镶塔亭,塔身青色,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舍利珠挂在其中。寺内还看到了全省仅存的两座元塔,其中一座正在修缮。寺后侧壁的石雕“四大金刚”及法堂两侧壁上的“十六王子”砖雕,神态逼真,气韵丰富多姿,吸引了人们的眼光。 阿育王寺保存的珍贵文物众多,有唐范的所书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苏轼撰书〖宸奎阁碑记〗,宋张九成撰写〖妙喜泉铭〗以及钦赐龙藏经卷7247卷,都是及其珍贵的文物。宋高宗、宋孝宗、乾隆皇帝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妙胜之殿”和“觉行俱圆”匾额至今仍悬挂于舍利殿。阿育王寺现存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碑刻58块。难得的是直至现在,寺内保存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完整无损,而珍贵的古代的建筑物,如碑林、墓志、石刻、楹联,也同样完好。不知是如何躲过文革一劫的。 从阿育王寺出来,我们坐公交车进城,一直可到三江口。三江是指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我是最喜欢水的,有流水的城市才有灵气,有流水的城市也才有活力,因为水流是城市流动着的灵魂。历史上,这千古流淌的三江之水,曾给宁波(古为甬城)带来过繁华和鼎盛,眼下这座城市,正因为有了这不竭的水韵,才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公元401年,东晋王朝的一支小小海防部队选择了浙东三条江的交汇处建立海防要塞,成为了宁波市的第一堵城墙。到了唐代开始在三江口建城,至宋代,宁波已经成为了当时全国三大贸易港之一,这奔流不息的三江水,当年曾把一队队外国商旅源源不断地汇集于三江口,这使得宁波的造船业和其他工商业都曾经到达过鼎盛时期。同时也有了闻名于世的宁波帮。香港腾飞,宁波帮功不可没。众多宁波人在香港各个领域施展才华,逐渐占据“首领”地位。比如厉树雄、陈廷骅、曹光彪等在纺织业,包玉刚、董浩云等在航运业,丘德根、邵逸夫、袁仰安等在影视业,李达三在酒店业,等等。包玉刚、董浩云、邵逸夫等,成为世界级工商巨子。宁波帮的足迹遍布海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zj/1324.html6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