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之旅-西藏日记西藏拉萨游记攻略

[游记]心之旅-西藏日记西藏拉萨游记攻略

2007-07-16    yoyv.com

2002年9月11日 星期三 晴

早上七点,我在成都双流机场登上了去西藏的航班,今天恰好是“9.11”事件一周年纪念日。

一直想去西藏,不是去休闲游,我知道那里氧气不够,不适合休闲游;也不是去朝圣,因为我不是佛教徒。

总之就是想去,但是总也未能成行。

促使我付诸行动的催化剂是李娜那首《青藏高原》。我喜欢听李娜唱歌,她的歌声总有一些“音”外之意,让人可以想入非非。尤其是这首《青藏高原》,她那磁性的女中音将其演绎得很有一点空灵的味道。有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听,大概就是那一声声摄人心魄的“远古的呼唤”勾走了我的魂,从此欲罢不能。

听说我要去西藏,几乎所有的亲人都严肃地告诫我: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那里海拔高,缺氧,又是“9.11”一周年期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以去过香格里拉和川西高原为理由,证明自己适合高原生存。至于其它的,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于是揣上一张银行卡,便只身上了路,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不过,飞机起飞后,我还是觉到自己有些紧张。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与西藏的初次见面会是如此壮观。

万米高空,银鹰在飞翔。

透过舷窗,我久久地凝视着窗外那片云海。没有风起云涌,云海平静得如玉石雕刻而成。……远远地,云海中耸立起一座巍峨的雪山,来自天际外的一道霞光,将刀削似的冰峰镀成了金色,那金色的冰峰傲然逼视着蔚蓝的苍穹!

哦,西藏,原来你真的离天堂这么近!

抵达拉萨已是午后,待安顿好后,我没有听从导游的安排去卧床休息,而是雇了一辆三轮车迫不及待地开始真正的“逛新城”。上小学时我与我的音乐老师一起表演过藏族歌舞《逛新城》,至今还能记得那首歌的每一句歌词,也许那就是我最初的西藏情结。

与车夫讲好伍拾元包干逛遍拉萨城,唯一的条件是骑慢点。车夫是重庆人,在这么高的地方遇见家乡人,我们都很高兴。

“日光城”果然名不虚传,灿烂无比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将它的光辉洒向拉萨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那么健康、明媚,让人兴奋不已。虽然给拉萨城带来福佑的八瑞山上寸草不生,拉萨城区却是树木葱茏,花草鲜美。这个让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要用二十年时间才能赶上的雪域古城,足以与内地任何一个中等城市媲美。

一千三百年前的某一个美好的夏日,藏王松赞干布在一次征战后,来到清澈的吉曲河(拉萨河)中洗去征尘。当他举目四望的时候,他发现在这水草丰盛,景色优美的平原中央,红山和药王山拔地而起,两山对峙,地形十分险要。当时这个深沉莫测的男人刚刚以霹雳手段平定了吐蕃王朝的内乱,政权正有待巩固。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将王都从旧贵族包围的山南迁到这里,那时这里叫做吉雪卧措。

若干年以后,吉雪卧措发展成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拉萨。

路过布达拉宫时,我叫车夫停了下来。此刻的布达拉宫,已经没有游人,在夕照中显得有些落寞和孤独。

太阳下山了,温度突然降了下来,我的牛仔服抵御不了高原的寒气,于是赶快逃回宾馆。

美美地洗了个热水澡后,赶紧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心里说:卧床休息,那不是浪费时间吗?不能洗澡,不洗澡能睡觉吗?我才不理它这一套。

……

一阵剧烈的头痛把我弄醒了,一看时间,凌晨三点!吞下一颗“散利痛”后,头痛有所减轻,但是却无法继续睡下去了。

我知道,我正在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

2002年9月12日星期四晴

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布达拉宫,下午大昭寺。

沿着布达拉宫右侧的山路,我们拾级而上,从彭措多朗大门进入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由白宫和红宫组成,白宫主要是经堂和寝宫,红宫主要是灵塔殿。

进入彭措多朗大门,首先见到的是一个用整棵大树树干做成的门闩,让人惊讶不已。进大门后有一条不宽的过道,在过道里透过深邃的墙洞能窥见厚达数米的宫墙,宫墙是用三合土砌成的。这座始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宫殿,全部采用土、木、石结构,从建筑学的角度,它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也许是上山时走快了些,也许是人多氧气更少,进入布达拉宫后,我的头又开始痛了起来。

晕晕糊糊地随着人群前行,一会儿上楼,一会儿下楼,所有的楼梯都没有扶手,且陡峭,让人提心吊胆,深怕一脚踩空摔了下去。

不觉来到布达拉宫白宫部分最大的宫殿——措木钦厦,这里是后世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政治和宗教活动的地方。引起我特别注意的是殿内保存完好的,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喇恒喇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虽历经岁月的磨砺,仍难掩旧日的辉煌。难怪亡命异国他乡数十年的达赖们,还是底气十足。

到了白宫的最高处,一改前面阴暗、沉闷的格调,顿时明朗起来。这里的房间朝南一式落地窗,采光好极了。从早到晚,阳光灿烂,故称为东、西日光殿。在西藏漫长的冬季里,达赖就住在这里,这里是达赖的“冬宫”。殿内陈设珠光宝气,金盆、玉碗、绫罗绸缎应有尽有。殿外阳台宽敞,视野宽广。想当年达赖在这里凭栏远眺,拉萨城郊尽收眼底:远处群山起伏,拉萨河水波光粼粼,淙淙流淌;近处田野阡陌,绿树成荫,人欢马叫。看来,这个“西天大善自在佛”并非虔诚的清教徒,他的享受不亚于任何一个统治者,难怪最终被他的信徒们抛弃了。

到了红宫的灵塔殿,我被五世达赖灵塔的恢弘镇住了。五世达赖的灵塔是殿内最大的灵塔,塔高14.8米,塔身用11万两黄金包裹,并镶有将近两万颗珠宝。

在如此恢弘的灵塔面前,我却无法肃然起敬。

在西藏的丧葬方式中,塔葬是最高待遇,只有达赖和大呼图克图才能享受。而用金灵塔,则只有“神王”达赖独享。可是,作为西藏宗教领袖的达赖们宣扬的是“以身供佛”,而佛教教义中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是“灵魂不灭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万物死后灵魂不灭,不断轮回”。既然是“以身供佛”,既然是“灵魂不灭”,那么保存肉身的意义又何在?况且是如此昂贵,如此奢华的保存!一座灵塔,堆砌着多少奴隶的血肉身躯!

布达拉宫还有一个值得记下来的地方,那就是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曲结竹普。传说这里是松赞干布当初建布达拉宫时住过,并在此修行的地方,是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也许是为了重现当时的情景,洞内灯光十分幽暗。借助微弱的灯光,隐约可见四周“凿洞成壁”的痕迹,洞壁已经被香烟熏得漆黑透亮。在幽暗的灯光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及绿东赞、吞弥桑布扎的塑像栩栩如生,仿佛向人们讲述着那个久远的爱情故事,把人们带回到一千三百年前藏王新婚燕尔时的甜蜜时光……

雄伟的布达拉宫,蕴含着太丰富的内涵,用半天时间来读它,确实太短了,连“走马观花”都做不到。

下山的路上,我问导游:布达拉宫实质上也是一座寺庙,但是为什么不叫“寺”而叫“宫”?它与西藏其它寺庙有何不同之处?导游说: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时期,那时佛教并没有统治西藏,西藏也不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布达拉宫是作为“王”的宫殿依山而建,目的是为了显示出高高在上的“王”的威严。自从五世达赖受清朝皇帝的册封,获得了政教合一首脑地位之后,他便从晢蚌寺搬到布达拉宫居住,布达拉宫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此它不仅是西藏地方政权的所在地,同时也是西藏佛教最大活佛讲经和生活的地方。随着岁月的变迁,布达拉宫的宗教色彩逐渐掩盖了政治色彩,成为青藏川甘佛教徒们顶礼膜拜的圣地了。

再一次仰望布达拉宫,我觉得它确实是气度不凡!正是太阳当顶的时候,阳光下金顶熠熠生辉,红墙庄重威严,蓝天白云更是衬托出它如天宫一般的华贵!

这座耸立在红山之上的亦“宫”亦“寺”的建筑,见证了西藏千余年的沧桑巨变。当一切都成为历史以后,它本质的东西完美地诠释了西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几乎所有的人,不论人种,不分国籍,都是因为首先仰慕它而来到这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在领略了它的博大精深以后,便将它深深地藏在心底,成为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穿过八角街熙熙攘攘的贸易市场,就是闻名于世的大昭寺。

尽管早已被浓浓的铜臭味包围,大昭寺仍然是香烟袅袅,晨钟暮鼓,千年古寺风采依旧。庙门前,“唐柳”下,佛教徒们虔诚地磕着长头,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让人感到如果生命不息,磕头就不会停止似的。

哦!

这千年的祈祷!

这无尽的祈求!

祈祷什么?

祈求什么?

我不知道。

但让我感动,一种酸酸的感动。

2002年9月13日星期五晴

西出拉萨,溯雅鲁藏布江而上,在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交汇处,座落着后藏中心城市——日喀则。

一大早,我们驱车直奔日喀则而去。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海拔5300米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后藏”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上游约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较之拉萨,日喀则要年轻得多,只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后藏的中心城市,除了有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宗教的因素。公元八世纪,印度高僧莲花生到西藏传播佛教时,曾经在这里修行讲经,并预言雪域的中心将在拉萨,其次在年麦(日喀则),理由是年麦的尼玛山有雄狮猛扑天空之姿态。如果在此地营建宫室,讲经传法,将会给雪域民众带来福佑。后来,虔诚的佛教徒们便在尼玛山设宗,并逐渐发展成一座城镇,这就是日喀则的旧城。

经过沟通前藏和后藏的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以后,便开始翻越海拔五千多米的岗巴拉山,汽车在云雾中穿行,偶而可见万仞绝壁,叫人胆战心惊。团友们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高原反应,可能我的反应来得早,现在反而没反应了。不过昨晚半夜急性胃炎发作,把我折腾得够呛,最难受的时候我以为生命都在离我远去了,那一瞬间突然觉着人世间值得留恋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自以为坚强的我,原来也很脆弱,看来我得重新审视自己。引发胃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晚餐那几片牦牛肉,以后的几天可得要小心了,我的胃可能没有我的意志那么坚强。

翻过岗巴拉山,仿佛进入无人区,茫茫旷野稀稀拉拉生长着一些类似灌木的褐色植物,不见些微黛绿。只有雅鲁藏布江河谷一带的江边,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农田里生长着大概是青稞一类的农作物。

除了蓝天白云,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单色调的世界。

那些连绵不断的山峰,也没有我想象的险峻。如果不是山顶上终年不化的雪线证明着它们的绝对高度的话,它们其实和普通的山峰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当你一旦注视着它们,你就很难从它们身上移开你的视线,因为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魔力会将你深深地吸引住,这魔力来自它们那浸入骨髓的寂寥,还有孤独。

我的室友是四川某电视台的编辑,患有严重心脏病却抵御不了西藏的诱惑。在我被高原反应和胃炎折磨的难眠之夜,我们有过天南地北的长谈。她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一口流利的英语尤其令人羡慕,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这时她小声而又深情地唱起了《青藏高原》,紧接着车上所有的人都跟着唱了起来。当唱道“是谁日夜仰望着蓝天,是谁留下永久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的时候,我,我们很多人,眼中都浸满了泪花!此情此景,让我永生难忘。

是的,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也是一块魅力无穷的土地!

不知怎地,我眼前闪过了那些磕长头的身影!

……

虽然是中心城镇,日喀则远没有拉萨的繁华,街上行人稀少,商场也很萧条。

不过,日喀则有足以与布达拉宫相媲美的扎什伦布寺;日喀则还有拉萨所没有的,那就是它与“地球第三级”的珠穆朗玛峰遥遥相望,据说天气晴好的日子,站在尼玛山上可以一睹珠穆朗玛峰的芳容。

扎什伦布寺座落在日喀则以西的尼玛东山尾部,寺庙依山而建,宫殿重重叠叠,毗连错落有致,远远看去有如城堡一般。扎什伦布寺是后藏黄教的最大寺院,是历代班禅的住锡地,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媲美。只是它太遥远太偏僻了,远没有布达拉宫的游人如织。

让人没想到的是,历代班禅住锡地的扎什伦布寺,是由一世达赖创建,至今寺内灵塔藏有一世达赖的尸骨。

扎什伦布寺的主殿是它最早的建筑,历时十二年建成。

进入主殿有一个讲经场,约有500平米左右,讲经场四周墙壁上,有一千尊石佛像,石佛像大小基本一样,但表情和形象各异,且全部穴居洞壁,给讲经场营造了一种修行炼法的浓厚氛围。从讲经场拾级而上,便是大经堂,可以容纳二千多人在此念经。大经堂内有班禅的宝座,宝座金碧辉煌,雕刻十分精美。大经堂内除供有各佛像外,还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壁画。

几乎所有格鲁教派的寺庙,都有金碧辉煌的金顶和豪华奢侈的灵塔。

当我们登上扎什伦布寺大经堂的最高层时,只见阳光下金顶光芒四射,金顶下面,雕梁画栋,其气派较之布达拉宫毫不逊色。

在金顶的西北面,有一巨大的晒佛台,高三十余丈,全部用石头砌成。这是用来晒巨大的卷画佛像而建的,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说每年晒佛像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信徒们扶老携幼来到这里,朝着佛像顶礼膜拜,场面非常壮观。

扎什伦布寺的灵塔以四世班禅的最为豪华,灵塔高十一米,花费黄金二千七百余两,银子三万三千多两,铜七万八千多斤,各种珍宝七千多颗。不过,比起五世达赖的灵塔,它可逊色多了。

这让我想起雅鲁藏布江边的那个“天葬”台:荒凉的河滩上,孤零零地一棵枯树,只是没见着盘旋的秃鹰。

这就是一般平民的“升天”之路,让人不寒而栗!

天堂,真的对每个人都公平么?

2002年9月14日星期六晴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岗巴拉山上,有一个美丽的湖泊——羊卓雍湖,羊卓雍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导游把游览羊卓雍湖安排在返回拉萨途中。

青藏高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神山”和“圣湖”,藏族人为什么会对“山”和“水”情有独钟呢?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大自然在这里肆无忌惮地释放它的暴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能以大分散、小集中的牧业和半牧半农的方式生存,而这种生存方式更加削弱了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类显得更加渺小更加无能,因此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崇拜的心理。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条件表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被人们解读为神灵的力量,于是他们心中的“神灵”诞生了。而那些神秘的高山和湖泊便成为他们心中“神灵”的载体,并赋予它们美丽的传说,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羊卓雍湖就是这些精神支柱之一。

人们说“九寨归来不看水”,其实,高原的湖泊因为得天独厚,都很美。湖水异常清澈,无论是湛蓝还是碧蓝,总是蓝得让人心醉。所以每到秋天,只要能摆脱俗务,我就会去那里。去那里看蓝天上的浮云,想象自己“不带走一片云彩”;去那里静谧的湖边,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让圣洁的湖水荡涤灵魂的尘埃。然后回到喧嚣的、充满欲望的都市,继续平静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也许潜意识中,高原湖泊也是我的精神支柱。

又是一千七百米的上升高度,又是陡峭险峻的山路,可我们已经没有了昨天的惊惶。途中见有几个推着山地自行车的老外,室友冲他们喊:where you go?他们答:Kathmandu!嗬!佩服!骑自行车穿越喜马拉雅大峡谷去加德满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祝他们一路平安!

转过一个山口,碧蓝清澈、婀娜多姿的羊卓雍湖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传说羊卓雍湖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事实上,她确实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安详地躺在喜马拉雅群峰的怀抱之中。她是羞涩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她一览无余。她巧妙的利用了群峰对她的溺爱,在峰回路转之间慢慢地将她的娇羞,她的美丽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老实说,我没有见过这么有灵性的湖泊!

美丽多情的羊卓雍!我会记住你的。

在西藏,山为男神,湖为女神,山、湖总是相依相随。

在羊卓雍湖的西面和北面,各有一座终年不化的雪山。雪山本为男神,却总是云蒸霞蔚,让人难睹他们的尊容。导游说,运气好的话,清晨旭日东升的时候有可能一睹他们的真面目。

清晨?难不成要在这海拔4580米的地方露宿一夜?

况且,也许他们的魅力就在于“难睹尊容”!毕竟我们都是过客,何必去打扰它们和羊卓雍难得的晨会呢。

尽管已是仲秋,湖中的小岛,湖畔的草场早已呈现出秋日的落寞,但看得出这里的春天和夏天曾经牛羊成群,人欢马叫。美丽的羊湖,她的甘露滋润着这片幸福的土地。

……

直到导游找到我,我才知道团里出大事了。

团里重点保护对象是我的室友和一个七十岁的老先生(也是重庆人)。室友因为提前服了药,一直坐在车里吸着氧,现在虽然嘴唇和手指都开始发紫,但还挺得住。老先生也没有下车,也还好。倒是团里一对新婚夫妇中的丈夫,一个看起来很健康的小伙子,吐了,而且昏迷不醒,那个小妻子一着急,也呼吸困难起来。团里没有医生,导游是河南人,一着急普通话更不好使。好在还有剩余的氧气包,赶快给他们吸上,然后“三十六计走为上”!

回到拉萨,室友说,总算了却了一桩夙愿。

为了一桩什么样的夙愿,她竟然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怎样的女人?怎样的夙愿?

岗巴拉山,美丽的羊卓雍,让我见识了生命的坚强!也见识了生命的脆弱!

2002年9月15日星期天晴

今天去了羊八井,西藏之行的最后一站。

北出拉萨,汽车沿着拉萨河逶迤而去。

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拉萨河,从海拔5500米的源头一路奔流来到这里,想必它也曾有过奔腾咆哮。但是现在,她静静地流淌着,那么温柔。她依然清澈,依然水草丰盛,一如一千三百年前一样。据说几年后青藏铁路会经过这里,那时她还能有这份宁静么?

往拉萨西北方驱车90公里,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海拔4300米的草甸上,就是有名的羊八井地热田。

蓝天白云,皑皑雪峰,碧草如茵,氤氲升腾,九天瑶池也不过如此吧!羊八井,这名字与这景致风马牛不相及!

名字虽然不怎么样,泉水可是得天独厚。于是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换上泳衣,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扔进那片温暖的碧波之中,千万不能辜负大自然珍贵的馈赠啊!

氤氲中,蓝天、白云、雪峰、草地变得有些缥缈,有些不真实起来……

慵懒地躺在水面上,我想起川端康成在《我的伊豆》中写道,伊豆“各处涌流的泉水,使人联想起女性的温柔”。我没去过伊豆,据说那也是一个可以泡着温泉看雪景的地方。我又想起川端康成另一篇自传体的小说《伊豆的歌女》,这篇小说讲述了一段他“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到伊豆的旅程”的经历。他以无限柔软的笔调,描述了旅途中与一个邂逅的歌女之间发生的一段短暂而又缠绵悱恻的恋情。歌女这个职业,是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的。由此我揣摩,伊豆的泉水应该是阴柔的,暧昧的。

而辽阔雄浑的青藏高原,它所孕育的泉水,是阳刚的、明媚的,使人联想到男人的臂膀和胸怀!

回到拉萨已是下午三点多钟,顾不上旅途的劳累,我打车去了“宝贝花园”——罗布林卡。临来西藏时,朋友嘱咐我一定要去罗布林卡,而且要最后一天才去。

罗布林卡位于大昭寺西大约二公里处的拉萨河畔。历代达赖未成年前,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执政后这里就成了他们的“夏宫”。

未进园内,“宫墙柳”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满园春色宫墙柳”,可现在是仲秋呵,真是不可思议!

进得园去,园内林木参天,花团锦簇,楼台亭榭,小桥流水,漫步其间,很容易产生空间上错位的感觉。如果没有那些藏式风格的建筑,如果吹在脸上的风再柔和一些,如果雪峰不在远眺处,如果……,真以为是在江南的某个深深庭院里呢!

这宝贝花园哟,滋润了我连日奔波而几近衰竭的心田!

难怪朋友要我最后一天才来这里。

在西藏,最豪华、最恢弘的建筑当数各大寺庙,但是这些建筑的风格都有些千篇一律。而罗布林卡,则可以让人耳目一新。罗布林卡的主要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即罗布林卡、金色林卡和达赖明久宫(新宫)。最早的建筑是罗布林卡中的乌尧颇章,最恢弘、艺术性最强的建筑是新宫。新宫建于一九五四年,它的建筑、壁画和装饰,集中了西藏各大寺庙、宫殿、楼宇的精华,其建筑风格既有寺庙色彩,又有宫殿、府第的格调,可谓富丽堂皇、典雅别致。可以说,如果参观完新宫,就等于浏览了西藏的著名建筑,从而对西藏的文化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可惜还没等我看完,就被工作人员客客气气地请了出来,因为,该关园了。

遗憾!

在羊卓雍,我遗憾没能看到纳木措和玛旁雍措,她们同为西藏的三大圣湖;

在日喀则,我遗憾没能再多走几步去到珠峰脚下,当她撩开她的面纱时,能远远地看上她一眼;

在羊八井,我遗憾没能翻过念青唐古拉山深入羌塘草原,因为那里集中体现了青藏高原的晓勇与彪悍;

因为修路,我遗憾没能去到山高谷深、风光如画的灵芝,那里有让我心有所属的一大片湛蓝的湖水和湖水周围绽放的杜鹃花;

因为受制于旅行社的日程安排,我遗憾没能在帐篷里住上一夜,并跳上一次真正的锅庄;

还有那些磕长头的身影,虽然伴随我走过了西藏的山山水水,然而遗憾的是至今我都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和祈望;

……

西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你越是走近它,你便越是走不进它。它带给你震撼,它也让你迷茫!

但是,我要深深地记住它! 感谢它!

是它启蒙了我对宗教的认知,懂得了一个民族的善根才能从文化根子上去善待他的同胞和亲人;

是它启迪了我对生命的敬畏,从此我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找到积极生活的本义;

在疾病中,是它使我的灵魂游离到躯壳之外,飘飘荡荡地开始寻找我的终极信仰;

……

我知道,这一切将穷其我一生的努力,但是我只想与它走得更近!

我想起《廊桥遗梦》里的一段话:“我们彼此这一生不停地朝着对方走去,走向那永恒的四天”!

而我的西藏之行,是五天!

在羊卓雍,我遗憾没能看到纳木措和玛旁雍措,她们同为西藏的三大圣湖;

在日喀则,我遗憾没能再多走几步去到珠峰脚下,当她撩开她的面纱时,能远远地看上她一眼;

在羊八井,我遗憾没能翻过念青唐古拉山深入羌塘草原,因为那里集中体现了青藏高原的晓勇与彪悍;

因为修路,我遗憾没能去到山高谷深、风光如画的灵芝,那里有让我心有所属的一大片湛蓝的湖水和湖水周围绽放的杜鹃花;

因为受制于旅行社的日程安排,我遗憾没能在帐篷里住上一夜,并跳上一次真正的锅庄;

还有那些磕长头的身影,虽然伴随我走过了西藏的山山水水,然而遗憾的是至今我都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对信仰的虔诚和祈望;

……

西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你越是走近它,你便越是走不进它。它带给你震撼,它也让你迷茫!

但是,我要深深地记住它! 感谢它!

是它启蒙了我对宗教的认知,懂得了一个民族的善根才能从文化根子上去善待他的同胞和亲人;

是它启迪了我对生命的敬畏,从此我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找到积极生活的本义;

在疾病中,是它使我的灵魂游离到躯壳之外,飘飘荡荡地开始寻找我的终极信仰;

……

我知道,这一切将穷其我一生的努力,但是我只想与它走得更近!

我想起《廊桥遗梦》里的一段话:“我们彼此这一生不停地朝着对方走去,走向那永恒的四天”!

而我的西藏之行,是五天!

转自:http://www.yoyv.com/Blog/log/xiazhi_cq_2200_/2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