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步出厦门行之六 |
[游记]步出厦门行之六 |
2008-02-08cncn.com |
何处吹来的晓风 从三坊七巷步行回汽车北站的途中,遇到了晓风书屋. 被这个名字吸引,是因为我喜欢的台湾作家张晓风. 待到进门一看,愈发地不能自拔了.这个书屋,满足我对一家书店的全部幻想:全实木的书柜挨靠重叠着.那古旧沧桑的颜色让人自发地幻想出沉香的味道.柜内的书,按出版社或内容分别排列着,可绝无所谓的畅销书或是以花巧的堆放法来吸引人们的注目: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上海古籍,戏曲,哲学,宗教,茶艺,收藏,红楼,古籍研究……它们在柜子的某个地段略为长久地暂居着,朴实低调,却隐隐有些自傲自怜的意味,可周围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有是那么难得一聚,它们,也会交流学识,也会感概文化的流失,也会顾影互怜,惺惺相惜吧? 收银台旁的杂志架上放着当月的新刊:三联生活,南方人物,新周刊,国家地理,也许大家会说,这些杂志,是无论在哪里也会买得到的。可是,这里还有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还是受众极小的书城、寻根、三联爱乐,还有的论及美食文化而非简单的烹饪,有的厚厚一本,谈的全是白先勇生先和他的青春版牡丹亭。 桌上的电脑,是唯一的现代物品。轻缓或明快地放着些纯音乐的曲子。店中工作的两位女子,老板时时和善地与客交谈,却仍淡定自持;另一位姐姐端庄秀丽,谈笑无语,宛如仕女图中走出的闺秀女子。 碰到一位客人买书,一边付钱一边似有报怨地说,每年在这里买几千块的书,也从不打折。老板也是淡淡一笑答道:没法,我们的书走得慢,再打折便全无利润。两个人的话里,都有着些骄傲的味道吧。幸而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客人,才使得这样的书屋能存于市场;幸而有这样的一家书屋,让福州的人们,能够在某个午后来此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PS:音乐静静地放着,不多的客人默默地翻看着书,老板也似在做自己的工作。尽头狭窄的木楼梯旁挂着上二楼请出示会员卡的提示。抬头一看,仍是满满的实木书柜,那里,会有更多的精彩吧。终于没有向老板提出拍照的勇气,也好,大家有机会,亲身一游吧~ 后来,又分别在厦大门外和鼓浪屿碰到一家晓风书屋,这才知道,竟是连琐店呢。厦大门外的那家,由于临近南普陀景区的关系,客人略多一些;也由于临近大学,常常看到年轻与年长的面孔。两位学生模样的男子经营着书店,门外灿烂到不行的阳光似乎也有屋内活泼地跳跃~ 而鼓浪屿上的那一家,也许是由于岛上书店少且有中小学的关系,也出现了青春小说的踪影。店内的竹帘掀开一角,露出后院的花草与竹椅来,果然是浮生半日的鼓浪屿啊。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717/1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