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情笃丝绸古道上的玉门关(原创)

[游记]情笃丝绸古道上的玉门关(原创)

2008-05-22    sina.com.cn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他初入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境时的感受,在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苍凉的古老笛曲的交织中,透露出边防将士久戍思归的情怀。令人百读不厌,百看不烦,脍炙人口,流传久远。

黄河这么长,好象远远伸进天边的白云里,孤零零的小城围在万丈高山的中间,笛子吹着悲伤的《折杨柳》曲子,还有什么用呢?要知道边疆的柳树不会发芽,因为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来的。王之涣的诗近乎静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意境深远,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很多人没有去过玉门关,但几乎每个人都向往玉门关,都想了解玉门关,都想走近玉门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王之涣的名句,使玉门关名扬天下,名垂千古。

假日,我们三口之家,驱车500多公里,从空军某基地出发到玉门关游览观光,尽情寻找诗句中的玉门关。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处。相传,古时候西域和阗等地的美玉从塔里木盆地经此处输入中原,玉门关由此得名。

玉门关的设立,始于汉武帝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西汉接近匈奴的郡县,成为匈奴掠夺的对象。汉王朝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但是这种希望被匈奴骑兵的频繁侵扰和掠夺所打破。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了张掖、敦煌两郡。在此同时,又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河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的印度、伊朗、西亚以及欧洲诸国的通路被打开了,中西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欧、亚、非三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称为欧亚大陆桥。

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路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叫天山北路;一路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门关和阳关也就成为丝绸古道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站,是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

现在的玉门关遗址,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耸立在东南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虽然玉门关也是中国的古关之一,无论建筑规模,还是保存完好程度都不能与嘉峪关相提并论,但玉门关的知名度却敢与嘉峪关相媲美。玉门关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西北两面各开一个门,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3.7米,总面积630平方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

登临古关,风光无限。我们欣赏到西域的戈壁风光,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一幅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只见城南盐碱遍布,沟壑纵横,城北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中国唯一由东向西倒流的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五里或十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的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的房屋遗址。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段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的西侧,向南直达阳关。蜿蜒的长城,兀立的烽燧,挺拔的胡杨,碧绿的泉水,摇曳的芦苇,婀娜的红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我心旷神怡,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玉门关,西汉时为玉门都尉治所。王莽篡位后不久,丝路中断,此关封闭。但自东汉建武至延光一百余年中,丝绸之路又三通三绝。东汉时,玉门关已改为玉门都尉所辖。西晋南北朝以来战事频繁,又因中西方海上交通日益兴盛,丝绸之路呈现出衰颓迹象。到隋唐之际,晋昌(安西县)到伊吾(哈密市)的大道畅通,又是捷径,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此,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终于沦为废墟。昔日车水马龙,驼铃叮咚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春风不度”的荒漠寂野。

直到1907年,斯坦因在关城北面不远的一处废墟中挖到了很多汉简,从汉简的内容才判定小方盘城为玉门关。1944年我国考古学家阎文儒先生,也在此地掘得汉简多枚,经考证后,均与小方盘城相吻合。

每当提起玉门关时,就使我想到我国2000多年前张骞首通西域的不朽业绩。他是我国汉代和西域各国友好往来的伟大使者。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凿空”(即空前探险)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蚕丝和冶金术源源不断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的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可以想象,当时的玉门关商队络绎,驼铃悠扬,商贾云集,人喊马嘶,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7da5301000cc5.html2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