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阳光不锈——塔尔寺之行漫记 |
[游记]阳光不锈——塔尔寺之行漫记 |
2007-07-28 baidu.com |
去年到青海的时候是六月份,第一次去大西北,整个人整个心都被深深地感染了。 站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之上,感觉天格外蓝,那一抹蓝色深到了极致,广到了极致。 难忘那一望无际的黄黄嫩嫩的油菜花,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群山和脚下清清流动的黄河水……最是那塔尔寺之行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令我今生永难忘怀。 在去塔尔寺之前,我只见过白色哈达,也敬献过白色哈达。 那是寄托在如云般白色丝缎上的圣洁祝福和祈愿。 到塔尔寺那天,我才知道哈达不只是纯白的,如同这个高原上的阳光、土地、河流、生命一样,它们的色彩无处不在,而且在高原上更显奇异。 塔尔寺,是青海的一处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座落在湟中县的鲁沙尔镇那形如八瓣莲花的山坳里。这里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而充满灵异色彩。但到底是塔更有名些还是寺,没有人在意。拜访过塔尔寺的人都知道,寺因塔而建,所以才叫做塔尔寺。 在这座藏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里,雕塑、壁画、堆绣和酥油花的精美和独特令人慨叹,那如铺天盖地一般纷繁而来的色彩全部都浸染了一种凝重的气息。无论是雕像所塑造形象的生动精美,或庄重详和,还是各殿院墙上重彩工笔所绘壁画描述的佛经故事展现的生活气息;无论是那耗费数年时间而匠心绣成的浮雕状堆绣品,还是工程艰辛、繁杂细致的用酥油纯手工捏制而成的酥油花故事,这些被誉为塔尔寺"四绝"的艺术珍品全都是由该寺的僧众倾心制作的,在这些珍品中浏览,有时候,你真的能听到工匠们屏息做工时那安详的心跳呢。 塔尔寺的各院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转经筒,有的色彩鲜艳,有的已经斑驳陈旧,那些或粗糙或细腻,或温暖或冰凉的手沉重地、轻松地向那些转经筒伸过去。 当我把右手轻轻地放在转经筒上,将它们依次顺时针旋转而过。那些经年历月旋转过的转经筒便再次转动,它们在转轴上艰涩地响过,旋转由急而缓。 就在这斑驳色彩的缠绕之中,我看到了几位叩等身长头转经的藏民。 他们赤脚立在原地,戴着护手板的双手合十,先高举过头,再移到额前,后贴在心端,然后掌心朝下,双膝跪下,五体投地,额着地,唇着地,心着地,轻叩地面…… 没有一个叩拜者会在意旁人的目光,尤其在塔尔寺这样一个游者众多的地方,他们只站立在那里,俯身在那里,拜谒着自己的心佛,做着只与自己有关的事。尽管始终原地不动,但是磕一万个长头的目标使得他们随自己的心走向很远。也许面色已经苍白疲惫,肢体已经僵硬麻木,眼神也不再鲜活灵动,但是你却分明可以感到他们那一颗颗质朴的内心,并因为那些个心灵的至纯至朴而无法将自己向他们靠近。 其实,人生不过如此,你殚精竭虑为自己而奋斗抗争过,最后所有的一切都会归结为一件最简单的事:叩问自己的内心,求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向佛而拜的路也许就是向心而拜的路。当你的心贴向地面时,你听到的震动,听到的回应,其实仍然是你自己的心跳,只不过它们更纯净些,或者最后会纯而至极。 站在高原之上,感受着那种炽热的阳光照射,伸展双臂仰望蓝天……这里的阳光永远那么年轻,这里的山山水水永远值得我去深深回忆…… 从青海归来心异常的平静,心灵的深处象是经过了一场洗礼。因为看到了长年在寺庙中居住的喇嘛清苦的生活,他们活的如此恬静和充实,淡泊一切名利和财富,只为心中的真理而生活着,他们那么坦荡和从容。 我从青海带回了大量的照片,在塔尔寺里我身穿藏族长裙拨动转经筒;寺庙里那些雕梁画栋的建筑和菩提树;以及那摇曳的经幡,那一盏盏不灭的酥油灯……我真想把所有感动过我的统统装进我的照片、我的心中。 我真切地感到,即使在心里腾出多少地方,也盛不下青海的一滴水,只能任由它来浸泡自己的记忆,浓缩成湖风中重重下落的叹息。 |
转自:http://hi.baidu.com/%0D0%0F1%0C8%0D5%0D0%0C2%0EA%0CD/blog/item/6fcf663eeacbb23d71cf6cff.html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