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百草园,三味书屋. |
[游记]百草园,三味书屋. |
2008-05-22 sina.com.cn |
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 对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所谓文化人来说,古今中外的大文豪们笔下的人物和事件耳熟能详的能有几何!我粗略的考察一下,无非是阿Q,闰土,孔已已,咸享酒店、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于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被誉为中国革命文化战线上的旗手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市便成了人们文化旅游的首选。 在那个草长茑飞的大好季节里、我来到了这座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绍兴。出火车站西拐、过一桥再向南,路过闹市轩亭口再前行一段路便来到一条古意凝重的老街,这儿从前叫昌坊口,也可以说,这儿就是鲁迅笔下的“鲁镇”了。这条东西向的老街早已改称鲁迅路了,在十字路口西拐行不多时便见一座深宅大院,这便是人们心仪已久的鲁迅故居。 当你跨入鲁家宅门环视左右,便感到只有称为“府”的才有如此这般的气势。第六感观告诉我,这决非是普通人家。我步上二十余米长竖有一排赭红色廊柱的长廊,里面是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有鲁迅卧室,室内陈列着鲁迅在此居住时曾经用过的木床、桌椅等物件,这里还有好几间未说明用场的房间,第二进是堂屋,即通常所说的会客厅,绍兴这儿称堂前。堂屋左侧前边的是鲁迅祖母卧室,后边的是鲁迅母亲的卧室。第三进北为厨房,南房为工作室,杂物室等,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氏家族原是大家族,到了鲁迅这代已是末落时期。鲁迅的祖父在晚清时做过大官,因涉嫌科场舞弊案被清廷革了官职,甚至险些成了光绪皇帝整治朝纲的牺牲品.其父三十多岁英年早逝,其母鲁瑞抚养鲁迅等三个孩子。鲁瑞,这位旧时代的弱女子、不仅培养了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的鲁迅,而且还培养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周作人,周树人,周建人“周氏三杰”,就凭这点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鲁迅的母亲鲁瑞可以与中国古代的孟母、岳母齐名天下。 说实在的,参观名人故居,求得的是一种精神,至于建筑都是大同小异,鲁迅故居最吸引人的当数百草园,因为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已深入人心。从宅院后门出去就是百草园,所谓百草园就是周府的后花园,打个比喻,就像小户人家房后的菜园。周家虽是大户,那菜园也并不算大,那里辟出一半种菜,另一半为花园,园里堆土为山,傍有一阁。名曰百草园,乃为文人之雅兴刻意渲染罢了。据文献记载,鲁迅于1918年把母亲接北京后由周姓家族共议将此宅卖给一朱姓人家。因鲁迅乃圹世名人,几经周折、国家出钱将此宅赎回,后经修缮便做为文物保护起来。 鲁迅故居媲邻有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建筑很是宏阔,馆里展品很是丰富,集鲁迅在此居住时所有曾经用过的物品,如鲁迅的一些图片,著作等实物,犹为引人注目的是当年闰土送给鲁迅的羽毛、贝壳等。通过观看展出的这些实物,既增加了人们对鲁迅的理性认识,更多的是增强了人们对鲁迅的感性认识,看了这些,人们无不对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的气度所折服。 鲁迅故居的对过就是三味书屋、若说这三味书屋,一些小学生犹感兴趣。但那都是从书本上知道的,谁也没亲眼目睹过,因此对三味书屋都抱有着一种神秘感。所谓的三味书屋其实就是私塾,北方人叫私学馆。三味书屋面积大约有三十五个平方。此私熟原是寿姓人家的书房,书房正中悬挂“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因名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匾额下方有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书房的东北角有张长条桌,由于时间的久远,木桌已失去了本色,桌面密布着点点麻坑,桌面上有一个刀刻的“早”字,这张桌子就是鲁迅当年坐过的课桌,关于桌上刻的这个“早”字,是鲁迅警戒自已不迟到而刻上的。通过桌上刻的这个“早”字,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明鲁迅小时也是淘气的孩子,二是说明鲁迅迟到过。其实鲁迅家距三味书屋很近,就一泡尿的工夫,学校这样近,按理说不应迟到,鲁迅在三味书屋上学时确实迟到过,据说这里还有段令人心酸的故事呢。鲁迅十二岁至十七岁时在三味书屋求学,看来这座私熟的规格是相当高的。等于现在的初中和高中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60001010009zv.html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