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墨脱游记 |
[游记]墨脱游记 |
2007-07-24 97tour.com |
墨脱游记,墨脱旅游欣赏,墨脱旅行日记 西藏的“西双版纳” 难以想像,中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在西藏;地球最北的热带雨林也在西藏,这就是墨脱。 这是西藏一片常绿世界。虽然它深深陷在巨大高原东南角的大凹里,却靠著森林遍布、终年青翠、温暖湿润,在苍茫的世界屋脊上熠熠生辉。 看惯了雪山、荒漠和刺眼阳光的西藏人,给它起了个极美的名字--墨脱,意思是“花朵”。 墨脱是三面雪山环抱、南面有一开口的盆地,中间海拨最低处只有500多米。印度洋上的暖气流每天早晚从南面吹入,形成了这里异于西藏高原其它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气候。 优越的水热条件使这里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密,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些世界珍稀植物如桫椤、树蕨等,随处可见。一些在其它地方只能长成灌木的植物,如小果紫薇,在这儿竟是50多米高的大树。 墨脱的植物种类已考察到的就有1200种,占中国植物种类的四分之一。前来考察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西藏及至中国一奇,可与云南的西双版纳媲美,便叫它西藏的“西双版纳”了。 这里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鲜花遍野。到了清晨和傍晚,犹如进入了仙境。白色的雾霭从林中、河里升起。缓慢地在山腰、树间、丛林中的木屋顶上飘来荡去,逐渐扩散开来,罩住整个山峰村寨。 不知道大藏经《甘珠尔》把墨脱定为“佛之净土”是不是由此而来。但每天早晚,望著眼前似梦似幻的景色,一种超然之感会在人们的心中静静而生。 艰难墨脱路 墨脱的姑娘们选择恋人有一个条件:小伙子必须能走路。 这些年,尽管姑娘们的择偶标准变了又变,像勇敢可用读过书代替,种田好可用有一技之长代替,等等,但能走路这条却始终未变。 走路谁都会。可要长年累月走墨脱的路,你可别轻易说会。走墨脱的路,既要用脚,还要用手。用手里的刀在藤条、树枝、丛草中砍出条路来。墨脱坐落在西藏东南边境,是中国现在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生活中必须的盐、布等,全靠家里的男人在热带丛林的山间小道走上五六天背回来。只有能走路,家里的土特产才能多背出去卖,才能有钱。 即使不出县,在家种地,或到别的山村串亲戚访朋友,也得走一两天。在墨脱走四五天路是常有的事。 墨脱是个四周雪山环抱,中间森林密布,河流峡谷纵横的盆地,泥石流频繁。六十年代,墨脱驻军和当地老百姓一起用了十年时间开山、砍树、背进钢索架铁桥,总算在悬崖陡壁、莽荒森林里开出了两条通往县外和一条连接各村落的马行道。过去人们进出一趟墨脱所需的时间从一个月缩短为一周;但墨脱人一年中也只有在雪山冰川融化季节的三个月中才能出去。 七八十年代,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拨巨款三修川藏线上的波密至墨脱的公路。到现在,168公里的全程也只完成了80公里,可见修路之难。但虽艰难,这条路仍在顽强地向墨脱延伸。 图腾的消失 墨脱人过去崇信图腾,但现在图腾在墨脱已很难见到了。 图腾有虎、豹、蛇等猛兽,也有神山、圣水的图形。人们把它矗立在村口,祈求保佑。不管是种地、生病,还是出门上路,都要对其顶礼膜拜。 墨脱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是在西藏高原东南角上的一个盆地。 图腾的消失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教育的兴起。 最先是道路的出现。马行道的修筑,使人们出门不再有危险,慢慢地,人们每次上路前不再去拜图腾了。而医生和现代药品的进入也逐步把人们从图腾下解放了出来。 教育的大规模兴起,则使越来越多的墨脱人了解了自然界,也找到了改造封闭、险恶自然环境的钥匙。 28岁的扎西顿珠上过7年学。在学校时,他就不再相信神灵保佑之说了。回来后,他开始用科学办法对付自然界。比如种地,父辈们是把种子撒到地里就不再管了,只等秋 天上山收获,最大的努力就是朝拜村口的图腾;而当这种努力失败时,他们就杀掉珍贵的鸡、猪,甚至犁牛作更大的祭祀。顿珠种地从不求神,他靠的是精耕细作和选用良种。 |
转自:http://www.97tour.com/tibet-travel/motuo4/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