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探险家的天堂,雅鲁藏布大峡谷←游记←天下旅行网社区

[游记]探险家的天堂,雅鲁藏布大峡谷←游记←天下旅行网社区

2008-02-28    5151hotel.com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林芝东南方向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大峡谷长度达496公里,核心峡谷河段平均深达5000米,最深处在5380米,比曾号称世界第一的秘鲁科尔卡峡谷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000多米。它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有专家将其称之为地球上最后一个秘境,大峡谷在地理上是一特殊的水汽通道,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存在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观,至今有着许多待揭的谜团。

点击理由: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中国最美的项目中,雅江大峡谷涉及了四项。为此,结合大峡谷特殊的地理条件,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线路具有景观最多、景色最美、最具挑战性、最令人胆战心惊的称誉。因此,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线路在中国徒步探险经典线路中排行第一当之无愧。

自然景观 ☆☆☆☆☆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区几乎与世隔绝,是一外荒凉且充满危险的地区,早已被业内人士列为诸多探险者挑战的目标之一。大峡谷标志点扎曲离可通车的最近点排龙乡30公里,当地门巴族人硬是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政府曾投资改善这条道路,从排龙到扎曲、门中修了五座钢丝索吊桥,但大部分小径仍是在悬崖峭壁间穿行,有些路段仅宽五六十厘米,上望不到顶,下是万丈崖壁,奔腾咆哮的江流变成一股细小的溪流,从脚下飘过。进入大峡谷地区还要穿过湿热带特征的原始森林和丰厚的植被地带。

进入大峡谷的险主要表现在路况的险峻,无数次穿行于塌方区陡峭坡面,一不小心就有掉落悬崖之险;在雨季,常会遇上泥石流、塌方、滚石;在热季,常有毒蛇和旱蚂蟥。特别是通过一些被称为“蚂蟥山”的地方,大部分人都会毛骨悚然。

在大峡谷标志点扎曲村,可看到排龙藏布江流进雅鲁藏布江前形成的一个几乎与大峡谷一样的大拐弯。这两个完全呈马蹄形的大拐弯如此靠近,也是绝无仅有的地理奇观。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与海拔7234米的加拉白垒峰遥遥相对,中间夹着的就是雅鲁藏布江。从扎曲村朝雅江上游徒步两天,可以到达藏布巴东瀑布群,那里至今鲜为人至,目前大多有关瀑布的图片资料皆为科考队提供,仍属于中国最神秘的瀑布之一。

人文景观 ☆☆☆

距离雅鲁藏布大峡谷最近的排龙乡390平方公里,尽是重山峻岭和凶险的江流,全乡人口仅600多人,分布在17个自然村落,最小的村子不足20人。这里的门巴人与外界很少接触,仍维持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风俗,至今仍存在近亲结婚现象。他们大多自给自足,运载物品全靠人力,连牛马都用不上。特殊的环境使当地产生了“背夫”行业。

门巴族的宗教信仰与藏族相似,使用藏文,有专门的膜拜场地,村子四周常有经幡。他们崇拜山神,有许多忌讳,一些怪异的事令人难以捉摸。大多门巴人随身携带信符或装有喇嘛赐予的纸符的盒子,他们对神灵的信仰十分虔诚专一,即使住在很偏僻的地方,也会设专门处所供奉神灵,每年冬季,要到雅江边的岗兰圣地转经祈求菩萨庇佑。

门巴人常年生活于山区,背着沉重的物资穿山过江如履平地,攀山或过滑坡塌方区健步如飞,令人目瞪口呆。他们的脚板好像是块磁铁,在80度的滑坡区可以踩出一条路来,倾斜光滑的崖边石壁上,他们可以稳稳站立,伸开双手护着客人贴崖而行。

门巴族人日常的饮食以粘粑为主,兼或面粉烤制的大饼,喜佐以辣椒、酥油茶的饮用法与藏族人一样,极少食用蔬菜。男人喜欢烈度白酒,常看到出门在外的几个门巴人轮流呷一瓶高度数的高粱白酒。门巴人也食猪肉,一般一年宰一次,宰猪时要进行专门的祭祀活动。
出行建议

1、雅鲁藏布大峡谷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未经管理部门批准和交纳管理费不得进入。据笔者经验,参加合适的考察活动进入较妥。西部公社近期将推出考察活动和徒步穿越探险计划。

2、进入雅江大峡谷可以选择两条较成熟线路:一是由排龙为起点,到达扎曲大拐弯后原路退出,四天时间即可。二是从米林县派镇出发,沿雅江顺流而下,八天可以徒步抵达扎曲,然后进行修整,再沿排龙江徒步到达排龙,大约十一天即可。后一条线为中国徒步探险经典至尊线路,但成本最高,难度最大,风光最美。

3、徒步雅鲁藏布大峡谷较理想季节为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五月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转自:http://www.5151hotel.com/sq/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2&id=1142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