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塔尔寺游记 |
[游记]塔尔寺游记 |
2008-05-22 sina.com.cn |
400多年来,这里香火繁盛,人文荟萃,历代王朝政府对它关心备至,大力扶持,封授塔尔寺高级僧侣以各种尊号,给予优厚的赏赐。许多藏族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也对它特别厚爱,他们生前在这里讲经弘法,建殿造像,捐献大量法器,死后也在这里立塔埋骨,给塔尔寺留下大量珍贵文物,圣物法器。历史上也有许多名人显贵、地方官员、文人墨客为这里题写很多匾额、碑文,其文字珠钒,义理厚重。悠悠600年佛国大观,也留下许多神奇、动人的传说。 随着解说员小姑娘娓娓不倦地讲解,不觉之中我被那藏教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及极其赋有哲理的佛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我又被那个小姑娘记忆所折服。她如数家珍地讲述宗教中经典的故事和传说,还不时地将其融会到现代的生活中来,把人性的欲望、嫉妒、贪婪、猜疑、憎恶、仇视等弱点都阐述地非常透彻。我忽地从她的解说词中回到现实,仔细地打量这位站在我面前的小姑娘,此人非同一般,简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哲学家,对我们几个经过高等教育的游客所提出的问题,她是对答如流,游刃有余。我猜想,我们所提及的问题不可能都包括在她的解说词中,那只能信服地理解,她脑袋里的信息确实不少。 在参观塔尔寺期间,有几件事情至今使我难于忘怀。第一件事:在我起初的印象中,由于青藏高原缺水,总认为藏民不是很讲卫生。后来听人介绍,其实在寺庙中的僧人喇嘛们都是很讲究卫生的,在诵经或进行仪式之前他们都是要认真漱洗的。可能是他们长着长年累月被强紫外线晒黑的皮肤,所以造成他们不讲卫生的印象,就像我以前总认为非洲的朋友不洗脸一样。第二件事:在塔尔寺的寺庙内,到处都是肥而硕大的老鼠。由于僧人们行善,从不杀生,就连四害之一的老鼠也不例外,所以形成了“人鼠和平共存”的情景。那里的老鼠不怕人,它们可能仗着僧人之威,任凭在酥油灯旁爬来爬去,有时放肆地在我们脚下窜来窜去,可僧人们熟视无睹。哪有“过街老鼠”不喊打之理?外地游客对此非常地不习惯,我们不时地用脚跺着,发出声响来驱赶老鼠。第三件事:凡在旅游商店内销售的活佛画像,从不卖给外地游客,其原因是担心别人对活佛的不尊重。对于信藏教地区的藏民,活佛的一切都是既神圣又至高无上,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画像。只要有藏民的地方,就能见被他们供奉的活佛画像,一般画像都是放在显著的位置,用洁白的哈达披挂着。哪怕有人不经意地用手指着画像都认为是极大的不恭,何况有人买回家随意放入抽屉呢?第四件事:在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做酥油花的时期一般都在寒冷的冬季,工匠们忍受严寒,双手在冷水里浸泡着工作。当气候渐暖时,酥油花也渐蔫萎,退色,最后融化。所以外地人极少见过酥油花之真容。但现代的制冷技术,使人在夏季也能欣赏到酥油花。第一次见到万花竞艳的酥油花时,我的确被精湛的做工所称奇,但展厅内散发出浓重的膻气味着实让人敬而远之。在我身边有不少的游客不时发出阵阵的作呕声响,有的退避三舍,甚至落荒而逃,我也随着这部分人扫兴地提前离开了展厅。第五件事:在塔尔寺内的一个低洼处,有一个深井,那里的僧人都是取此井水用于生活。因僧多水少,就派一个专人,一刻不停地赶着一头毛驴,从井内提水,由于井深,驴子要拉着井绳走出五十米开外才能将井水提上来。但那个打水的老兄,为了偷懒,让驴子自个儿向远处走。每当驴子走出五十米,水桶刚出井口时,那头被驯服的驴子会自己停步,等主人提水,再吆喝后又折返,如此周而复始,主人和驴子配合地天衣无缝。只见过驴子走圆圈拉磨,没想到驴子还能走来回直线拉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b476501000ata.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