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心灵之旅游记篇 |
[游记]西藏.心灵之旅游记篇 |
2007-10-30 090.com.cn |
西藏...心灵之旅《游记篇》-布达拉宫 我爱布达拉宫 提起拉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布达拉宫;身处拉萨,人们每天的活动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布达拉宫展开,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地处拉萨的心脏地带,更重要的是它雄伟壮观的身姿所产生的强大的诱惑力,以及千百年来流传的美丽传说和神圣宗教力量所焕发出的强大的感召力,在深深地吸引着你,使你身不由己的一次次走进它、靠近它。布达拉宫不仅是拉萨的象征,也是整个青藏高原的象征,是整个藏民族的象征。 当我们冒着塌方、滚石、泥石流的危险,迎着强烈紫外线的照射,翻过一座座高山,战胜一次次高原反应,沿着318国道狂奔2000余公里来到这里,第一眼看到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时,早已是热泪盈眶了!这一掬泪水不是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的艰辛,而是被它的光芒与神圣所深深地震撼!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犹如一个英俊睿智的君王端坐在拉萨河畔。在我的记忆中,北京的、西安的、南京的、沈阳的,所有的中国古建筑都讲求的是千篇一律的对称结构,惟有这座宫殿与众不同。它无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规则,线条、色彩简单划一,对比强烈;造型上无拘无束,别出心裁,灵气飞动。从审美的角度看,大有明代学者李贽力主的独见灵性的“童心说”的韵味,把个宫殿建造的俯仰由人,妙趣横生,温婉有加,霸气全无,既有毕加索写意画的灵趣,又有达利超现实主义画的意境。 走进布达拉宫,你的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与直接。整个城堡式宫殿呈现不规则的几何形图案,无处不在的曲与直、方与圆的结合,看似随意,却独见匠心,处处透视着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建筑的色彩也同样在避免整齐划一:它的下半部是白色的,与雪域高原的整体色彩浑然一体;它的上半部是红褐色的,不仅与青藏高原的红褐色土壤相吻合,而且被白色底座高高托起,耸立云天,显得那样凝重与神圣。 登堡的台阶随山就势,蜿蜒而上。台阶的护墙也是在红、白两色的穿插中,护送你直达宫殿。回廊台阶、宫内通道设计的虽然颇显随意,但正是这种不经心和随意,带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亲切感和温情。 是的,布达拉宫的的确确不是威武的象征,而是温情的象征。它既然是1300年前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它就注定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建筑格调。布达拉宫真的是一座很有格调与情调的古代宫殿,在它的怀抱里上攀下爬,左奔右跑,东张西望,你会觉得自己是在到处都是彩色织物与壁画、到处都是闪亮亮的酥油灯、到处都是佛像和佛龛的迷宫里玩耍,情趣盎然。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会在哪一个拐角,你会蓦然撞见一个佛堂、一个寝宫、一个塔楼或一个庭院。这使我在游兴正浓时,忽然想起小时候凭着奔放无羁的想象力,任着性子拼搭积木的情形,眼前这座宫殿不就是一座由孩心尚在的成年人拼搭的特大积木吗?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松赞干布的一番苦心,他之所以要处处都别有洞天,移步换景地来建造这座宫殿,无非是想让他的夫人——文成公主在这里玩得开心,玩得尽兴,不再想家。文成公主在这里也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的规矩与礼仪,这里有的是:现代儿童游乐园般的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房间和好玩的各种藏族传统的工艺品;甘甜甘甜的青稞酒和酥油茶。 凡是为爱,为表达爱所建造的宫殿都使后来者留连;凡是为了炫耀武力和威势所建造的城郭都难免被蹂躏。布达拉宫是饱含深情与爱意的建筑,它的白色象征着纯洁与坚贞,它的红色象征着热诚与执着,它那屹立在云天中的身姿则象征着不朽,象征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永恒。说到永恒,人们势必会联想到宗教。“布达拉”在梵语中是“普陀罗”或“普陀”之意,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在藏语里是佛教圣地的意思。一座精美的建筑本身就足以使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熠熠生辉,再加上美丽的爱情传说和神圣的宗教魅力,则更使得布达拉宫在世界人文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如今高13层、117.2米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当政时所修建,先建白宫,后建红宫。而7世纪时松赞干布所建的宫城,已经毁于战火。但我情愿相信,后来的这座布达拉宫是完全仿造一千年前松赞干布的那座宫殿而重建的,因为只有由一颗爱心所生成的灵感和智慧以及想象力,才能够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抵达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
转自:http://bbs.090.com.cn/dispbbs.asp?boardid=86&id=24420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