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代著名作家E·M·福斯特的长篇小说《印度之行》涉及到印度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政治等诸方面问题。福斯特与印度存在紧密的生活及思想关联。在《印度之行》中 ,存在着多个侧面的印度形像 ,既有关于印度被英国殖民的历史的客观记叙 ,又有关于印度民族宗教矛盾的艺术直陈 ,既有东西互动关系中体现的印度素描 ,又有从“东方学”角度观察而来的印度变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关键词】:E·M·福斯特;《印度之行》;后殖民文学;印度 【分类号】:I561 【DOI】:cnki:ISSN:1004-1508.0.2003-04-013 【正文快照】: 福斯特 (EdwardMorganForster,1 879— 1 970 )被公认为 2 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 (APassagetoIndia)自 1 92 4年问世以来 ,受到了不同文化区域里人们的高度重视。印度学者认为 ,《印度之行》这部小说“批判性地阐明英国的统治 ,它的三部分‘清真寺’、‘洞窟’和‘寺庙’中的浪漫主义象征手法 ,显示了对印度人心理的深刻理解。”① 西方学者认为 :“可以将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视为对吉卜林作品的一种矫正 ,因为它向人们有力地展示了英人治下的印度人所经受的屈辱。”比之吉卜林 ,福斯特更倾向于东西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