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不忍过长汀ZT 出行攻略 |
[游记]不忍过长汀ZT 出行攻略 |
2008-03-28 com.cn |
1#大中小 发表于 2005-5-8 11:15 只看该作者 不忍过长汀ZT 长汀是客家首府之城,也是我多次过而不入,一直未曾涉足的地方。每次在闽西行走,我都试图忘掉它,不当它存在于地图上,就像考试成绩公布前,必须努力忘记某些东西一样。 为什么呢?但凡描述长汀,人们总爱引用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的话“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这句话听得多了,就成了标签似的名言。凤凰,好歹已经成为目前小资旅行的最佳目的地之一;而关于长汀,亲历过的朋友不约而同惋惜地丢下四个字“被破坏了”。为了不毁坏多年以来心目中关于长汀的想象,只有选择一次次的逃避。直到今天,当我真正面对藏匿在深闺中的她时,才发现她截然不同的动人风姿。 长汀的位置大约在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的交叉点。由于千百年间南来北往的客家人都要在这里落脚,于是渐渐就有了今天的规模,最明显的佐证就是长汀的长途客运站,其规模之大,绝非一般县城车站可以比拟。小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来自车站旁的太平桥,从远处眺望太平桥,仿佛是在端详一条时空交错的分界线。界线上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忙忙碌碌的车流,而界线下方,亘古不变的城墙和老树静静地躺着,依然有人在那里浣衣垂钓,如果再仔细一些,还可以听见衣杵拍打石头的节律声。桥上桥下的景致虽然不够协调,总还是有那么稍些的诗情画意。 小城的败笔来自城中心的三元阁广场,三元阁又称广储门, 取三元之名是为了博个好彩头,保佑隔壁汀洲试院的考生们直取状元、榜眼、探花三元而归。这一带可谓千年汀洲的文化中心和缩影,关于它的黑白照片不知曾令多少人折腰。但是当我站在三元阁的门楼下时,终于体会到那些先行者的痛心疾首。古老的门楼两边,现代商铺突兀地矗立着,而门楼下竟是一条新开凿的, 污水环绕的小河。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扼腕不已。不知当年在门楼旁囊萤苦读的秀才们见到今日面貌,会发出何种感慨。 当我对此行不抱多少希望,叹息地穿过三元阁宽厚的门洞时,忽然之间,高楼大厦和车马喧哗在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展现在眼前的古朴小巷,柳暗花明之间,竟已踏入长汀的老城区。就是这片还来不及被现代化浪潮吞没的孤岛,让我迷失了一连数天之久。徜徉在老街和古建筑之间,很容易就忘记了今昔何昔。走进这些民居,仿佛走入了一段历史,走入了一件件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从陈氏宗祠到赖氏坦园宗祠,再到紫云公祠,从门牌到屋里每一处的雕梁画栋,无不精美绝伦,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当年的辉煌。曾听人说福建客家民居十分重视门楼建筑,有“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依我所见,至少在长汀客家民居,这明明是个错误。 太平桥的东面,也散落着不少名胜古迹,比如盘着石龙的旗杆和深藏后院的千年古树。最有趣的还要数刘氏大宗祠了,70年前此处曾经是红军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两栋二层楼高的老屋就是政府。乡民们凭着记忆在一间间老屋的门口挂上了牌子,这个屋子是林彪故居,那个屋子是刘少奇故居,还有财政部、妇女部、教育部等等,林林总总,可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财政部”里还住着来县上寄宿的中学生。这些孩子白天到学校上课,晚上就回“财政部”或者“法律部”关门睡觉,日子过得好不威风。 和田镇距离县城有十多公里,是旧的长汀县所在地,归汀洲府直接管辖。和田镇的居民,大都集中在一条古色古香的客家宗祠街两旁,客家人对于宗族的崇敬,被这条宗祠街发扬得淋漓尽致。我从古老而又狭长的街道上信步走去,一路竟然数出李、丘、廖、吴、余、俞、刘、叶、黄、赖、游、郑等二十多个姓氏的宗祠。默默站在这些宗祠庙宇前时,不能不感叹于客家人对前辈的崇敬之情, 如此深厚的祖先情结,也许只有世代漂泊在外乡的客家人才能念念不忘罢。宗祠的门多是敞开的,尽管踏进门槛去,迎面而来的总是主人的微笑和一句句的嘘寒问暖。令我驻足良久的是宗祠正中的那些记录,绵延千年的家族史,斗转星移间浓缩下的是一块块深黑色的祖宗牌位,中央发亮的姓名诉说的只有生命的延续、香火的传承,而姓名背后悲欢离合的种种故事又到哪里去了呢? 就这样整天折返于长汀的老屋和古镇之间,或者沿着汀江两岸闲闲地打发时光,手里总捧着不认识的乡亲们随时塞过来的一大堆花生、瓜子或者爆米花,真的差点忘记离开了。三个白天黑夜,居然一晃而过。算算自己的行程,不得不遗憾地和这座小山城道了声再见。 如果有谁再问我如何比较凤凰和长汀,我会说,湘西凤凰美,但已充斥了旅游的商业气息;而长汀呢,她还是个质朴的农村姑娘,还带着泥土芬芳,她的美是需要你去用心挖掘的。
|
转自:http://solaso.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57653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