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后一篇:青海游记(二)塔尔寺2 |
[游记]后一篇:青海游记(二)塔尔寺2 |
2008-06-27 sina.com.cn |
青海游记(二)——塔尔寺2 2006-12-25 10:53:58 大中小 离开小金瓦殿,就是大金瓦殿了,这是是全寺最壮观、最珍贵的一座宝殿。站在高出,可看到塔尔寺全貌,金碧辉煌的大金瓦殿就雄踞于大经堂、弥勒殿、依怙金刚殿、释迦佛殿等的中心,后依宁克果山,雄伟壮丽。它始建于1379年,1711年,青海蒙古郡王出资黄金1300两,白银1.2万两,扩建成了具有汉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上层加盖了镏金铜瓦,殿脊安装了镏金宝瓶,两侧还有喷焰宝饰,远处就可看到大金瓦殿顶部金光四射,灿烂夺目。实际上,殿内最珍贵和最著名的是菩提大银塔。宗喀巴大师诞生时,从他母亲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棵白旃檀树。1378年,在西藏学经的大师接到母亲的一缕白发和信,说年事已高,希望他能回来看望母亲,大师决意学佛不返,就刺鼻血画了一幅自画像寄给母亲,并说如果在我出生的地方,以十万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和菩提树为胎藏,建一佛塔,就如同见我面一样。1379年,他母亲在信徒的资助下,建成了一座莲聚塔,后来不断改建,1583年,改建为菩提塔,并饰以银壳。以后信徒门不断装饰它,现在塔高11米,纯银底座,镀金塔身,镶嵌了各种珠宝,中间有一银制镂刻精美的佛龛,供奉着宗喀巴镀金泥像。以后才在它外修建了佛殿,应是先有塔,后与寺,所以称它为塔尔寺。1986年,对大银塔又作了维修,共耗白银1万8千余两,黄金22.6两。可见它的规模之大了。大银塔周围,各种佛像、佛塔、佛经、佛灯多得数不清,成为艺术珍品荟萃的地方。许多高僧的灵骨塔和舍利塔都是用优质木材,或纯银以至合金作材料建造的,还陈设着康熙、乾隆皇帝御赐的金银灯和各种法器和用朱砂、金银、玛瑙等各种珠宝延成的色汁书写的大藏经101函,和100多种藏文经典。乾隆亲提的“梵教法幢”的匾额高悬于大银塔前的横枋上。 在大金瓦殿,我有幸见到了很多虔诚的信徒嗑长头,在我那些单薄德记忆中,我保存了对磕长头的人的无限的敬意,曾经有从青海回来的朋友们向我描述起这些磕长头的人,无一不是带着崇高的尊敬,这些人带着铺盖,每天磕头不止,一般为还愿,要嗑10万个头,历时3个多月。他们站好,然后整个匍匐下去,完全伸展开头碰地,然后爬起来站好,再嗑第二个,他们用佛珠计数,一点都不能错,其虔诚的程度可见一斑,站在他们的身边我不仅看得走了神,感叹信仰的力量,为着他们自己的理想,也许还不能称之为理想,而仅仅是卑微的愿望,他们付出了我们这些都市人认为所不能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而信仰的力量也恰恰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假如每个人心中都盛满了自己为之深信不疑的信仰,那将是我们无往而不胜的动力。 大金瓦殿前面就是大经堂,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平顶结构。棕色的鞭麻墙上嵌有铜镜。说到鞭麻墙还有说道。寺庙的窗子都是封死的,表示僧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可通风换气怎么办呢,所以用鞭麻这种植物压实以后作墙体,又通风又保温,可以与空调媲美。殿内彩色藏毡、彩绘梁枋、佛像、壁画、堆绣、、唐卡等色泽鲜艳,美丽无比。大金瓦殿右边还有弥勒佛殿,这是塔尔寺最早的一个佛殿。这里还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酥油花展览是必须要看的,这是用酥油塑造的艺术品,它的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精巧玲珑。往往塑造大型故事人物群像。每年正月十五,供奉酥油花,陈列酥油灯,形成藏传佛教的节日。酥油熔点低,一般要在冬天制作,先要用铁丝做花架,然后将揉好的酥油塑在上面,有许多部分是用彩色酥油直接雕塑的。原来酥油花多是佛教故事,现在也加了新内容。有了空调,不必冬天,什么时候都能看到酥油花展了。酥油花和壁画、堆绣一起,成为塔尔寺的叁绝。 站在寺内的南岸,(实在不知该怎样称呼这种布局),俯瞰塔尔寺,它的数十座殿塔在幽深的莲花山坳中依山势起伏,掩映在绿树青山之中,交相辉映,十分壮观。它周围的山峰确实象一朵莲花,向四周铺展开来,不仅感叹冥冥之中一切早有安排。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29789010006zi.html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