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之行(一)——初到西湖

[游记]杭州之行(一)——初到西湖

2007-07-16    sina.com.cn

经过一晚上的颠簸,终于在2007年4月18日的晨曦中到达了心目中的天堂之一
——
杭州。走出火车,虽然因昨天的雨使得气温骤降了十度,略感寒意,但在空气却仍能感觉到江南的那种气韵,一种与北方完全不同的感受。古诗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的,虽然杭州的气温是低的,但迎面过来的风却是暖的。

杭州站

走出杭州站,沿着西湖大道一直走,便到了朝思暮想的西湖。初到西湖,面对着眼前如此宽广的湖面,对于久处北方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震撼,然而震撼之余,却感到了西湖的美丽。漫步在西湖岸边,远眺保俶塔,远山挂翠,晴空浮云,身旁柳枝婆娑摇曳,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湖中的游船缓缓荡过,如同身处画卷。清新的空气,温润的水气,淡淡的花香,青青的草味融着湖水特有的气息迎面而来,贪婪地做个深呼吸,感到了一种沁入心肺的清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旷神怡,一种《The
Matrix》中Trinity第一次看见阳光的感觉。

庸俗一下,自拍一张^_^

远眺保俶塔

湖边即景

远眺雷峰塔

迎着扑面而来的杨柳风,突然想起一副很有名的对子:

铁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这副对子很有韵味,不仅是因为不工整的将江南对应了塞北,而且它在铁马(战争),秋风(凋零)的对应下,暗示了江南的和平,繁荣。在北方也呆了好几年,虽然现在不是古时候“烽火连三月”的塞北,但也能感觉到北方和江南的不同。从文字看,北方两个字给人的印象犹如钢铁一样,是强的硬线条,而江南却如同蚕丝一样,是柔的软丝绦;从气候看,北方干燥,就算短暂的春天也感觉万物的萧肃,而南方湿润,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北风呼啸,所经之处必定飞沙走石,而南风徐来,轻柔地捋着湖畔的柳枝;从建筑来看,北方的建筑多是红墙黄瓦,如同血与金钱,表现了杀戮和欲望,而南方则是粉墙黛瓦,如同宣纸和墨迹,体现着文化与素养;从食品来看,北方就着篝火,刀切羊肉,手执酒囊,畅饮高粱,而南方器皿精致,嫩鸡肥鱼,缓举酒杯,细品花雕;抽象出来,北方犹如蒙古草原上纵横驰骋的铁血男儿,乘铁马舞金戈,挥洒着热血与青春,展示着他的豪放与粗旷;南方如同深闺中一位秀美的小家碧玉,展宣纸执湖笔,低吟着诗词与歌赋,勾勒出她的温柔与灵秀。

湖边即景

湖畔雕塑

“卧牛石”(我起的),感觉很像颐和园的铜牛

泛舟湖上

断桥远眺

花柱

湖畔即景

湖畔即景

对于江南的幻想,源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不知道对于另一个天堂苏州的描绘有多少,但我觉得最典型的应该是对于杭州西湖的描绘,柳永一首《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引得金主顿生投鞭渡江之思,白居易临别都“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袁宏道眼中的西湖是“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文风如酒,波纹如绫”,然而苏轼更直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直接把西湖与西子对应起来,用“一想之美”很形象的道出了西湖的美,也给杭州西湖起了个很好听的别名——西子湖。通过这些诗人的描述,江南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梦想,人是一种会把事物对象化的动物,对于梦想的对象化,就是产生了江南的天堂情结,把江南抽象成了梦想的栖息地,人们对于江南的追求已不仅仅限于实际,而是一种梦想,一种愿望,犹如“理想国”“乌托邦”“桃花源”“香格里拉”。

玉带晴虹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我的江南情结,其实回头想想,并不是我对江南(就地域而言)情有独钟,而是对于这一汪清水,两行翠柳的温馨吧。夕阳西下,坐在苏堤岸边,看着西里湖上夕阳的余晖,想着今天一天在西湖边的行走,如同梦中一样——真的并非人间,可惜只走了四分之一就把存储卡耗尽,哎。。明天继续吧,希望在这里的五天能把西湖细细看一遍,拍下一张夕阳的余晖,结束今天的旅程,希望明天看到的西湖更美。

西湖夕韵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e6c675010008gj2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