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陶渊明桃花源游记

[游记]陶渊明桃花源游记

2007-09-04    baidu.com

求陶渊明生平~介绍~比如诗词~
还有桃花源游记的一些问题~
1.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
2.渔人进入小口是否无意?
3.为什么敢从小口入?
谢谢啦~

提问者: he冰の沸点 - 秀才 二级

最佳答案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生於晋哀帝兴宁三年(三六五),卒於宋文帝元嘉四年(四二七),享年六十三岁,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而大部份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那是个政治极为黑暗、腐朽的年代。
陶 渊明出生在一个还衰落的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和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外祖父孟嘉是东晋名士。陶渊明的祖父 和父亲并不是承袭陶侃爵位的嫡嗣;渊明七、八岁时,其父便已去世,因此,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生活在贫困之中。由於家庭环境的影响,陶渊明很小就喜爱读书, 对儒家经典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他读书的范围,除了儒家的经典,再就是两晋时代盛行的(老子)、(庄子),还有大量的先秦至汉魏的史学、文学著作,广泛地接 触了古代文化遗产。

陶渊明年轻时,颇具「大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宏伟抱负,希望有一番作为。从晋孝武帝太元十 八年(三九三)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四0五),在这十三年中,陶渊明曾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他性格正直耿介,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 都是辞官而去。最后一次从彭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从这时起,他精神上感到极大的解脱,真正走上了「躬耕」的道路。

归 田之初,陶渊明和家人都参与了耕作,还有一个僮仆帮忙,温饱也不成问题,心情是愉快的。义熙四年(四0八)六月,他家被一场大火焚毁一空,一家人袛好寄居 船上。义熙六年(四一0),他把家迁往南村,理由是这里有一些好邻居。有农民,也有一些隐居浔阳的文人和参军、主簿、县令之类的小官。

陶渊明在南村继续过著「躬耕自资」的生活,但家境大不如前,常常是终年辛劳,难以糊口。在出仕和归隐的问题上陶渊明曾产生过一些矛盾,由於他对当时现实腐败的政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毅然坚持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态度,义熙末年,他又一次拒绝了朝廷聘他为著作郎的徵召。

陶渊明的晚年,贫病交加,身体愈来愈衰老,宋元嘉四年十一月与世长辞。

亲友们用俭朴的仪式安葬了他,认为他具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颜延之《陶徵士诔序》),为他立諡号「靖节徵士」。

回答者:jishijishi - 试用期 一级 8-22 20:02

转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811439.html3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