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福建汀州古城墙长汀游记

[游记]福建汀州古城墙长汀游记

2008-07-22    sozhen.com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闽西老促会会长、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涂通今将军撰写了《中国汀州古城墙修复记》。

长汀美哉,最亮丽之处在它那一朵客家历史文化奇葩——始建于唐代的汀州古城墙,全长4119米,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后拓建至5里余、浚濠池、开6门;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后筑县城,开7门;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拓城毕,撤府城,府县城合一,留10门,全长8里余。

汀州古城墙继承了北方中原的城墙的基本格调,又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的特色,北方古城墙大多建于广阔的平川,四四方方,恢宏壮观;而汀州古城墙则顺山势而建,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环抱全城,交汇汀江河畔,犹如虎踞龙蟠,恰似“观音挂珠”,诚为天下罕见的人文景观。青山、绿水、城墙融为一体。“观音挂珠”,观音指的是城中最高处的卧龙山,山上树木茂密,松涛阵阵,曲径幽幽。这是汀州“名山”,至今每年春节正月,来自汀州八县的群众,成群结对来到卧龙山顶的金沙寺朝拜、祭祀,真是“巍巍卧龙山,浓浓客家情”。

抗战期间,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在长汀县多次登卧龙山,环游古城墙,漫步汀江畔,感慨地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

汀州古城墙美则美矣,无奈历经千年,烽火岁月,有的城段已经废毁、荒芜,只能发出历史的吟唱。然而可喜的是,2002年12月,长汀退休老干部游炳章联络了39位离退休老同志,胸怀壮志,乐于奉献,在长汀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倡议发挥民间力量,修复汀州古城墙,成立了“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广泛发动群众,奔走呼喊,募集资金,并得到杨成武、涂通今等汀籍老将军和海内外志士仁人的鼎力支持,汀州古城墙的修复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从2003年10月18日城墙修复工程开始启动,历时四年,耗资251万元,共修复了古城墙1551米、朝天门城楼、涌金城门、东翘舒啸和西倚听松两座烽火台,并开辟了龙潭公园;连同1993年长汀县政府斥资百万,修复了五通桥至龙潭段古城墙369米和五通城楼、丽春、龙潭烽火台及2002年林春华先生等6人募集善款修复的卧龙山金沙寺东侧古城墙103米,总共修复了古城墙2023米。

“东翘舒啸”烽火台巍然屹立于卧龙山东侧岭头。它并非今人的杜撰,查清乾隆十七年修的《汀州府志》“卷之首汀州府图”,可知此台原名“东阁”,元末毁于战火;明郡守唐世涵重修,题以“舒啸”,清代汀州知府王廷抡又重建,取晋陶渊明“登东皋而舒啸”之意,改题额为“东翘舒啸”,可见年代久远矣。古人名之,大概是站在此台上“大悲大喜,仰天长啸”之意。

沿“东翘舒啸”而下,则是唐代大历年间陈剑刺史迁州时建成的古城门,明洪武四年扩建城楼——朝天门,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楼主体建立于城门高台之上,层层飞檐,凌空高翥,蔚为壮观。但因历史原因,城楼损毁严重。2006年5月开始,修复协会启动修复,历时近一年,修葺一新。登上古城楼,俯瞰四周,只见朝天门城楼斜依卧龙山近榜汀江,左与“东翘舒啸”相连,右与“云骧阁”相接,成为古城汀州东面三个相连相倚的景点,日可纵览半城市井,夜可一睹万家灯火。朝天门1000多年,如此久远的古城门,无论在闽西、在福建、在江南也不多见。

转自:http://www.sozhen.com/default/townarticlecon.asp?id=20066&classid=303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