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闽西南6日自助游part2

[游记]闽西南6日自助游part2

2008-03-09cncn.com

D3:厦门——洪坑土楼群

这是相当辛苦的一天……我们一早来到湖滨南路汽车站800,根据之前与土楼楼主沟通的结果,我们打算乘坐早上到永定的大巴,据说中途可以经过我们要去的土楼。但是,在我们购票的时候,撇去只能购买到1030的班车不提,我们购买的票居然是走什么高速的“高级票”(¥92),不能经过我们要去的土楼(faint~!),当时就很犹豫,因为我们对土楼的环境恶劣早有所知,对要不要走这一趟心里打鼓,但是如果不去……我们这趟土楼怕是要去不成了,整个旅途就有个巨大的遗憾……见我们犹豫不决,司机和票务信誓旦旦跟我们说,这个车可以到“五四”(后来看了地图才知道是“抚市”),然后在那里再拦车去目的地。这个时候,跟我们一样茫然的一对上海夫妇出现了——我们旅途中遇到的可爱驴友。踏上心里完全没有底的旅途……

一路上我们发现,车上的人讲的话我们根本听不懂(闽南话&客家话,我们都听不懂)顿时安全感顿失……一路无话,到达抚市,司机招呼我们下车。

下车后我们彻底迷茫了,我们所在的是一个盘山公路的三岔路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偶尔有车经过,也是私家小车,根本不可能有私家车主在这样的荒山野岭搭载我们这些来路不明的人。

等了许久,来了一辆乡间小公交,显然就是那种传说中车况很差,超载严重的交通工具(抚市——岐岭¥15左右)。当时问“能不能去土楼”,答曰“能~!”黄瓜和上海夫妇也没有考虑很多,就上车了,其实当地乡间遍布土楼,土楼几乎是当地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也不知道它要带我们到哪个土楼。

上车以后,车上有热心人跟我们说:“这个车不能到土楼,只能把我们带到离土楼最近的镇子——岐岭。”黄瓜内心大呼“苦也~!难道还要再次被扔在荒郊野外?”抚市到岐岭之间经过一个叫陈东的镇子,颠簸20分钟以后到达岐岭。

这次还好,基本是到了一个镇子中央,感觉比刚才好很多。许久,我们在歧岭拦到一辆土楼出来办事的包车(就是跑跑旅游的私家小面包),¥10/人,带我们进了山。

1030厦门湖滨南出发算起到达土楼1430,耗时4小时,路上转车两次——抚市、岐岭。花费¥92+15+10=117

购买了¥50门票,请了个导游(游阿姨,游阿姨人很好,后面有叙述),游阿姨是当地土楼的原著,对土楼非常了解。带领我们一一参观了村子里的土楼——宝成楼(方楼),振成楼(圆楼),福裕楼(三联方楼),景阳楼(方楼)……讲解很仔细,还能解答黄瓜对土楼n多疑问。(详见此后“土楼Q&A”,大多都是游阿姨的讲解,嘿嘿~~)。

所谓“洪坑”,基本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间平地。此间的土楼均为林姓客家所筑。也是个风景优美,小山水很是清秀。当地群山环抱,风很小,得以建造大型夯土建筑。

晚上我们住宿在游阿姨家中,游阿姨在土楼“宝成楼”中有客房,但她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去她的新房子住宿,大床间,有热水和独立卫生间(¥60/晚)。晚饭我们也在游阿姨家解决,她很热情地烧了好多特色菜给我们,鸡鸭鱼肉一桌子,还有一种当地特色美食——糯米粉和肉酱的丸子,非常美味。当然还有当地自酿的米酒,HOHO~~。游阿姨很客气,不愿意收我们饭钱,嘿嘿~~当然很不好意思拉~最后我们饭+住宿+导游一共付费¥100/2人。第二天我们离开时游阿姨还很热情的要给我们花生牛奶……实在太沉,谢谢游阿姨拉~!(P.S.游阿姨是洪坑土楼文化村卫生站的工作人员,很容易找到哒,单收导游费¥20

第三天OVER.

土楼Q&A:

Q1:什么是客家:

A: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馀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後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後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於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台湾、香港,或侨居南洋一带。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引自《百度知道“客家”词条》。

Q2:为什么土楼有方形圆形?

A:比较早出现的土楼是方形土楼,圆形土楼稍晚出现。

经过观察,圆形土楼规模大多比较大(除个别,如如升楼等),方形土楼较小。

大概因为方形土楼内部房间分配较难。四角只能用作辅助用房和交通用房。分配方式有限。同时方形土楼内部空间平直,利用率大。

圆楼则可以灵活分配,利于平均分配住房,有利于家庭安定团结。圆形土楼如果直径过小,那么外墙曲率过大,将造成空间浪费。

Q3:土楼失火是否会“火烧连营”

A:没有去之前,黄瓜也有这种疑惑。土楼虽则外侧是厚夯土,内部其实是木结构建筑。整个土楼实则“外强中干”。

去到当地发现:夯土墙一方面作为土楼建筑的外墙维护,同时也是土楼主要的竖向结构,也就是说,夯土墙结构是土楼的承重墙。所有木梁和楼板的重量基本是落到夯土墙上。夯土墙也有伸入建筑内部的部分,类似于“⊥⊥”伸入内部的墙体除了起到承重作用以外还能起到防火墙作用。这些厚实的土墙将整个庞大的土楼建筑分成了若干防火分区,即使一处失火,也不至于火烧连营。

Q4:土楼内部利用

A:土楼最外环为住宅环,一般3-5层,以4层最常见。内层为公共集会层,2层左右。最内为祠堂等祭祀集会建筑(以振成楼为例)。土楼内部有水井。

土楼类似我们常见的“连排别墅”,或者说是一种连排别墅的特殊形式,就是将我们常见的连排别墅首尾相接,形成围合。

每家族支派有“防火墙”隔开,每户分得1F-4F的一“瓤”房间,公用走廊和楼梯。每户1F为厨房,2F仓库,3-4F卧室等。

土楼内部可以饲养家禽,家禽饲养在内外环土楼之间,以每个家族支派为单位,在内环外侧墙上搭建禽舍。既能保持土楼内环祭祀集会空间的卫生,又便于外层居住空间的住户对家禽的饲养和管理。

浴室修建在禽舍和外环住宅连接的侧墙上,也是以家族支派为单位,一般修建两个。

厕所貌似是以户为单位,一户一个,集中修建在土楼环外。

Q5:圆形土楼的弧形墙壁是否影响内部空间利用

A:因为圆形土楼的规模一般较大,所以墙壁曲率不大,弧度不大。同时土楼内家具多垂直外墙布置,所以弧形墙壁对生活影响不大(但导游说,确实有点影响的)。

(TO BE CONTINUED…)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463/1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