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越南之行五 |
[游记]越南之行五 |
2007-09-07cncn.com |
2007年5月4日 雨 上午在河内坐公共汽车逛街,下午去河内还剑湖看水上木偶,晚上在背包族旅店喝酒。 睡在背包族旅店的那张宽大床上,我一点没有能感觉床大所带来舒服,相反天还没亮透就被窗外的汽车喇叭声活活的吵醒。虽有些恼怒,但也有些无奈,愤愤地走上阳台,看那些满街的摩托车从自己的眼前驶过。此时可能正是上班高峰时节,眼皮底下的摩托车像是一条河那般的不停的流动,而那种尖嚣声也就随着摩托车的多少不断地变化,时而密集,时而短暂平息。而最让人觉得有些颤悚的是那些不期而至的卡车,它们的一二声高音喇叭几乎要划破路人的耳膜。 这就是名闻天下的河内摩托车大军?百闻不如一见,一见确实是胜过了百闻,只有亲眼见到了无数的、活生生的摩托车从我的眼皮底下驶过,我才方知那些旅游杂志将河内的摩托车车流当作不可不看的景观,是有其道理。这种亲眼目睹的感觉是真实而新鲜,一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在自己的眼前上演,而我也不知不觉将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员,我甚至在想,若能上街骑一下或坐一下摩托车,并能感受一下人在车流中的那种感觉一定也是十分美妙的,但茫茫的车流,那一辆摩托车能满足我这一个小小的愿望? 或许这个有些美妙的幻想给我带来了一丝好心情。带着这样的好心情,我从二楼的房间,来到了底层大堂。说是大堂,其实也就是十来个平房米的一个客厅,最靠紧门的一边是一张电脑台,客人可以在此免费上网,紧挨着电脑台的是高高的吧台,说是吧台,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客人进店和离店的结账,不过如果客人要来杯饮料什么的,也可以在这里找到。背包族旅店最大的特征大概就是一物多用了。另一靠窗的地方很是窄小,只能放一个小圆桌加二个椅子,但因是靠窗,坐在这里端上一杯越南咖啡,看着窗外走动的路人,就像是看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像。 客厅的主要部分被一张西式长桌占据了,长桌的一边是一排紧靠着墙的固定座椅,另一边则是四五个单个有靠被的椅子。如果全部坐满的话,七八人个不在话下,这里也是底楼大堂的活动中心,客人的免费早餐和客人需要预定各类车票都在这里进行。在我到来之前,杭州的朋友已在这里享用着早餐,早餐的食物很是简单,几片烤箱烤过的切片面包、一杯咖啡或茶。花十美元房费,能吃上这样一顿免费早餐也觉得物有所值了。 杭州的朋友边吃边与一对新加坡老夫妻聊天,那对新加坡老夫妻都是退休人员,特别喜欢出门旅游,据说每年每季要做一个很详尽的旅游计划,隔一段时间就出门二周或一月。他们对这个背包族酒店的情况很是熟悉,在来之前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知道这酒店所在的这个区域是知名的老城区。 听了这对老夫妻的话,我有些庆幸昨晚找对了地方,这个背包族旅店虽然规模不大(只有十几个客房),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尤其是那种规范的服务让人感觉放心和安全,这也是出门旅游最看重的地方。 早晨九点过后,要出门了,但不知去哪个景点好,问了酒店的服务生,他说河内最为著名的巴亭广场,总统府离这里不远,此外沿着酒店的小马路就可以到河内老城区的小商品市场。他特意送了一张复印的简易地图,在图上还作了标志。我对官方的景点没有太大的兴趣,决定去最近的小商店市场去看看。 马路很窄,两边都是小商店,卖着一些日用杂货。我和杭州朋友一家挨着一家商店信步漫游着,走了数百米,马路变宽了,而且和几条马路相汇,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的中间是一个雕像,广场的尽头是一个很高大的圆型建筑,建筑外表很是陈旧,一看就知道经历了好多年头,想了半天不知是幢什么样的建筑。正在向路人打听那个河内最大最便宜的小商品市场时,天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我们没有任何的雨具,只能暂躲在靠街一边的一家书店里。 书店里的书一本都看不懂,但好在有地图可买,花了一万盾买了一张河内市区地图,算是有了一件暂时安心的事做了,对店外越下越大的雨也有些不在乎了。但也许是越南的雨季到了,此时的雨远远比我们想像的雨要大得许多,雨滴不断的随着风飘进了店内,使得我们的身上有些湿漉漉。看着店外的大雨,我们有些一筹莫展,想走走不了,不走就窝在这里耗时间。 突然,看着一辆辆不断停靠在路边的公交车,我的眼睛一亮,我们为什么不坐一回公交车呢,上了车既可以躲雨又能看一路的风景。于是在又一辆公交车驶来停靠在我们眼前的站上时,我们不顾一切冲出店里,奔向那辆将关上车门的公交车。上了车,我们才吁了一口气,但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我们不知这辆车要驶向哪里,也不知什么地方可以下来,更不知雨什么时候会停下。但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花三千盾买一张车票,找一个座位安心坐下,随后就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不断变化着的街景。 这车一路开过的街景,几乎与我们看见的相差无已,差不多一样窄的街道,一样的两层楼的房屋,而唯一有些区别的是,这里街道的商店略少了一些,不像先前的街道有些嘈杂的喧闹。不一会车驶入一条像是绿化园艺街,因为在路的两边开满了大大小小的花草园艺店。店门口店堂里堆着各种各样的树木盆景,使得本来已不宽的街道变得更窄了,车辆只能慢慢地开着,好不容易通过了这一个地段。 雨还是很大,地上开始积起了水。车开过就有了一个个的小浪涌向两边扩去,在路上的行驶的摩托车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些场面,在水中还是不紧不慢地行驶着,一点也没有在意小小积水涌来对他们摩托车行驶的影响。 公交车越开越远,渐渐地感觉已开出了市区,此时,我稍稍有些担忧,怕这辆车开往郊区或外地,那我们不知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返回我们旅店。还好,在一条高架路的旁边,公交车显然是到了终点站,车上的越南人都有下车了,我们没有下车,那个售票员看了我们一眼也下车了。我知道我们可以坐着这辆车往回走了。 十分钟之后,先前下车的那个司机和那个售票员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而我们又重新花了三千元再买了一张车票开始了回程之路。雨也开始变小了,使得我们的心稍稍地安定了下来,也有心思打量起站在我们身边的越南普通乘客。他们的外貌、衣着打扮和我们中国人几乎一样,而说话的神态也有东方人所特有的平和温驯,他们上车下车,不紧不慢,像是按着一个固定调子完成着一部平实的生活剧。而这些越南人也显然在看着我们,他们的目光里有好奇,也有友善,可能他们也很奇怪,在这样的一条普通共交线上怎么会出现这样几个普通中国人。在一个车站,我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上车,她的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但她一点没有不快的样子,目光里尽是那种温和恬淡的表情。 花了六千元越南盾,坐了一个来回,当我从车下来时,我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不长的旅行,虽然这是被迫无奈的,但结果却是不差的。尤其是在回旅店的路上看到了一家可以兑换外币的银行,用一百美元换了一百六十多万越南盾,瞬间就成了一个百万富翁,心情更是大悦。 下午,大家一致表示要去河内最负盛名的还剑湖,在那里不仅可以满足看著名景观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听到去越南中部、南部的交通信息。 在路边,拦下了一辆像是QQ模样的极小的车租车,起步价1.2万越南盾,估计也没有超过两公里,就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还剑湖。因我们要去还剑湖另一边背包客云集老城区,所以又特地绕着湖走了半圈,下车时,车费已跳到了两万多盾。 还剑湖不仅是一个风景区,还显然是一个时尚地,这里的建筑比起我们所住的酒店那边要高大了许多,也时尚了许多,那些店招十分的洋气,加之路边不少咖啡吧,感觉是来到了一个很有品味的地方。 当我路过一家门面装潢十分考究的店家时,我不经意间的抬头一瞥中发现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旅游信息中心吗?连忙进店询问明天我们的交通行程。店内有不少半人高的柜台,柜台内坐着不少穿一身越南国服奥黛的女孩。她们一个个笑脸吟吟,从容地解答着我们询问的任何一个问题。 在这家旅游信息中心我们一点不费力地预定了第二天晚上去顺华的长途汽车票,而且价格是超级的便宜,从河内到越南中部城市顺华有700公里之远,但一张Open Bus的车票不过是15美元,让我们简直有些不敢相信。昨晚在旅店里,那个服务员给我们推荐的各种交通工具(包括这个Open Bus)没有一个不在五十美元之上的,也实在搞不懂,越南的路费价格怎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说起Open Bus,在普通的背包族中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它是一条从越南河内到胡志明市的长途客运线,几乎贯穿了整个越南南北。而且它的好处在于背包族每到一个地方可以下车游玩,游玩完了再坐下一辆巴士前往下一个旅游景点。如从河内出发,第一站可以到越南古城顺华,然后再游下一站岘港、会安直至胡志明市。每到一个站点,都有汽车公司的人员前来给向咨询、登记你的行程安排,所以在这样客运线上,你决不会有半点的不适和不安全感。 购完了车票,下一个重要活动就是看越南的水上木偶剧,前排座位四万盾,后排二万盾,为了拍照需要我们都买了前排座位。这是一个有些精致的小剧场,最大的特点是舞台是一个水池,而所有的剧情都在这个水池中发生,好在我在这之前已在台湾东风电视台的世界各地专栏节目中看见过水上木偶的介绍,因此也没有太多的意外。在持续等待了约二十分钟后,剧场的灯暗了下来,有着越南风格的音乐响起了,剧情非常的简单,越南人如何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劳动。那些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争斗场面非常有趣,那些幕后操纵木偶的演员很是辛苦,要半跪在水中可以将那些木偶表演得活灵活现。但我的兴趣更多还是放在了一旁伴奏音乐的演员身上,他们古色古香的服装和古老的乐器,串连在一起,那么所演奏出的音乐也就多了一份古意,直到演出结束,我的耳膜还有种余音绕梁的美妙感觉。 晚饭是在木偶戏剧场的一条小吃街上用的,看到了那个小小的粥摊就不想走了,一碗有肉末和菜叶的粥一万盾,味道真是不错,唯一感觉不爽的是量少了一些。好在又在旁边的烤鸭店里买了半个烤鸭才算填饱了肚子,在付钱的时候,我将那张在下龙湾被出租车司机的退回的五万盾,给了那个卖烤鸭的小老板,他一点都没有觉得钱有不对的地方。 要回旅店了,杭州朋友特意回到那家木偶剧院门口去叫出租车,上了车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太大的不对劲,只是车开了一公里之后,突然发现这辆车的路码表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一个劲地跳,到了旅店,居然变成了六万多,当即与那个司机力争,说是去时不过二万多,那个司机看起来十分的牛B,从车内拿出一叠发票单,撕下最上的一张并刷刷写下他的车牌,公司电话,说是有问题可以找他的公司去论理。见此,我们像是做错事的人,只能悻悻地下车了事。 昨晚到时与那个在火车上相遇的阿关通过电话,所以晚上阿关很守时的来到我们所往的旅店看望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河内本地人,我们出门的就自然不再担心什么了,跟着阿关,我们坐着出租车去逛河内的夜市,此时河内的处于一片半雨半雾之中,那些潮湿的水气把车窗的玻璃镀上了一层薄雾,看不清窗外街道的夜景,但伊然能听到车窗外轰然的摩托车马达声。原来,河内的夜晚喧嚣并不亚于白天,只是比白天更多了一层灯红酒绿的夜色。 逛街回来,雨又开始下了,杭州和北京的朋友在忙着张罗从顺华去胡志明市的机票,我无所事事地来到底层大堂,那两三个服务员坐在大堂里聊天。我也加入了他们聊天的队伍,从河内的小吃、啤酒到酒吧无所不聊。在聊天时,又一男生进来,他的手上还带着一袋鱿鱼干,看得我馋馋的。他们好象很是善解人意,让我共享他们的宵夜。我吃了一块,突然感觉这比之我平时吃到的那种食品袋密封包装的鱿鱼干要好吃了许多。一问是从街边现烤现卖的小摊上买来的,四万越盾。见到这样的美食,又是在这样一个聊天的夜晚,我挡不住自己的嘴馋的欲望,当即掏出钱来,让那个越南小男生再辛苦一下帮我去买一袋来。那个越南小男生骑着摩托车去了,而我则心安理得开始大嚼那个美味的鱿鱼干。 杭州的朋友看着我们吃得正欢,拿了一瓶前两天没有喝完的大半瓶芝华士洋酒,挤过来加入了我们的队伍。等那个小男生买了鱿鱼干回来,前一包鱿鱼干已被我们吃了差不多底朝天了,连忙将这新买来的续上。而芝华士酒喝完之后,我的酒瘾突然被膨胀了许多了,又掏出钱来,让越南小男生去旁边的小超市买啤酒,先是二瓶,喝完了又是二瓶,啤酒喝完之后,越南小男生拿出了他们的越南白酒,那酒又烈又涩一点都不好喝,但有酒比没酒要好了许多。就这样聊着喝着,我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反正越南人与我干杯的,我没有不喝的,喝得那几个越南人看着我直吐舌头,有一个还没喝完人就不知去了哪里。而直到吃完桌上所有可以吃的,可以喝的,我才摇晃着身躯离开底楼大堂,而那时,喝入肚中的酒差不多已一点一点的涌上了脑门。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4746/1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