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夷山游记(一) |
[游记]武夷山游记(一) |
2008-06-27 sina.com.cn |
蜿蜒的小路一眼望不到头。上山路极险,是在山石上凿出来的,只能一人通过,而且,只能上,不能退。山势之险,攀爬之苦,可见一斑。爬天游峰的人密密如蚁,长长一对。红红绿绿的小旗子在飘动,五颜六色的衣服在晃动,笑声,喊声尖叫声在山间回荡。 我一面拍摄一面向山顶爬。沿着陡峭的石阶,挽着险阻的扶手,凭着一股冲劲,爬了好几段石阶。可是,山越登越高,路越爬越陡,可能是自己平时多锻炼的缘故吧,爬上山顶并不费多大的力。 当我到达天游峰往山脚眺望时,真正体会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一览台上,倚台极目四野,武夷山的美景尽收眼底。风景的确令人赞美不绝,武夷山真正是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不仅“奇、秀、美、古”兼而有之,而且在山与水的紧密结合、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上达到绝妙的境界。瞧,清澈碧绿的九曲绕山而行,曲折萦回。周围层层叠叠的青山拔地而起,秀丽奇伟,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天游峰附近。山岚飘忽,云海苍茫,蔚为壮观。秋高气爽,千山往壑全都清晰地展现我们的眼前。赶快打开摄像机,将这一幅幅精妙的山水画全部录下...... 从天游峰下来,我们又游览了朱熹园。据说,朱熹的一生主要在武夷山度过,其间他在天游峰下创建了“武夷精舍”。朱熹在此讲学7年之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论著《四书集注》便在此完成。朱熹园也称朱子文化博览园,占地2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内有重建的“武夷书院”、朱熹雕像等。在此游览,我对朱熹的了解更深了。武夷的明山秀水,溪光烟岚,是朱熹歇息的港湾,是他生命的最后堡垒。绍熙年代,朱熹被皇帝逐出京城,他一回到武夷山,就在山下筑了几间小屋,种下很多竹子,取名“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他寄希望于教育,来培养人才,寄希望于著述立说,来影响后世。朱子理学中的“求理、忧患、进取、道德、兼容”为我们的修身养性、实现生命价值指明了方向。(待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665c301000cas.html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