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梦回桃花源

[游记]梦回桃花源

2008-05-22    sina.com.cn

行走于洞中,其溶斗盆地面积约莫有4公顷大小。底部有一终年不枯的泉眼,崖壁上若干小溶洞中,亦有泉水飞泄。桃花溪汇泉而成,溪水穿大酉洞注入酉阳河。洞内石笋林立,洞顶石乳高悬,姿态万千,似仙、似人、似禽、似兽,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滴水落地丁冬有声,似铜壶滴漏,轻击似钟鼓的石钟乳,清脆悦耳,回荡洞中,经久不绝,溪畔,一尊天然形成的钟乳观音皈然站立洞间,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的宁静与祥和。在观音石像的对面,沿80米高的岩壁而建的194步木梯,似层层栈道迂回折返不见登峰之所终,于是,其洞顶含洞的连环奥妙便成为了游人闲暇之余,不能不造访的处所。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咸阳一儒生为避难逃生至此,与世隔绝而居,所携之书,则藏于这天生楼阁的石室之内。至今,在洞壁左面高处,仍留存有古代文人罗升所写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赫赫在目。

穿过这桃源古洞处继续前行,有四十数亩,是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田间小径交错相通,那豁然开朗的景观更叫人不由地重温起《桃花源记》传神的词句。特别是活水田边的桃花湖、桃花岛,周长400多米,水深3米,水色碧绿,一眼见底如圆镜般的平静,一幅秀色山水的“世外桃源”。立于此处用心感悟,遥想古人从这里乘舟逆流而上,于次洞前舍舟登岸,行数里,一座远离尘世的悠然村落现于眼前———这里溪水粼粼,茂竹翠山,碧绿清澈的湖畔,一位穿着蓑衣的古武陵人正在湖边的新柳下垂钓;他捕鱼的竹篓仍挂在山民精致木楼的屋檐下,独具情韵;他烤石烙鱼的火种仍在山民的木炭灶中熠熠如初……。这不就是陶源明笔下的桃花源吗?相传当年李白来渝至此桃花源前,曾为这佳美的景色所倾倒。当他听到随从向他讲述这桃源古洞“钩山带河,连云做栈,前观雾霭,后藏洞天”的景致时,不禁发出:“莫非此处就是陶潜笔下的胜境”的疑惑,并随口吟诗一首:“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灵多草木,人尚古衣冠。”

沿着渔庄和秦人栈道的羊肠小道分路而上,我就这样顺着古武陵人的足迹,怡然地走进了陶渊明的那篇长满岁月青苔的《桃花源记》里。当我的脚步终于站立在桃源村头时,放眼望去,花草辉映,落英缤纷,四野的景色和芳香的花朵显得更加五彩纷呈;悠悠白云是山的衣衫,汩汩溪流是山的笑语,迤逦板屋是山的饰品,那一座座板墙茅瓦的屋舍悄无声息地被那青山绿水环绕浸润着。木房内一提提金黄的玉米,一串串红红的海椒,一袋袋喷香的稻谷,一件件耕田的农具,加上古朴的建筑、宛延的竹廊、原始的民风、传统的作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二千多年前遥远的历史里。再听到鸡犬相闻之声和看到农夫犁田的情景,谁都要感叹这里“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的一派田园好风光。是啊,当年陶翁的一篇《桃花源记》,让一代代的后人为寻觅那文中的桃花源而绞尽脑汁。但无论世事怎样地真伪,相信那杀鸡温酒款待陶翁的古桃花源人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冰冷的乱石荒陵躺在极目处的萋萋山色中。依然如故的是古桃源人的后裔如他们祖先一样的古道热肠,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的到来:大红的标语、执彩旗的民居、树叶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山里少女、管乐八排锣鼓齐奏的苗家古乐、热恋中少男少女的山歌对唱、土制响铳鞭炮共鸣,更有抬着祖传牛皮大鼓的老者,列队笑盈盈的村嫂,他们质朴的欢迎词洋溢着一种真挚的诚意……。看,那些趴在木楼窗口憨笑的山里娃儿,那些扎晾杆架怡然自得的白发老翁,岂不是穿越千年的陶令笔下的“黄发垂髫”?一代代的桃花源人在这片神秘的山谷中葱笼,生生不息。浓浓的古风人情和万般的幽绝景致,古武陵渔人眼中的桃源佳境,就这样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展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7b6ce010008fx.html3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