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天水

[游记]甘肃.天水

2008-05-22    sina.com.cn

我的家乡——甘肃.天水

2007-10-12 14:55:12

大中小

标签:家乡风景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

我的家乡甘肃天水,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古称秦州。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汉设陇西郡、北地郡置天水郡。《水经注》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
”。

《秦州志》记载:“城前有湖,冬夏无增减,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天水龙城广场)

天水市是甘肃省省辖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六盘山、陇中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交接处,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介于东经104°34′至106°43′,北纬34°05′至35°10′之间。东接关中,西通兰州,南控巴蜀,北倚陇东,是陕、甘、川交通要道。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面积14325平方公里。

(天水羲皇大道夜景)

天水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18℃至23℃,最低气温-5℃至-2℃。年平均降雨量450至600毫米,无霜期185天,光照充足,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天水城市主街道)

天水市为甘肃省第二大城市,现辖秦州区、麦积区、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二区五县,总人口338万人,居甘肃省之最,其中非农业人口40.1万人。

(汉代飞将军李广墓)

天水以西秦岭为分水岭。中北部渭河水系属黄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水系属长江流域。渭河东西横贯全境,流经150公里,有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等大小支流260多条,年流量3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特别是温泉资源比较丰富,适宜酿造、食品、印染、疗养等行业的发展。现已开发利用的温泉有武山、清水两个疗养院和街子温泉度假村。全市呈西高东低走势,海拔最高处2700米,最低处900米,平均海拔1150米。天水市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孤,南北两山横亘,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两山夹一川”。

(三皇五帝之首——伏羲庙)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气候温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被誉为“陇上小江南”。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先生早在三十年代所写的《中国西北角》一书中讲道:“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道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天水市现辖秦城、北道两区和甘谷、武山、清水、秦安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2万。近年来,国家、省上对我市各方面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天水市先后被列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老工业基地技改重点城市、国家科教兴市和技术创新试点城市,被国家和省上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天水的基本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大优势:

(风景秀美的仙人崖景区)

一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天水是甘肃的东大门,在西安,兰州两大省会城市之间,自古为陇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物流中心。陇海铁路横贯天水全境,310、316国道连接东西,现代通讯和商务信息国内外连网,市区水、电、气供应充足,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麦积烟雨)

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天水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史载为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乡,伏羲文化发祥于天水,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天水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于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发现了人类4000-7800年前的7000多件文物,国内外影响巨大,和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伏羲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五大历史文化为主,构成了天水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天水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交汇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旅游缆胜、避暑观光的胜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1c15201000ac3.html2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