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喜马拉雅南北行9----羊卓雍措、扎什伦布寺 |
[游记]喜马拉雅南北行9----羊卓雍措、扎什伦布寺 |
| 2008-01-30cncn.com |
路线:拉萨(3700)---羊卓雍措(4400)---日喀则(3800)-扎什伦布寺(3900)---定日(4300) 第六天,依旧是个晴朗的天,我们离开了驻扎了三天的拉萨,真有些依依不舍,但是很奇妙的感觉就是:好像下次再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嘛,据说很多来过西藏的人都强烈地有这个感觉。 圣湖---羊卓雍措 出拉萨没多远,过了曲水大桥,车子开始爬山--岗巴拉雪山(海拔 同游人一样,匆匆拍几张照片就走人,光线很强,拍人的时候,面部与背景反差太大,这个技术问题一直到珠峰也没解决,再次印证了我那个“在美景前,最好的纪念照就是远远地作个群众演员”的观点。 从拉萨到日喀则有三条路,北线是从羊八井绕;南线是常见的旅游线,下山沿着羊湖边的公路到江孜县抗英古堡遗址(《红河谷》的背景故事)再到日喀则;中线很简单,沿318国道直奔日喀则。我们原订是路线是南线,但面对一连串珍珠似的美景,我们像坐在饕餮盛宴前,只选最精华的部分,那个如同没落贵族般的遗址,大家都没兴趣,既然这样,就直奔日喀则喽。这次公路边上跟着我们跑的是著名的雅鲁藏布江,拉萨像西藏东与西的分水岭,往西去山上变得寸草不生,很奇怪在内地,如果荒山秃岭必是久旱所致,而西藏不缺水,这涛涛的江水,怎么就不能滋养些植物在水边?可能是海拔与温差的原因,白天艳阳高照的时候,空气干燥,辐射很强,夜晚,温度急剧下降,能适应这样环境的植物很少。 这样的路景很快就产生视觉疲劳,我也加入了娟的睡觉行列。自进藏来,娟和钢都是一上车就睡觉,只有我和丽的眼睛沿途不断地搜索着,特别在藏东南的时候,我除了子夜时分才躺在床上以外,几乎没闭过眼,很是让这帮年轻人诧异我的铁人精神,与其说我的兴趣过于浓厚,不如说我过于贪婪,现在我也要开始养精蓄锐补充体力了,迷迷糊糊中,扎什伦布寺到了。 扎什伦布寺 在我的记忆里,知道扎什伦布寺是因国家领导人里曾有个长长的名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这次进藏,被强化的藏传佛教的知识如下:藏区宗教主要分为苯教与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又分为五大教派,成立最晚但影响最大的是格鲁派(黄教),其创始人为宗喀巴大师,格鲁派后来成为西藏执政教派,达赖和班禅是他的两大弟子,分别都成为藏区的宗教领袖,达赖的政治势力远高于班禅,布达拉宫是达赖的住锡地(办公居住地),扎什伦布寺是班禅的住锡地,但布宫是宫殿,扎寺只是座寺庙,从此也能看出二者地位的差异,此次走过的寺庙宫殿----布宫,哲蚌寺,扎寺都是格鲁派的寺院,都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可见其影响深远。 在扎什伦布寺门口,50元请了一位诚恳又热情的年轻喇嘛作讲解员,他操着硬生生的汉语,详细地讲解着寺庙和历代班禅,提到十世班禅,言语中流露着缅怀崇敬之情,在讲经大殿里,给我们指点着现居北京的十一世班禅的宝座,眼神里流露中无比的自豪,还羞赧地指着自己的坐位,距活佛的座位很远,表示要晋级的路还很长。他的眼神是那样清澈单纯,大概只有这样的眼神才能修行到大师级的平静安详之神吧。像我等混沌之人,要么不开窍,要么尘俗之气,只能在此刻虔诚地表示一下自己的敬意罢了。 318国道5000公里 一个半小时,从扎寺出来,当天的游程结束了,所有的路书上都说从拉萨出来,当天要住日喀则,原因是海拔不宜升得太快,但是跟在波密一样,时间指向5点半,太阳还当空照着,我们哪肯歇息?更重要的明天 日喀则属上海援助地区,拉孜县318国道 在纪念碑停车时,附近还空无一人,但很快就从村子里争先恐后地跑出几个小孩, 好笑的是,他们后面的几只羊也寸步不离地跟着跑。 “慈善事业”一向是娟热衷的事,孩子们小脸脏兮兮的,不会说汉语,只会盯着你伸手要铅笔、奶糖、巧克力,聪明点儿的左手接了,立刻换右手上来再要,丽一边抓拍,一边大声提醒娟要控制数量。是啊,后面还有好几天,还有尼泊尔儿童需要我们的国际慰问呢。 星空之夜 快到定日时,还要翻越加措拉山口(海拔 夜10多时,拐进了定日,海拔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398/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