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庆旅记(2)大足石刻

[游记]重庆旅记(2)大足石刻

2008-05-22    sina.com.cn

大足石刻,南宋以来西南最大的石刻群之一,其中孕藏着深厚的历史、宗教、人文、艺术和生命。久闻其名,而无缘亲历,只能从书中默然感受那份宗教和历史的厚重。不过通过他人笔下传来的感受,到底无法和亲历相比。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行”与“读”互补互依,说不得孰重孰轻。明末清初开朴学先河的顾炎武先生云游西北各省,其心态除了他那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情,一生不事清统治者之外,与这“读,行”之说恐也有一定关系。自然,渺小如我者,无力望前辈大师的项背,不过既到重庆,那大足石刻必亲自拜访,以慰久仰之心。

出重庆市区,顺着成渝高速路,西行160公里,就到了大足县城。大足石刻是统称,共有八大分布区。主要分布于北山、宝顶、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半边庙)、尖山子等处。其中北山及宝顶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摩洛哥王国马拉喀什市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会议上作出决定,将中国的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受困于时间的短暂,走马观花地在宝顶山石刻停留了几个小时,算是上了半堂历史宗教艺术课。说是半堂,因为时间匆匆,由不得我作主。想要真正静下心来仔细观摩的话,怕十天半月的时间也不够。人所谓“到此一游”,留下数张不痛不痒的照片,算是人生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基本上是现在旅游景点给人的印象。至于看到些什么,了解了些什么,似乎不是大多数游客真正在乎的。我看那些大学生们匆忙看完石窟后,在奇石馆前的廊桥里东倒西歪的样子,不知他们“到此一游”后,心中是何感想。也许大学时代的我,比起他们也好不了多少吧。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民间流传的这句话,大概可以简明扼要的显出宝顶石刻雕像的主要旋律。作为佛教密宗道场,大佛湾里可算是为善男信女禳灾祈福,显密双修的俗讲道场。导游强调说这是“佛,道,释”三教合一的宗教组合石刻。不过宝顶山上没有看到此类“三合一”的明显特征,只有在“父母恩重经变相图”中有所表现。归后查阅“大足石刻艺术”(黎方银著,重庆出版社)方知此类“三合一”石雕群主要在南山、妙高山、佛安桥等地。

在回家路上,望着车窗外的乡村景色,不由胡想,就文化、宗教、历史研究看来,三教合一乃时势所然,所谓“孔,老,释迦皆至圣。”宗密《原人论》有“惩恶助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之说。其实,仔细观看,不论三教之分野,其宗旨不外劝戒人心,善恶有报。宗教的宗旨不外乎是。不过由宗教而至政治争斗,以至战争,则非三言两语,独家可信的了。无怪乎宋初理学三大家(濂溪,百源,横渠)以惟物之观念,说明宇宙之本体,皆以化小己为大我,其思想渊源,皆受方外老释影响,再参入道家之阴阳五行,而籍“易辭”成其说。这和宗教的“三合一”不是异曲而同工吗?这和宝顶山在“父母恩重变相图”中“援儒入佛”,以达到扩大信众影响法手段一致。

参观石刻,导游皆注重说明六道轮回,地狱变相图,牧牛图,千手观音,卧佛(迦释涅槃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相等。我对其间的一些诗偈颇感兴趣。如刻于“锁六耗图”下的“方寸心非心,非浅亦非深。宽则遍法界,窄则不通针。善则生福乐,恶则祸殃侵。苦乐多般事,皆缘一寸心。”还有十个大字“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可算是宗教寓于哲理之经典。牧牛图第三幅“受制”旁边的刻词“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看看世界政治局势,这话可是有预言的味道?不象简单的宗教说教。读来颇有些感触。至于刻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图边的榜题,则纯为佛家故事了。地狱变相石雕第十二“速报官司”榜题:“桥船不造此人痴,遭险栖惶恐始知。若悟百年弹指过,修斋听经莫叫迟。”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劝世味道太过,警世而已,引人成佛恐不易。也许这是佛的大量大德之一?在“父母恩重变相图”最后的两句话:“知恩者少,负恩者多”不知刻于何代,无时间细究.不过这八个字,无疑道尽了世上许多为人子女的真面目,我看了特别触目。这种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大白话,在这种宗教道场上明白的警示,可算是煞费苦心。就这种事情来说,800年前的社会,和现代似乎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有改变,儒教倡孝二千年,佛入中土不论孝,深受唐代儒家学者垢病讥讽,为扩大影响力,宗教也不得不顺应地理人情事故,一般说是中国人心胸宽大,善于容纳,消化外来文化,其实说是外来文化顺应民情而自然改良更为恰当。儒说入佛教,是社会潮流,也是宗教,政治,民俗合流的必然.这八个字后的含义,深究起来,不也蕴藏了这种意义吗?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623a301000apn.html3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