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阆中张飞庙游记

[游记]阆中张飞庙游记

2008-06-27    alibaba.com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据说,1986年阆中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时,张飞所书的“立马铭”碑就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来这里后,我还是要抽空拜节的。目前,全国仅存有3处张飞庙:一处是在张飞的出身地河北省涿县,一处是在重庆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最后一处便是张飞在阆中“工作”过的古城西街的汉桓侯祠啦。张飞――这名家喻户晓的三国时蜀汉名将,曾在阆中“工作”过7年之久,后人为纪念他的英名,在古城西街修建了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的“汉桓侯祠” 俗称张飞庙,其名缘由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得名而来。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平定益州后,封张飞为巴西太守,领军驻守阆中,在长达7年之久的岁月里,张飞为巩固蜀汉政权,保护阆中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章武元年,张飞为部将范彊、张达所杀,死后葬于阆中。“乡人慕其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自此之后,桓侯祠屡废屡兴,历时1700余年。现存的桓侯祠为一组四合庭式明、清古建筑群,占地1.2万平方米,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桓侯祠主体建筑均沿中轴线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门,敌万楼及左、右牌枋、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
祠内还有众多的历代名人碑刻匾联,陈列有武后铜钟等1000余件历史文物,展示了阆中2300多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汉桓侯祠布局严谨,构造别致,既有雄伟壮观的气势,又幽雅精美,是一处重要的三国文化遗迹。
作为在阆中工作、生活过7年、最后逝于斯葬于斯的三国名将,张飞给阆中留下了太多的故事,也给现代阆中人留下了太多的印迹。走在古城一条条青石板路上,人们一定会发现许多现代“张飞”,什么张飞巡城、张飞打更、张飞牛肉、张飞蚕丝被、张飞酒等。人们以更为生活化的方式打出 “张飞”牌,发展古城旅游,从而记住了这位三国大将。
自古以来,人们心目中的张飞一直是个威猛大将军,在台湾,张飞已成为他们的“张恒侯大帝”,至今,每年都有台湾人到阆中朝拜他们心中的“大帝”。阆中张飞庙中的张飞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有了定式,他不仅习武,还是个“文人”呢!
参观阆中张飞庙后,才知道历史和小说开了个玩笑。其实张飞文武兼备,是个书法家、画家。已经发现张飞石像,张飞原是个眉慈目秀、“文质彬彬”的白面儒生。明代卓而昌曰“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清代“历代画记录”记载:“张飞,涿洲人,善画美人。”如今涿洲人说涿洲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旁树村石佛阁的壁画也出于张飞手下。三国志也有记载:当年张飞以少胜多,把曹操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退。因胜利而喜悦,他当即便以石代纸,以丈八蛇矛作笔,在八蒙山上书写了“立马铭”两行隶体大字,以示记功勉士兼羞曹军。 大清才子纪晓岚曾有诗赞曰“那知根本攀崖字”。用*作笔在石头上刻字,笔力雄健,功力深厚,这确非一般书法家可比。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吴镇的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著名的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的皇像都比不上他。
那么,这块有史有记的张飞亲“笔”所书的“立马铭”石碑现在何处呢?经阆中市文管所所长郑勇德指点,记者来到阆中市锦屏山碑林。在碑林中,有一块文为“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的石碑,共22字,四行排列,阴刻隶书石碑被玻璃罩围住,以防拍照,经记者再三解释,碑林管理人员方才协助取下玻罩,记者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有史以来,张飞用*所书“立马铭” 碑只闻其名,不见其“碑”,这块碑又是如何现身阆中的呢?据碑林管理人员介绍,1986年,阆中修建嘉陵江大桥,修桥工人从滔滔江水中打捞出了这块石碑,经专家考证,这块早在《阆中地方志》“碑目”中记载的:“阆中存有张桓侯书石碑,可惜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今人无缘见到”。从嘉陵江边打捞起来的“立马铭”碑目前就陈列于锦屏山。

有记载,当年张飞在八濛立马勒铭时,将字镌刻在石壁上,随后到阆中做官,“立马铭”碑极有可能是张飞将拓片带到阆中后,由当时的工匠所刻,因年久失传,后在嘉陵江打捞出水,重见人世。

今天下午,我总算有时间逛逛了。进入张飞庙正殿,但见大门上方的横匾上有着清朝果亲王为其题写的“刚强直理”的牌匾,其后是张爱萍将军撰写的“威武剑阁”的牌匾。正殿中那尊被海内外游客极为关注的张飞文身帝王塑像引人注目。
张飞做为刘备的一个臣子,并没有当过皇帝,阆中人为何要给他塑帝王塑像呢?不少“三国迷”到此一游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阆中市文管所所长郑勇德向记者作出这样的诠释: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在位其间为造福阆中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为巩固蜀汉政权和保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其死后,阆中人对飞爷进行纪念和祭拜,在清代嘉庆年间,阆中地方官员上书嘉庆皇帝呈明张飞的英勇和忠义事迹,嘉庆看后很是感动,就特诣追封张飞为“桓侯大帝”,所以当地人就为张飞塑了一座“文身帝王塑像”,当时的工匠考滤到张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为了维护其忠义思想,同时又满足人民对他的崇敬之情,便给他塑了一个手棒玉笏的形象。这就是现在看到的张飞文身帝王像的来历。

附录:张飞之死

为替关羽报仇,张飞从成都奉命回到阗中,限令所属部将范疆、张达两人为自己置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而范疆、张达却把张飞的话成“100旗100甲”范疆、张达心里很清楚,三天之内做好100套旗甲是不可能完成的。不能如期完成任务被杀,与其被张飞所杀,不如先杀了张飞,于是,2人便趁张飞酒醉不备之机,带刀潜入张飞帐中,杀了张飞。 
范疆、张达得手后,便把张飞的人头割下,准备投奔于吴国。他俩带着张飞的人头在途中路过重庆的云阳,在当地却听到不少人说,现在蜀国与吴国又合好了,听到小道消息后,心想吴国现在与蜀国成了朋友了,送上门可能会死,便把张飞的人头投到江中夺命而逃。而张飞的人头被一渔夫从江中拾得后,安葬于现今重庆云阳的凤凰山上。阆中张飞墓安葬的只是张飞的身躯,而在云阳的凤凰山上的张飞墓安葬的张飞只是人头,所以现在有“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之说法。 
阆中张飞墓座北向南,呈椭圆形,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封土堆高8米,冢上林木葱笼,古树参天,墓左后侧为两千多平方米的园林,园内花草繁盛,竹木成荫。墓亭前两根浮雕云龙石柱,工艺精湛,亭内起一石券,内塑雄壮威猛的张飞武官像。特别是张飞武官像左右两旁跪着范疆、张达这两个不忠不义之徒,跟忠义神勇的张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被称之为“万人敌”,一生杀敌无数,难逢对手的盖世英雄张飞,虽然没有战死沙场面,却死在自己部下手里,悄然间身首各异,令人痛惜。

阆中张飞庙游人如织。

张飞庙前的石狮。

游客朝拜张飞。

张飞庙前的壁画。

游客在张飞庙前合影。

张飞庙敌万楼。

气势恢宏的张飞庙敌万楼。

气势恢宏的张飞庙敌万楼。

张飞庙大殿。

张飞庙大殿。

张飞庙香火很旺。

转自: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xjfshgsjyd/article/b0-i4367436.html5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