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缤纷旅程]埃及游记--之二(惊鸿一瞥多哈)

[游记][缤纷旅程]埃及游记--之二(惊鸿一瞥多哈)

2007-07-16    tianya.cn


(序二)

如果不是去埃及,我想此生很难有机会来到卡塔尔的首都――多哈。

是卡塔尔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凌晨3点把我们带到了多哈,十几个小时以后,埃及航空的飞机又将把我们带向开罗。短短的几个小时,足够一行人开始小小的多哈半日游。

多哈其实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小岛,人口只有60多万,三面被海水包围。岛上的淡水比石油贵。正因为石油产量丰富,人均收入仅次于美国,是个生活富足的城市。站在延伸到海水中的海港码头遥望另一端的市中心,多哈真像一颗彩色的宝石,静止地镶嵌在透明的浅蓝色海水中。

多哈的气候异常炎热,植被严重缺乏,土地非常贫瘠,裸露出来的地表呈灰白色,触目处不见绿草,间或有高高瘦瘦的棕榈树。富人区和城市中心地带则不一样,那里有人工植的草皮和人工种的热带高档树木,郁郁葱葱,富人们的别墅掩映其中,自成天地。

多哈的大部分房屋都被刷成了洁净的白色,配着灰白色的地表。那是一种简单的异域色彩,那种色彩极具阿拉伯国家的民族特征,令外来游客觉得新奇而迥异。

除了大家点名要看的半岛电视台,岛上没什么有名的历史遗迹,那个身材不高的小导游(非常不好意思,萍水相逢几个小时,却忘了问他的名字。)看起来却爱死了他的国家,带着我们走遍了多哈的各种贸易市场,与我们交谈的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与骄傲。其实,多哈虽然因石油而富有,相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幅小国小民的模样,不过,小导游的行为表现与他的俏皮长相一样,很是可爱,令人尊敬而记忆深刻。

他首先带着大家去看骆驼交易市场,成千上万头骆驼聚集在一起,在朝霞中伸着长长的脖子,温和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骆驼群居的气味非常令人难受,庞大的场面却很吸引人。多哈的骆驼与我曾经见过的骆驼不一样,只有一个驼峰。看样子不像是用于运输的骆驼,我想那应该是用于屠宰的,离骆驼市场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骆驼屠宰市场,伊斯兰教国家的人们原是吃骆驼肉的。

草料市场专卖供骆驼食用的干草,就在骆驼市场的隔壁。显然,多哈的自然环境不生产草类,这些干草都是从邻国进口。黄橙橙的干草包扎整齐,一层层码成千万跺,养骆驼的农夫们来这里一车车的买回去给骆驼吃。

在晨起的阳光中,我一边喂着骆驼干草,一边想着三毛的游记体小说《哭泣的骆驼》。这个骆驼交易市场的各个角落都令我非常的熟悉,那些或坐或立着的、露着洁白牙齿冲中国人友好笑着的多哈劳动人民,他们穿着脏旧得褪去了原有颜色的长袍,让我的心回到了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虽然我从没有到过这样的地方,可是所有这些风景,我早已经跟随三毛的脚步在这里走过了。

那个水果蔬菜就是多哈人民的“菜篮子”,市场很小,几分钟就可以来回走一遍,品种倒是多样。市场内的东西都是从邻国进口,有许多与中国的水果、蔬菜相似的品种,只是样子看起来有些变异。比如这里的紫色茄子像中国的小西瓜,而西瓜无论外形还是重量都像是中国的特大号冬瓜。

10月的多哈,阳光非常的猛烈,有如北京的盛夏。离亚运会的举行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多哈的运动场馆建设都在进行。小导游带着我们去亚运会开幕式的主体建筑转了一圈,只见主体建筑设计得颇具现代简约风格,与那些带有伊斯兰特征的建筑截然不同,明显地向世界一流城市的建筑氛围接近,显示出多哈的经济实力和办好亚运会的决心。只是难为了他们在那么小的城市建那么大空间的建筑,我担心小小的多哈能有多少酒店供亚运会的人员居住。

最后我们转着转着,转到了亚运会的赛马场。那一个个马厩里面养着骠健的高头大马,其中有一头通体棕色的纯种英国马出来遛弯的时候正好与我们迎面相见,吸引得爱马的大家赶紧下车与它打招呼,也算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而且它骄傲的眼神和体态确实惹人爱慕。

看完这些,觉得多哈虽小,却以它的实力正在吸引着世界的注意。而且未曾料到多哈的市中心更加繁华,根本不逊于国际大都市的氛围,只是繁华的相对面积小一些。

多哈的道路设施方便而美观,市中心绿草如茵,鲜花怒放,绿树丛中掩映着别墅,世界几个著名的银行的多哈分部也屹立在繁华的街头。那些高楼大厦占据了海湾最显眼、最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商家广告和亚运会的形象标志占满了一些高楼的整个外墙面,高楼都是几十层的高楼,因此整个画面很有气势,想必广告效果也非常的好,这也算是多哈的一大特色了,就是不知价值几何,设若放在北京,那也是资赀不菲了。细心的杰克发现了亚运会的广告也占了整栋楼的外墙面,赶紧用相机拍了下来。

多哈虽然富有,但是人烟稀少,街上很少有行人走过,交通工具都是汽车,农夫们开着日本产的货车,货车里装着在骆驼交易市场买的干草,快乐极了;着纯白色阿拉伯长袍的富有阶层都驾驶着沙漠王子大排量越野车。多哈有的是石油,折合人民币才一块多人民币每公升,多爽啊!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多哈很富有,因为丰富的石油;多哈又是著名的,因为有一段时间半岛电视台播出拉登的新闻;多哈的风景美:海水湛蓝,屋舍洁白,树木葱茏,俨然世外桃源。

多哈是神秘的,因为多哈人都着长袍,特别是那些着纯白色长袍的阿拉伯男人,高大的身形,精致的头箍,英俊的面容,等你因好奇想仔细端详的时候,你看见的是一个飘逸而神秘的背影。

多哈的男人和女人也很美,皮肤是小麦色,天然而健康,不用在海边刻意地做阳光浴。他们的脸形瘦削而紧凑,非常适合上镜头。在多哈机场入关和出关时,我刻意仔细看了看那个给我办出入境手续的海关人员,那是一张小得出奇的脸,真的只有一个巴掌大小,五官却精致而紧凑地集中在一起。我盯着他看,竟然忘记了礼貌,直到他把我的护照递过来,我才歉然的笑了。

多哈男人的鼻梁挺直,刀削斧凿一般。唇形优美,立体得像是欧洲雕刻家手中的雕塑,可以说集造物主的宠爱于一身。浓眉大眼是他们的主要特征,浓密的睫毛总是在眼底投下一片幽幽的阴影,更显眼睛的柔和。无论男女,他们的眸子都似一汪盈盈秋水,深邃而多情,面对它,你的心会顿时变得柔软起来。

在多哈行走,你会遇到许多这样的眼神,但有一个眼神令我非常难忘。那是在逛最后一个香料市场,那个香料市场建在一所老房子里,老房子只有一层,外墙是土砖垒起来来的,原始得甚至可以看见土砖里面的草根。撑起房子的椽子末端都有意地露在土砖外面,一根根等距离排列着。房子的外面是一条长廊,长廊上有许多根长及屋顶的柱子,柱子都由土砖垒成。在长廊的外侧,每根柱子之间都横放着一张长椅,椅上铺着彩色的沙漠地毯供客人休息。

房子的里面则是一个个经营香料和其他小物件的商铺,商铺里经营着各种香料和伊斯兰国家的服饰和用具,非常艺术化的东西,可惜我们的旅途才刚刚开始,不敢轻易购物,惟有观赏的份。

小导游说这所老房子建于1922年。我呆了呆。掐指算来,这所房子应有近百年的历史,算是有年代的老建筑了。从外形看,这所房子的风格很土,质朴到了极致,应该就是许多年前沙漠人居住的房子,我甚至认为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居住的房子就是这样。

几十种各国植物香料混合在一起,整所房子都是伊斯兰国家的味道。那一刻,被香料熏得晕晕然的我们正被那个小导游带着穿过具有中东风格的长廊,长廊尽头是一家店铺,里面有许多美丽的小物件吸引着我的脚步。

那银的器物、彩色的地毯、飘逸的长袍,刺激得我的眼睛放光。那都是我似乎前世就见过的东西,今生进了我的眼睛就再也不想放开,以至于我的意识有些朦胧,不愿意走开。我已经迈进了一只脚,正准备迈进另一只,杰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放我进去。他每次抑止我购物的时候,都是这样的举动,可我却总是想拼命挣脱他的手掌,每次我都没有成功,可这次呢?不知是我用力太猛还是他也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他终于松开了我的手。

我迈进了另一只脚,当我把眼睛从货物上移到店铺里面去的时候,我看见了年轻的店主,一个着纯白色长袍的男子飘然地立在那里。他的面容英俊迫人,眼睛含情脉脉,会说话一般。

他可能想问我看上了店里的什么物件,也可能好奇我是一个东方女子,细眉细眼的东方女子与他们这里的女子截然不同,那份对我的好奇就像我对他的好奇一样。可他的眼神却令我无法开口说话,我不禁呆住了,好似看见了三毛《倾城》中那个帮她签证的德国英俊军官,那清澈而深邃的眼神温柔地注视着我,注视着我身后的一切,清澈如水,无欲无求。可是,我却不敢多看一眼,转身就走,没有勇气再迈近一步,我觉得我不属于此地。

是的,今生我不属于此地,前世是否来过也不得而知。

我来自水草丰美的东方,只是不小心路过了这里。今世今世,与此地的缘分,可能也就是这一次。

可是,我却喜欢上了这里,喜欢这个海边的阿拉伯城市。

------------------------------------------------------------
我的博客上面有《去

转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09015.shtml2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