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游玩攻略 |
[游记]拉萨游玩攻略 |
2008-06-10 auyou.cn |
一、行驶在青藏线 严格说起来,青藏线应该是指109国道中西宁到拉萨一段。其他网友从北京自驾车去西藏,一般取道西安或者内蒙抵达西宁。我在策划路线的时候,也许是神经里某根偏执的弦被拨动,决定全程体验北京到拉萨的109国道。不幸的是,体验的结果只证明了一点:独立特行一定会多吃一些苦头。 从北京到西宁的109国道,其间最让驾驶者感觉不爽的是有很多路段是运煤的繁忙通道,重载的大货车首尾相接,在这些行驶缓慢的庞然大物中穿行相当郁闷,尤其是有些地方沿途有露天装卸点,弄得煤尘漫天。另外的麻烦就是这段路有很多地方正在修缮,经常要改道走便道,在大货车的碾压下,这些便道的越野指数有时候完全不亚于藏区那些没有道班维护的土路。 如果想旅途顺利一些,把更多的精力留到高原上去释放,还是建议走常规的两条线路。不过苦难总是伴随一些收获,走这条线,将要经历黄土高坡、黄河流域,还可以小小的体验一把草原和沙漠的风光,如何取舍,就看个人的取向了。 食宿方面,沿途都有城市,并没有什么困难。如果不是象我一样走到哪天黑就在哪就地露营,或者时间充裕想慢慢品味沿途的风光名胜,可以按照下面的行程边游边走: D1:北京--大同 游云岗石窟、煤矿博物馆,住大同或者云岗石窟 D2:大同--东胜市 观黄河、体验黄土高坡、内蒙草原、毛乌素沙漠 住东胜市 D3:东胜市--银川 住银川市,银川附近可去的地方不少,可以游览1-2日,主要可去清真寺、沙湖、沙坡头、华夏西部影视城等,可以看到沙漠绿洲的风光,体验大漠情怀,在沙坡头还可以坐猪皮筏子漂流黄河,而银川附近的影视城是红高粱等著名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值得一看。 D5:银川--西宁 如果在西宁休整一下再上青藏高原,可去的地方也不少,除了著名的塔尔寺,西宁这个有着210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相信那些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小吃也会给你的旅程留下美味回忆。 D1:9月14日北京--山西纷笤? 清晨,在切诺基7250马达的轰鸣中启程。沿四环到五棵松路口奔西,进入门头沟后上了109国道,沿途经过妙峰山、百花山、灵山、川底下村等若干景区的路口,这些都是平时周末的去处,此时想着前方遥远的旅程,看着车窗外掠过的一个个国道里程碑,心情格外畅快。灵山之后的路以翻越太行山脉一段风景为最佳,山高且林木茂盛,一路上山花漫野。但是翻过山去痛苦就开始降临了——经过河北境内的“岔道”后,路上全是重载的煤车,被夹在这些喘着粗气的大家伙之间,行驶缓慢而且不见天日。天也开始阴沉下来,随后下起了细雨,郁闷ing…… 15:30到达山西大同后,开着车在市区转悠了一圈,在路边小饭馆吃了一盘炒莜面后继续赶路。出大同后很快经过云岗石窟,但天色已晚只能过而不入,之后的路愈加颠簸,时有修路绕道,18:00在经过“左云”赶往“右玉”的半路上遭遇封路禁行。天还在下着雨,更糟糕的是发现两个大灯都不亮了,眼看夜色渐浓,干脆把车停靠在路边草地上安营扎寨。趁天未全黑,冒雨修好了大灯。 夜宿车内,雨打车顶“叮咚”响了一夜…… 今日里程:444公里 除了出发前给车辆拍了个标准照做纪念外,就没有摁过快门。翻太行而未留影,此为遗憾之一;过云岗石窟而未入,为遗憾之二。另外,在云岗附近还看到有煤矿博物馆,可以深入到矿井下面参观,如果时间充裕应该去体验一把。 D2:9月15日 山西-左宁-宁夏-石嘴山 清晨6:00,睁开迷糊的双眼时,天已微明,雨停了。趁着还没有禁行,赶紧摸出钥匙打火上路,昨日堵满大货车的便道早已经惨不忍睹,特别是两道深深的车辙更是触目惊心,被挤压到路边和道路中间的软泥又不能骑行,只好硬着头皮让底盘刮着路中间堆积的烂泥推进,湿滑的泥泞路上,两驱的7250象泥鳅一样左摇右摆着艰难前进。幸好这样的路不到1个小时就结束了。特别是进入内蒙境内后,平坦的柏油路在起伏的草坡上蜿蜒向前,路边不时有灿烂的秋叶,郁闷的心情才得以舒展,于是停车洗漱,算是一天的旅程正式开始…… 连续转过几个山坡,接近“清水河”镇时,地势逐渐开始变化,黄土高坡取代了草木茂盛的丘陵草地,路边稀稀拉拉的出现一些窑洞,几乎让我怀疑到了陕西。在黄土高坡中上上下下不知转了多少弯后,眼前陡然开朗,车头前方出现一个宽阔的峡谷,谷底黄色的巨大河流赫然在目。停车翻阅地图,果然就是黄河。尽管不止一次的经过黄河,但这次意外的邂逅,还是让我精神为之一震。虽然阴天光线不佳,还是拿出三脚架居高临下的拍下纪念照。 沿着土路盘旋而下,到了岸边才知道更亲密的接触在等着俺——109国道到此断路,上游的浮桥毁坏不能过车,惟一的选择是坐私人的驳船过河。在简陋的渡口被痛宰140大洋后,开着车上了船,也算是尝了回“洋荤”。爬上河谷重回109国道,才发现又进入了恐怖的运煤道,漫天煤尘下,能见度不到十米,沿途都是拥挤的煤车和露天的卸煤场。 彻底远离煤灰时已经接近鄂尔多斯了,14:10在东胜铜川镇就餐,稍事休整。此后路段异常的好走,穿行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路好车少景美,远远看见金黄的沙丘起伏,道路基本上没有拐弯,黑色的路面经常一直向前延伸到视线的尽头。一直到进入宁夏境内,又遇上修路,畅意行驶的快感才被打断。19:00,天色渐晚,将车开进路边的草原,寻了一个清净所在停宿。 繁星当空,仰望中凉意却阵阵袭来,赶紧煮好方便面躲进车里。 今日里程:646公里 黄河边上的“到此一游”用了D100的自拍功能,但是刚开始没有设置延时拍摄的参数,采用缺省值,结果摆好姿势半天,面部肌肉都快抽搐了还没有“咔嚓”。今天基本上一直都是阴天,光线平淡,没拍几张PP,在拍黄河时,面对这样宏大的场景,很难找角度,24-70的广角头也有点捉襟见肘。难得有一张在渡口贴着水面拍的取景不错,结果回家后一看——水面上全是泛着五彩的机油膜:-(。唉,不可忽视的细节啊…… D3:9月16日 宁夏(石嘴山)—青海(西宁) 后半夜的大风刮得车直摇晃,以至于醒来时竟有点头晕:-) 因为去年刚到过宁夏,沙湖、沙坡头等主要景区已经光顾过了。所以一路狂奔几乎未作停留。在即将和甘肃交界的“兴仁”镇午餐,闯进一家当地饭馆,没有客人,店主大婶正在作自家吃的饭,跟着蹭了一顿,韭菜炒熏干外加大碗米饭吃得格外香甜,倒是大婶¥2.00的收费有点让我过意不去。 在兰州走错路绕道了40多公里,20:00左右才赶到西宁。找了家宾馆休整,把各种充电器插上后,出门夜游西宁,那里羊脖子的美味让我现在想起来都馋…… 今日里程:869公里 二、青海湖鸟影 青海湖的壮阔与柔美都超过了我的预期,青海湖通常的游览点是“鸟岛”,离109国道大概有70KM,由于行程的关系我并没有到那里,而是在湖边一片静谧的沙滩消磨了半天时光。青海湖在藏传佛教里被视作“雍措赤雪嘉姆”,是藏地保护神赤雪女王的驻地。湖面海拔3197米,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和内陆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 青海湖的鸟是观赏的主要项目,在我露营的那片沙滩上,就看到了成群的黑鸬鹚、斑头雁等,这些鸟以青海湖盛产的湟鱼为食。据说湟鱼10年才能长到1斤,随着旅游开发,湖岸饭馆的菜单上大多以此为特色菜,狂捕滥捞之下湖中的湟鱼数量已经急剧日下,因此建议读者不要去跟这些生存空间已经很小的鸟类抢食。住宿方面,沿湖有宾馆,鸟岛那边旅游设施相对更加完善。 目前青海湖正在筹建一艘豪华游轮,将要开展更多的旅游项目,不知道青海湖的明天,是否还容乐观。 D4:9月17日 青海(西宁)—青海湖 先赴湟中县城游览塔尔寺,塔尔寺是1379年为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兴建的,寺院规模庞大,共有1000多个院落、4500多间殿宇。并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和医学四大学院。可惜寺中禁止拍照,只能把寺外广场的白塔纳入镜头。白塔共八座,一字排开,分别赞颂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 接近中午时分返回西宁沿青藏公路往青海湖而去…… 翻上海拔4000多米的日月山,雪山、草地和牦牛群在白得耀眼的云团下跃入眼帘,已然是一派高原风光了。在抵达传说中由文成公主眼泪汇聚而成的倒淌河后,停车休整,调了一下化油器以减轻老爷车的“高原反应”,顺便摘下空气滤清器,所搁之处留下的黑灰圈让我打消了清洁它的计划,而是直接扔进垃圾堆换上了新的--那灰,九成都是煤灰! 青藏线的路跑起来的感受用“心旷神怡”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头上是蓝天和低垂的云团,视野可及尽是雪山草地和低头吃草的牛羊,而且很多路段的路况好得近乎于高速公路。然而高原的气候是多变的,在离开倒淌河不久,前方出现一片阴沉的云雾,丝丝缕缕的直垂到地面,一头开进去后车窗上就“噼里啪啦”响开了——竟然下起了冰雹,而在这团云雾笼罩之外的地方,依然是晴空万里。经过这片冰雹的洗礼,再次行驶在阳光下时,前方的草原上先是出现一条深色的线,然后随着距离的缩短慢慢展开了一片令人眩晕的湛蓝——青海湖展开了她的怀抱…… 沿着湖边的土路,找到一个偏僻的半岛,在这片无人的沙滩上我消磨了整个下午的时光,换上沉重的长焦镜头跟着鸟群来回奔波,充实愉悦。黄昏夕阳下的青海湖另具魅力,沉静而充满灵性。几乎在太阳落下地平线的同时,起风了,有些彻骨的寒。这一夜,在湖边的沙崖边,透过车窗把酒坐观远处湖面上不时划破黑暗的闪电,听着收音机里遥远的歌声,连日奔波的疲乏悄然褪去。 今日里程:222公里 D5:9月18日 青海湖—格尔木 在嘈杂的鸟鸣中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提着相机去寻觅昨夜宿在附近的一群大雁,不料已经不见踪影了,悻悻然在晨曦中拍了一些零星的鸟影返回车里,打火上路。 翻过橡皮山,窗外的风光又恍若另一番天地,嫣红的高原植被一团一团的分布在荒地上,一直延绵到远处的山脚。这样的地貌一直延续到我远远看见一个泛着白光的湖泊,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地图上的那个盐湖,寻了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将车开下路,直奔湖面而去,离开路面大概2、3公里后,草深难行。眼看湖面就在眼前,于是停车徒步,可怜我竟忘了“看山跑死马”的古训,这看着就在眼前的湖面,来回连走带跑花去我近3个小时,累得虚脱不说还差点在返回时没找着湮没在草地中的车。这是一片野兔出没的区域。在徒步中,不时有野兔从脚边蹿出,一溜烟跑得不见踪影。上路后,一直到“都兰”,沿途路面都经常看到惨死在车轮下的野兔,血肉模糊……阿弥陀佛! 17:30到达格尔木,安顿住处后从容美餐,至今难忘的是那当街贩卖的碗装酸奶,¥2.00一碗,回味无穷…… 今日里程:622公里 三、走进西藏 从格尔木到拉萨,沿途要翻过昆仑山口(4767米)、风火山口(5010米)、唐古拉山(5206米)等路段,如果是有高原反应的体质,这段路会比较艰苦。由于沿途基本上没有象样子的食宿点,不如从格尔木早点出发,1天直接到达。若是去纳木错,可以当天从格尔木到当雄县,住一晚上,第二天去那木错湖后再赶到拉萨。翻过昆仑山,就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了,说是无人区,只是远离交通的地方还维持着原始的风貌,其实穿越而过的青藏公路和已经铺轨的青藏铁路沿线多少发生着变化。但是幸运的是,青藏铁路不是修建在10年或者20、30年前,而是在环保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充分关注的今天。在青藏铁路的规划上,尽量采取了有利于原始生态保护的设计,特别是以藏羚羊为代表的高原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关注。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志愿者曾经提出建议:在藏羚羊迁徙季节期间的主要时段和地区工地停止施工,工程车辆停止行驶,以便藏羚羊能顺利跨越公路。在施工期限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这些建议几乎被全部采纳,这在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中实属罕见。在这次旅程进行的时候,可可西里地区的青藏铁路已经基本上建成,就在铁路的路基附近,我看到有藏羚羊在悠闲的觅食,铁路的路基坡度都设计得比较缓,而且每隔一段就有地面通道可以供野生动物穿行。据说随着近几年保护力度的加强,它们的数量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希望青藏铁路的开通,将能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案例…… 对于象我一样的旅行者,拉萨城里的住宿点推荐到北京中路去看看,那里有很多藏式旅社,价格便宜条件也还过得去,如果想腐败一点也有条件比较好的宾馆可以选择,只是价格稍微贵一些,也少了一些旅行的感觉。就我住的八郎学旅社而言,35元的单人间,公共的浴室24小时可以洗热水澡,还有免费的洗衣房和行李寄放等方便游客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游客的聚集地,旅社的信息栏上总是贴满了纸条,在这里你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旅伴结伴租车同行或者了解目的地的路况等信息。 D6:9月19日 格尔木—唐古拉山 睡了个小小的懒觉后出发,快12:00时到达昆仑山脚下的“西大滩”,稍事休整后向昆仑挺进,大约30分钟后就已经站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了,山口的纪念碑断了半截,残余的碑体和两侧护驾的神兽缠满了经幡。旁边是牺牲在可可西里的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的纪念碑。山上刚下过一场雪,山坡上的积雪泛着白色的光辉,修建中的青藏铁路虹贯而过。 翻过昆仑山,就是可可西里无人区了,随后一气驶过五道梁、风火山口、二道沟、沱沱河沿,有些地方海拔已经超过5000米,可能是因为开车,运动量小的原因,身体还没有什么反应。但是五道梁附近路面上突如其来的几个大坑,让我不及避让,在猛烈的颠簸中,放在副驾座位上的PDA手机屏幕遭受了毁灭性的撞击,成为本次旅途中最惨重的损失。 18:50,驶过翻越唐古拉山之前最后一个食宿点--“雁石坪”后,天色开始暗下来,夹杂着雪末的风也迎着车头刮来,在雪末开始变成纷纷扬扬的雪花时,可怜的7250熄火了,在风雪中把车停在坡上检修,发现是风门不能自动开启,使出“绝招”--用铁丝将风门固定在全开的状态,搞定!此时天色已晚,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时返回“雁石坪”住宿,二是连夜翻过唐古拉山,但是最终我选择了错误的第三种方案--在山脚的路边露营。 黑暗中头疼难眠,辗转中不断看时间期盼天亮…… 今日里程:526公里 蜷在狭窄的车厢里,不仅头越来越疼,腰腿也开始酸疼起来。凌晨5点,还不见晨曦,但我还是决定上路了,推车门才发现一夜的风雪已经把门给冻住了,大力踹开后草草收拾一翻上路。夜色中,山坡上的积雪泛着诡异的蓝光,一直行驶到唐古拉山上,遥远的天际才微微启开一道缝似的透出些光亮来,等到能看清周围的景物,我已经翻过了海拔5231米的山口。 太阳出来了,暖意逐渐缓解了身体的酸疼,阳光下展现的是一个金色的西藏。一种贴地生长的草密密的从平原蔓延到山坡,这草的色彩是金黄甚至艳红,染出了同样色彩的草地和山坡。原本计划今天去纳木错的,可是一夜的折腾消磨了我的意志,于是决定直接赶路到拉萨休整。 下午17:00,我已经把自己扔到了拉萨城里有名的“游民”聚集地--八郎学旅社简陋的木床上了。 今日里程:622公里 D8:9月21日 拉萨一日游 在一家小小的藏族饭馆喝足了“甜茶”,出门步行十多分钟,宏伟的布达拉宫就在眼前。宫殿内不准摄影,对宗教一窍不通的我也就是看了个热闹,真有点对不起100大洋的门票。 八廓街购物同样是拉萨旅游的必选项目,店铺林立的街道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藏饰和宗教用品,同样的东西价格却大相径庭,是考验砍价功夫的好去处。以大昭寺为中心的转经道上虔诚的信徒摇着转经筒念念有词,寺前广场上磕长头的场景让人觉得恍若隔世。 避开拥挤的人流,在一个僻静的小巷里,仄进路边的藏茶馆,要了壶酥油茶不紧不慢地品味。茶馆里的电视在放藏语版的西游记,喝茶的除了我只有一个喇嘛和两个藏族青年,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昏暗的小屋,烘出一种让人松弛的氛围,2个多小时很快就消磨过去了。 回到旅社,在留言版前边看结伴出游信息边琢磨这老爷车能不能继续挺进的当儿,结识了来自杭州的“郭靖”、“黄蓉”还有来自北京的秦川及女友,“你敢开我们就敢坐”这句话让我们一拍即合,约好次日坐我的老爷车结伴前往珠峰方向。 四、珠峰之约 随着西藏旅游的红火,珠峰大本营越来越象一个旅游胜地了,当然对于这个结果也无可厚非--毕竟没有理由只允许自己去吧?珠峰之行,似乎结果的重要性甚于过程,重要的是我去了,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没关系,关键是在这样圣洁的地方,一定不要破坏那里脆弱的环境。 去珠峰,一般取道日喀则,从日喀则出发,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珠峰大本营。但是要留意的是,在新定日就需要购买进珠峰的门票,车要单独买票,每车400,旅客如果逗留2-3日是75元/人。在珠峰住宿主要是在绒布寺,绒布寺海拔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在它的旁边有2、30元/铺的简陋旅社,甚至还有一家新建的宾馆,标准间大概是200元的样子。从那里到大本营有8公里的路,可以坐管理处的马车前往。 如果有专业的装备,也可以在绒布寺旁边或者大本营露营。 * 去珠峰或者中尼边境等西藏的很多地方都有边防检查站,需要事先办好边境证,不过最省事的办法还是办理护照,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D9-10:9月22-23日 拉萨—浪卡子—江孜 这两日,恍然若梦,7250遭受了残酷的折磨…… 22日早上,在旅社汇合后一行五人意气风发的离开拉萨,沿着风景如画的雅鲁藏布江而行,为了一睹圣湖“羊卓雍措”的风采,我们决定取道“曲德寺”的土路先赴“浪卡子”县。 灾难在离开拉萨约80公里后开始了:先是汽油泵坏了,偏偏没有带备用件,辗转搭车回拉萨买来装上,已经是黄昏时分。再次上路,7250开始露怯了,爬坡极其无力,可怜四位乘客不时要当推车工,一路上走走停停,翻过一座大山见到湖面时,早已经天黑月高了。秦川、郭靖和他们的“家属”都没有带帐篷,不然在湖边就地露营也是一桩美事,而且,后面的灾难可能都可以避免。咬牙决定夜行后,在高原寂静的夜里,7250喘着粗气颠簸在糟糕的路面上,几乎整个夜晚都在沿着湖岸前行,其间经历了托底、陷车、断路的种种折磨,大约凌晨3点左右,黑暗中7250一头栽进路中间的一条深沟,幸好底盘没有受损,在两个千斤的支撑下,通过全体司乘人员的辛勤劳动和一辆过路卡车的救助,竟然脱困。最后的磨难则发生在离县城不到10公里的河道上,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涉水过河,但车轮一下水就印证了不祥的预感--轮胎接触的全是软泥,对于两轮驱动的车来说,这种情况陷车几乎是无可避免。排气管在水里无奈的“咕噜咕噜”冒着泡,疲惫不堪的5个人心都凉了,但是幸运之神还是降临了,不到十分钟,在这黑咕隆咚的荒野居然出现了一辆军车,非常热心的把我们解救出来--子弟兵万岁! 到达县城已经天亮,清晨的阳光让人精神振奋,根据经验此时是万万不能去睡觉的,在县城河周边游逛拍摄,又喝足了酥油茶后,疲乏的感觉已经褪去。县城很小,最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找不到加油站。这里距目的地“江孜”有100多公里,油已所剩无几,但在听说主要是下坡路后,我们还是断然出发了,途中经过壮观的宁金岗桑雪峰和卡惹拉冰川,在距“江孜”近30公里时汽油终于耗尽了,搭便车去“江孜”买回一桶私油才得以脱困。
|
转自:http://www.auyou.cn/experienceinfo-3315.html4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