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找香格里拉-我的游记

[游记]寻找香格里拉-我的游记

2007-08-02    cts2008.com

一直以来都向往着到香格里拉去看一看,美丽的香格里拉已成为我神往的地方。东方人称她为“世外桃源”,西方人视她为“伊甸园”,这“没有痛苦、只有欢乐”的香格里拉也正是我前来探谜的真正动力。

终于有机会到我梦中的地方看一看了,在未踏上这块土地之前我已通过摄影大师的镜头轻轻地走过这片美好的世界。香格里拉到底在何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无数探险家在西藏、印度等一带苦苦寻觅,所见之处都和1939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描写的“失去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情景不尽一致。小说中描写了4名外国人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一个雪山环绕的藏族村寨,那里景色天然、野趣、宁静、和平,有着与世无争的和谐;四周雪山林立,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几近无路的大峡谷;谷地中间的草原上物产丰饶,牛羊成群……作者将这片世外桃源称作“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迪庆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所以有人把迪庆称为“心中的日月城”。

我也是被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带着我对旅游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踏上了这块土地……

车行驶在迪庆的公路上,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呈现出惊人的宁静和娇美,一片片草原、一朵朵山花,都呈现出天然之色。树木、村庄、远山、蓝天、白云……,湛蓝的湖泊、潺潺的溪水、悠悠的牛羊、清脆的山歌,交织在一起,让人为之陶醉。感觉又回到了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当初人类离开大自然母亲,走出森林、历经祖祖辈辈的苦苦追求,就是想从自然的约束中解脱出来,从而得到幸福,但如今在人类发展到现阶段的今天,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人们却感到痛苦远远大于幸福。人类又一次苦苦寻觅;现今人类认识到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草地,我们失去的是生存的家园。记得一本书中说到: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毁灭文明。我们又一次要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找回我们心中的香格里拉。找回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香格里拉。

在人们迷惘之既,“失去的地平线”一书让我们从新找到了她,“失去的地平线”的轮廓也渐渐变的清晰起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对她的风景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所仰慕,从当地藏民口中得知这里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但他们都能和睦相处,也正是宁静、和谐的象征。

当我踏上碧塔海的草原,走到她的身边时,我似乎可以感觉到她的呼吸声,她被大片森林拥抱,远处是鲜花铺地、近处是草地为毯、偶有几匹马在悠闲的吃草,碧塔海里生存的是第四世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生物——“重唇鱼”,当地藏民奉之为“神鱼”,生物学家更将其誉为地球上尚存的鱼类活化石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无忧无虑的鱼自由自在的在湖中嬉戏,为宁静的湖水增添了几许灵气。当地藏民从不捕食湖中鱼,视其为神物,他们祈望芸芸众生也能如神鱼一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大智大慧。但每到杜鹃花开时,便可看到“杜鹃醉鱼”,界时杜鹃花瓣飘满碧塔海面,湖中的鱼会竞向来啄,然后醉倒在湖中,偶有野熊会到湖边偷吃醉鱼,别有一番情趣。

“半湖青山半湖水”的碧塔海是高原上的明珠,当地藏民的古老传说中,她是天女妆罢自怜而艳羡人间生活,探看之际不慎跌落人间的仙镜碎片中的最大的一块蓝玻璃。千百年来,世居这里的藏家人惑于湖泊的幽静而坚信此景本为天上有。这里俨然一幅令油画家心仪的牧歌式图景——山的苍郁拥着草的翠绿,玲珑的草甸上牛马成群,天上的闲云又与山颠终年不融的白雪相映成趣……这里的草原虽没有北方的壮美,却添了几许精致;没有北方的宽广,却显得玲珑温柔,牛马惬意地享受着雪域不可多得的温暖日光和肥嫩的野草。

看着这些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动物,让我感慨自然界的伟大。当地藏民按藏语的解释“动物”这一概念包含有“生命”及“留恋或爱”两层意思,同时在当地藏民的观念中,生命的永恒又本源于对生命的珍视。深受宗教熏陶的藏家人,对于充满灵性而蕴涵无限生机的大自然备加珍惜,养成从不轻易伤害任何生命的传统习俗。记得我到藏民家游玩时,年轻的藏民姑娘教我如何做酥油茶吃,由于头一次做,弄得满手是面,正待我要去洗手,年轻的藏民姑娘叫住了我,让我把面一点一点的撮下来,放如火中,等我把手中的面撮完之后,她才让我洗手,问其原因,她告诉我说,如果浪费粮食的话以后就会失去它,上天给予人一生的东西是定量的,浪费了以后就没有了。多么朴素的观念,在当地藏民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尽心护卫着保护区内的一切生物,力求将自己融入自然,在与万有万能的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体味生命生生不息而自然轮回的永恒。所以这里的山林、湖水、草甸才会这样纯净无污。

带着对藏传佛教的好奇,我来到了雪山峡谷中心的喇嘛寺——松赞林寺。这座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寺庙至今已有320年的历史。走在寺中给你一种即将进入神界的感觉。漫步在扎仓大殿,正对着道场法台的佛陀在众生面前含笑,手持一朵乌巴拉鲜花,他巧妙的把人生的真谛包含其中:生命像一朵花,从含苞到怒放到凋零,全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生命是宝贵的,人类要对它报以微笑、加以珍惜,就在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之时,你便接纳了自己。走出寺庙,看到喇嘛寺周围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数千名居民,他们遵循一种“适度”原则,和睦相处、幸福安康;他们刚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慈悲行善的文化观念使得香格里拉藏族人民淳朴的性格进一步强化。

远眺这香格里拉的小社会,可以用“和睦祥瑞”四个字来描述。记得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先生说过:“人类忽视了自身的建设,致使人的精神素质远不能适应和把握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只有在精神品格高度完善的人的自觉指导下,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否则,它会异化成一种驱役乃至毁灭人类的恐怖力量。因此,在未来的世纪,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将主要取决与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

人类只有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世界,才能拥有一个永久的幸福家园。我们不仅要挖掘含有东方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更需要用现代科学世界观和生态观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愿香格里拉不再是

转自:http://www.cts2008.com/Art/2006-10-10/105030.html2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