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贵清山那天,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飘起霏霏细雨。抵达新寺时,山风大作,暴雨如注,我们只能在新寺停留。倚窗而立,同伙们无不望雨兴叹。这时,一位友人展开《甘肃旅游》,惊喜地叫起来:“瞧,南谷瀑离这儿不远,我们何不去看看?” 妙!同伴们一阵欢呼,有的打着雨伞,有的穿上雨衣,兴高采烈地钻到风雨中去了。 从新寺向南进入高家沟,一座高80多米的垂直石质山崖巍然矗立,从崖顶一条深40多米的陡壁石槽中窜出一条飞瀑,宛若一条玉龙凌空飞舞,那溅玉喷珠似的水花水雾,是玉龙热气蒸腾的汗滴,抑或是银光闪闪的鳞片?玉龙在空中舞了一阵,就一头栽进绝壁下的深潭,汇成一条宏宏汩汩的河水,河水白浪滔滔,在几个拐角处有题刻的黑色大方岩石上撞碎团团银雪,使奔流的河水又形成许多小瀑布,发出訇訇巨响,如雷鸣,如擂鼓,如两军对垒惊天动地的呐喊,其气势异常壮观,动人心魄! 我凝望着声威煊赫的南谷瀑,既悚然心悸,又肃然起敬,完全拜服在它壮美的雄姿和无穷的威力面前了。这是我迄今在甘肃见到最大的瀑布。它不是呆滞的,静止的,僵死的;它是灵动的,飞翔的,富于生命的活力。由此,我便很自然地想到它也许就是一条神化了的龙。 你看,它飞流直下,云涌雪飞,腾虹奔电,急射万壑,化作山溪之后仍如蛟龙出谷,摧枯拉朽,锐不可挡,见山山崩,遇石石倾,那种荡涤一切的气概,人世间哪个凡物堪与匹敌? 你听,它发出的吼叫多么威猛!风声雨声,全都销匿,整个天地充满着它的声音。树木在它的鼻息中战栗,贵清山的奇峰在它的咆哮中躲得远远的,在它身边只有一团团惊慌逃遁的灰色的雨雾。人世间哪个凡物有如此的威风? 次日,上贵清山跨“断涧仙桥”,观“西方胜景”。第三天,风和日丽,山色空明,即使贵清山上的日照,也很有几分热力了。我们返回时,又被车阻在新寺,伙伴们大多汗湿衣衫,腰酸腿疼,无力妄动了。我却恋着那南谷瀑,独自登临南谷。 望着南谷瀑,我惊诧了。那黑褐色的绝壁上,依然悬挂着那条瀑布。但是,两天前那种气吞山河的气魄和不可一世的声威,全然不见了。它病恹恹的,白晃晃的,像一匹绫绡垂挂下来,轻轻曼曼,飘飘袅袅,让人担心会不会被风儿吹断,卷跑。雷鸣般的怒吼也消失了,好像有愧于自己的纤弱而有意要避人耳目似的,胆怯地贴紧绝壁,悄无声息地滑下来。奔腾汹涌的河水忽然变成涓涓细流,澄泓淀碧。河床裸露出磷峋怪石,水声淙淙然别有韵致,宛若笙箫琴瑟奏出的古乐曲,带着舒缓而欢快的旋律流进我的心头。 重逢南谷瀑,我不像前回那样既悚然心悸而又肃然起敬,倒是有一种温馨的亲切感。但是,我很纳闷,时隔两日,南谷瀑怎么会在我的眼前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身姿与风采? 凝神一想,答案原也十分简单。雨中观瀑之后的这两天,天空由阴转晴,没有下过一滴雨,南谷瀑源头的山水水源变小,南谷瀑自然随之失去那种声威吓人的气势。于是,我恍然大悟,南谷瀑能显示出撼山岳惊鬼神的威力,必得天时地利之便。天降暴雨,无数雨滴汇成涓涓细流,无数细流汇成泱泱山溪,无数山溪汇成浩荡巨流。这暴涨的巨流又如一支正义之师,一路招募天上的雨滴,地下的积水,出深山,穿峡谷,再从悬崖倾泻而下,南谷瀑才能形成如此威武雄壮的奇观。若在晴朗无雨的季节,南谷瀑失去了雄厚的水源,就变得消瘦柔弱,素影纤纤了。 面对南谷瀑我遐想联翩,非不敬也!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