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八字桥

[游记]八字桥

2008-05-22    sina.com.cn

怀旧散文连载-----八字桥

2006-09-22 20:48:33

大中小

标签: 古城旧寻系列

八 字 桥

台城九曲萦回的河道上,有桥百余座,若论年纪,还数西溪八字相接的通济桥、广济桥。

西溪街市上,晏溪河、雄河丁字相接,两条溪河把街巷裁为三块。八字桥青砖拱顶,以栏为鞍,两桥叠脚,呈曲尺形骑跨在两条溪流的背脊上,半园形桥孔两头,抓住驳岸砖石,中间放行抓不住的溪河,连接起两河三岸的街市房舍。

八字桥建于北宋年代,那时宋朝的文化正盛开,象艳丽的牡丹,开在繁华的汴梁。那时西溪小街旁,七女董永已分离多年,但隋将贺若弼义祠犹新,唐王李世民足迹还在。晏殊、吕夷简已从西溪卸任赴京,范仲淹正是壮年,履任西溪盐仓监。范公皂巾青衫,登高远眺,须髯捋风,踌躇满志。似乎看到了两位前任,从捍海埝堤的砖道上,一前前走向朝廷,治国安邦的足迹。他又临河观望,两河三岸黎民百姓,皆舟楫往来。放眼远眺,自己的讲书楼、三槐堂,在晏溪之西,泰山寺、棠斋房,于晏溪之东,三贤祠、尉迟塔立雄河之南,巡检司、盐仓监踞雄河之北,来往受阻,交通不便,便决意筑桥,勾通镇市。号令一下,百姓踊跃,肩砖背石,日夜构造。双桥顺利建成,范仲淹挥毫泼墨,桥栏正中镶嵌的石碑上,便镌刻上范公手书的“通济”、“广济”桥名。两桥半圆如弧,张着弧形线条,相接相叠,有一步两顶桥之说。桥面青砖锯齿形相嵌,创造出一种朴实、坚厚而又简化的艺术风格。无怪乎古人曰:制造奇特,不知其所以然也。

从此,范仲淹讲学施政的橐橐靴印,黎民百姓劳碌奔波的匆匆脚步,在桥面上来来往往,踏破了千年风雨霜雪。范公走过八字桥,走上梨木街,走出里下河,走入汴梁为相,给老镇古桥留下千年不灭的清空足音。嵌接在西溪古镇脉络上的八字桥,便如一部灿烂的远年史书,历史的烟云凝结成砖缝间的文字;又似一尊千年不寐的宋代柔灰皮肤,俯临在晏溪河雄河上。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清晨,显现出一种岁月沧桑姿态,一种历史与文化交汇的底蕴,苍老的青灰色,有如清晨的残梦,桥面桥栏的隙缝间,都蕴藏着旧梦中的传说。来来回回的人们,俯首桥头,细细解读风烟俱在的印痕,从斑驳苍然的桥身上,扒剔北宋丞相的袍影靴迹。

悠悠千年,在古桥砖石褶折间流淌,八字桥也就年复一年,临流而鑑,顾影自赏,不时回过头去,与远处砖石高耸、引人达仙的通圣桥颔首相望,再与晏溪河上七女登临天界的凤升桥,作一点古今文化对谈。再远处的牛桥、海道桥,就只能从傍河垂柳和房舍间,依稀窥见踞跨在宋代的八字桥悠悠宋韵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8ee360010005wv2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