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风雨廊桥

[游记]风雨廊桥

2008-10-22cncn.com


从我得知泰顺廊桥开始就想着什么时候要去看。可是听说山路难走,交通不便。

不只为看桥,那是一种去深山去偏远乡村游荡寻觅的感觉。一样是去山村,和那回去婺源,也不一样了。自己觉得不是那个自己。

我问阿龙要不太累的怎么走比较好,阿龙说他倒是更喜欢到杨梅州庆元大漈这些地方走走,住下来,他说你这次就罢了。其实我说的不太累应该是不要太赶、全部都要去看到的意思,可以舍弃一些。

我的旅行到底是什么?也许,只要是包括旅程,路上的一切,自己的所有感受,就可以了。

假期人多,叶子瞻前顾后的,不跟我去了。心想本来我就打算一个人去的,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走哪算哪,什么也不计较,遇到什么是什么了。

听阿龙那么说了后,再去看看,发现自己越来越贪心,最好这个也去转转,那个也不要舍弃。

后来决定以最快的进度去看一下泰顺的桥,然后再去杨梅洲和庆元。

坐上车,大概也要六七个小时吧。身边的女孩子是回家。一路不停地咳嗽。

路旁芙蓉花开了。功略也没带一份。忽然有种不知归处、不知今夜何处去的感觉。

记下了几个地名,按照地图上的方位画个圈。先去离罗阳最近的仙居桥。

找了个摩托,觉得这还是比较适合一个人在这样的地方游走,便捷,而且比那些面包车出租车更有野趣接近自然。

詹师傅说祖上是安溪人,九十六岁故世的老父亲曾经对他说起寿宁的杨梅州桥,年代久远的三条桥。这正是我要去看的两座桥。

这里出产较多的是山上的毛栗。秋天落在地上,捡捡就是了。昨天他一会会时间就捡了十四斤。还有就是初夏时的杨梅,杨梅树长在那些高高的山坡上。

仿佛毫无准备的,仿佛久已期待的,此行第一座桥仙居桥,瞬间在眼前,那木板的桥梁,长廊。这是一座历经数次冲毁,坍塌又重建,现存的同类桥中保留年代最久远的桥。桥的一边连着古道。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样蔓草丛生的山路总使人想要走一走。不知道究竟通往哪里。未知的时光同样如此。

岁月磨损的木板和栏杆,沾满征程的尘与土。

我想我可能该去筱村住下来。那有文兴桥、文重桥。

只是,之前偶然看到有旅友拍的不多久前与如今周遭环境变化了的不同的文重桥,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千篇一律严严实实用石彻、遮挡小草和野花的生长。那些树木哪怕是枯草也好看呀。

有点把这些廊桥当心爱之物的意味。遥远的山村,僻静的村庄,青苔的小路,古老的生存智慧的遗迹,如同散落的珍珠。

记忆里的乡村应该没这般零乱,河水也该更清澈些。

文兴桥要从田埂间走过去,孩子们说今天怎么这么多人来看文兴桥。

是有些色友在对着桥左拍右拍。桥下有群白鹅嬉水。不过此时有点暮色沉沉,想是要归家了的那种心情。

走在乡间的田埂上,那个女人,带着一只羊。羊在吃草。一定不是属于“正常”的人,脸特别脏,眼神,说不清那叫专注、空洞、还是深是远是迷茫?总之在你突然跟她对视的一瞬间仿佛明白她不在这里。不自觉吓了一下。可是她脸上明明有一丝微笑,并不带恶意。当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与尘世脱离了的时候,生在人世的躯壳会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呢。

找文重桥时年轻人说不知道,老人也说不出来。再去问问那个老人,要说“柴桥、木头做的桥”,果然,他听明白了。

文重桥其实很好看。灰瓦的檐,镶了白边,这样的配色朴素而清朗。若没有哐哐铛铛的吵声,石子水泥,不远处正架起来的大楼框架...如果还能找回原来的树林和草滩,如果溪水中没有垃圾...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这样矛盾。

桥本身是为人所用为人所需而建的。人所做的事难道不是从他的需求愿望开始?如今因为道路的改观不大作为通常的用途了。我们去寻访,希望它们好好在着。

从这里去泗溪比较近了。不如去那里住下来,一早就可以去看北涧桥和溪东桥。

詹师傅每天带客人到晚上十一点,我想夜行不是问题。虽然他干这行不是很久,有时会绕了远路,结果心疼多烧了油。我倒无所谓,觉得这样在暮色苍茫的山间吹吹风也很好。风很紧,加了衣服还有点冷。

过一个长长隧道的时候,看到一个骑车的男孩,搞怪的发型。在城市见到也不过如此。人的心里会有某些排斥,不以为然。此时这里撞见还是觉得蛮酷的够拉风。

詹师傅走了省道,后来发现又是绕了远路了。路灯很亮,车也不多。骑摩托的开得好快,真是一个比一个疯狂。正常的人一般都有对危险的评判衡量的,也许有些人比较爱冒险会豁出去。此时他算是尽最大程度地掌握自己、与命运对抗呢,还是听天由命?

到了泗溪问一个年轻人这哪有好点的旅馆,他说就旁边这家最好了。这家店就在路口,灯火明亮的。

剩最后一个房间,不过位置不太好,在角落里。都晚上了,管它位置好不好。还说因为前些天台风打湿了墙有点发霉。

窗户开着。没有霉味,反而好像闻到了淡淡的香。你把灯打开。很好呀,没什么不好的。那就住下吧。

下去吃饭,他们问你住哪间呢?似乎都知道那房间被台风打过。我就想天灾难免的,我没看到哪有不好,还行。

吃过饭去外面转一圈,看看那两座桥在哪里。夜色中只有朦胧的剪影。沿街有些房屋看起来像未完成的样子,空落落的。

一路过来,看到有一些过去的房屋,或木板或泥墙,也都是容易破败的。而新建的,大则大了却似乎大而无用,并无美感。说实在,徽州的民居除了过于幽暗的小窗,算是美感与坚固耐用结合得很好的。当然那与当年徽商的兴盛不可分。

而此地,曾经相当闭塞的,山路那样漫长,人在那样的生存空间无论何种条件都是受到限制的。多数人会去学一门手艺,比如做木工、石雕,虽然木雕比不上东阳石雕不及青田,即便如此,总有闪亮的闪光的亮点智慧。

回去窗帘拉上窗户关关,这时候才发现靠浴室这边的地毯上一大片霉斑。屋子里霉味的感觉也越来越重。把接待的那个男孩叫来。你看看吧,刚才你是故意不说。其实他怎么会说,要是我,不知道会不会也能蒙则蒙了。

他说这是装修时活干得不好,浴室的水漏的。不说是台风吗?台风另一回事儿。

这房间不搞好以后还想蒙人?他态度倒是很好的,老老实实。反正整一个圈套。要换房间也不可能。看看自己摊开的东西,此时再收起来去找别的住处也没这个劲。眼不见为净,找些什么给遮盖下罢。

你开空调好了,会好一点的。要冷死我呀。还是把窗再开一点。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有广阔天地的人,不会偏执于无端的纠葛。但那不等于不重细节。只是不会纠葛于细节。不重细节总有一天叫你吃苦头。一定是喷过清新剂什么的。圈套嘛。真是乱七八糟一晚上。

北涧桥和溪东桥确实是很特别的两座桥,艳丽张扬,极尽装饰。不象有些更注重功能实用,静卧山溪之上,含蓄冷静。

水土风物,钟灵毓秀,给了每一地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景不一样的山川大地不一样的机缘造化。

当然它也坚固耐用,几次大水也没有动摇它一丝一毫。桥头的周老师正跟人解说这桥梁的承重设计,整根整根的原木相互支撑,相互借力,不用一个钉子。当然不需要用钉子,那是现代的做法,简易快速,批量生产。

痴迷于做一件事并且全力以赴坚持的,比如这位老者,也是值得敬重的人。

到三条桥路口时,小Z说要不要陪你去,这有点偏的。不用,我自己好了,没事的。

开始有几座屋子,遇到两个挑担的乡里人。越走越寂静。声音也不是没有,除了流水声,也或有些虫鸟的鸣叫。稻田金黄,山脚边藤树和野草,这应该是很纯很静的一派天然景象。可是竟然有点心慌。是真的有时惧怕太神秘的东西。你在山坳里,视线被遮挡,鬼影憧憧的就来了。心中有鬼,六根不净。可是我赶不走这鬼。这时候在打鼓去杨梅州的那条古道还要不要自个儿去走了?

到近了时,听见些人声,一转眼就见了三条桥兀立在溪水之上,连着这边的青山和那边的山崖。幸而是假期,否则真是鬼影也没一个。真安静。想来还是愿意见到有人的样子。

十一

因为詹师傅知道杨梅洲,那条路他走过几次的。他说可以送我到哪个路口再走。就打电话给他。

想先问一下路况。如果没什么岔路的话可以走走看。可是看到阿龙也有走错,就怕那路上问不到人。

他说这路大概要走三个多小时,隔壁老人家说还是不要让你这样一个人去走的好。要不他可以把我送到近些的地方,离村子大概还有五里路。这样也好,不长不短,走走不错。

这就又坐上车,沿着山间公路绕去。大概十多分钟后,开始是没有铺好的石子路了。他说前面在施工,这路是福建那边做的。为了旅游开发,在下面水库搞竹排游。


颠簸了好久,因为颠觉得路长。后来竟遇到一个大缺口,一个峡谷,桥也没有架起来,两边都是碎石。车子过不去了。他说从这里过去不远了。老天,这过去都是这样的路吗?

这怎么可能接着古道呢。我想着,应该说他确实没有说剩下的路是古道,那是我一门心思这样想的,想着还有五里长的幽幽古道让我过过瘾。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路。这一点他应该是清楚的吧。

有朋友说总觉得与人说话常常是在两条平行线上,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很难交汇。恐怕这也是许多矛盾产生的根源。即使你要做沟通,也不在相同的层面上。

十二

那么,我总不可能往回退。就从那碎石堆满的峡谷翻过去。不知道从这里过去到底还有怎样的路有多长。必须把我送到。我再找地方住下来。

干脆跟他聊天。他本行是做石雕,在杭州做过几个工程的活。黄土里像是巨大的鹅卵石,那是做青石板的石材。并不是哪里都有的,黄的有点发红的泥巴里才有。只是,被挖过的山头会留下一堆堆难看的土,好像一个个伤疤。

做这之前还做了一年的煤矿工,太危险了,老婆不让他再做。四百多米深的井下,那是很恐怖呢。有一次小规模的塌方,以为要被埋掉了,那回倒是真的觉得可怕。

为了生存也罢,条件所限也罢,人的认识可能受限制,可是上天创造生命的时候,最基本的东西应该还是平等的。

总是有那么些人做着另一些人难以做到的事。用的也是生命、时间。

接近杨梅洲时遇到施工的工程队。一路都是黄土泥路石子。进村好几户在建房子,石子水泥,叮叮当当。也有几辆大车小车的人在那歇息。

十三

待我看到那些水,走上那座桥,踏上古道的时候,我就想要从这里走回去。此时已下午三点多。怕会走到天暗下来。

让詹师傅给我做向导,他不肯,说车在那边。我加钱好了,你再去取。他穿了双皮鞋,走了那么一段后对前面再走山路也有些为难。

不要再磨蹭了,要不然天都黑了。我管自己前面走。

因为原先设想要走也是自己走,没有多带水和吃的。还有些巧克力牛肉干一个苹果半瓶水。路上詹师傅走累了说想歇一下。给他一些牛肉干巧克力。我吃苹果。问他要不要喝水,他说前面有饮水的。忽然就令我想起稻城亚丁山脚边藏民们喝水的水潭。

把他扔地上的包装纸捡起来。他说这不要紧的。这是好久不会腐烂的东西,如果到处都是垃圾谁还要来你们这里看风景呢。

走不远有条小溪,他说有水喝了。水真的好清亮。詹师傅说这水甜。喝一口,果然是的。

经过一个小村落,有几间房屋,有些已经残破大概没人住了。有两家有老人孩子在。问老人还要走多远,他说还有十五里呢。

一个也有些上了年纪的乡民挑着两大卷铝板。这是围起来用作放稻谷的。看起来倒并不是很沉重,但是在这小道上晃来晃去撞来撞去的很不好走。那么远路,要走到杨梅州去。

以前应该不是用这个,用这并不好吧?以前都是用木头钉起来的,当然木头的好,透气,谷子不会发霉。是的,如同心灵的谷仓也是要呼吸自由的空气。

十四

詹师傅得想法去把车子取回来,打电话给一个同行,只加了一把锁,想着车子该没事吧。小偷要去那里偷东西也太笨了吧,再说了,小偷哪有这样子神机妙算呀。

他说许多年没有这样走过累坏了。我说我请你们吃饭罢了。大概因为听说我要请他吃饭感动中,说你来一趟也不容易,待会取了车回来送你一趟去看同乐桥。我知道同乐桥,阿龙也去过。那是古老的美丽和智慧,生生不息。

我说你们自己看,找一家看着干净点的你们觉得不错的就可以。要不要吃肉呀,我觉得应该吃点肉了。结果有一个苦菜汤不错,一点清苦的味道。

我说如果车子取回来太晚就不要去了。后来他来问去不去,想想还是不该错过,去就去呗。

有人骑着摩托过去,詹师傅说他这是去水库钓鱼,带着的是钓鱼工具。也是一种爱好。居然一个人走弯弯曲曲的山路黑夜里去钓鱼,简直是奇怪的爱好嘛。黑夜,深水,山林。我就怕鬼神跟着我,黑影幢幢的,显得路漫长。

到一个村子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人影,在放露天电影。怎么没有人?原来都在反面看。呵,到底谁在反而看呀。

同乐桥平时是有灯光的,可是这天偏偏没有灯亮。也许来人不多,点了也是浪费。借着车灯的光亮看了一下雕梁画栋。

十五

一天下来满脸尘土,都能摸到那细碎的尘灰,还沾了黑的煤灰。怪不得呀,回到旅馆人看我大概像是见了个疯子。

后来和人说起,她说你也太胆大了一点,敢和一个陌生的男的一起走。到底是谁总爱多想啊。人又不是野兽,只要没碰到那种神经病。怎样避免矛盾的激化,或者,根本不容人产生邪恶想法不良念头,某些时候也跟人有关。当然,所谓分歧冲突或许没有我想的这么简单。

比如到车站时看到的接近平息了的骚动;比如,听詹师傅说在那些看起来荒野的山头,因为少有人去,被用来作聚众赌博的场所;比如,其实并没有在哪里绝对杜绝了发生的一些案例。。。可是,就因为这些听说,而停止迈出去的脚步吗?好像人生你总想要一帆风顺、不要苦痛疾病,其实哪里能避免呢。

说真的,当初我觉得好似一眼能望到头的,仿佛将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来由觉得有点可怕。那时候我以为还小,怎么能就这样把命运设定了。其实人哪里能预测未来呢,倒是自己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比较难改。

十六

一早从泰顺去寿宁转车。寿宁去庆元的车也不多,只有两班。买了票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车站近旁是不能代表一个地方的。或者,反而也能窥见一些民族性。

闲得慌。就开始遛街。仅此一家的台湾仙草冰,拿来解一下渴。看到有人在做米粉馃子,也买个解馋。

广告公司的广告是——相信广告的力量。那是要你相信广告的忽悠劲。

装扮得花团锦簇的新建的廊桥,蟾溪桥。桥面是休闲场所,禁止车辆停放,违者放气。

看到医院也走了进去。听见孩童的啼哭。不记得自己是否也曾为此这样的大哭大叫。中医院的院子里,大夫开堂门诊,真正的开堂门诊啊,整面墙的大门敞开。无论何时何地,生死疾病也从不远离。

还是进去一家书店,看着清凉安静。翻了一本最近比较红的两位作者写的书。我也没看过,觉得不错就把它买下了。

十七

我不知道要去的月山村究竟在庆元的哪个方位,只知道下午一点过后就没班车了。所以上车时问了下售票员。反正是来不及,只好到那再说。

小时候有些厌倦平原的没有起伏。山川却又挡着去路。那十八盘山路,东颠西倒的。途中有个大的采石场,粉尘在本来就没有筑好的山路上堆起来厚厚的一层,那一段的溪水也混浊了。

后来是售票员跟我说让我提前下,替我介绍一个司机过去。原来,若真的坐到庆元再去月山村,真是大大的要绕远路,费时费力还要费钱。想想真不错啊。就算人家也是帮朋友赚点钱,对我总归是大大的有好处。这才使我有后来的那一段悠闲时光。

这司机是给采石场石材出口提供包装的。就是你刚才一路过来看到那家顶大的。那么,他们生意好你也好了。是的。可是污染太厉害了。也是。但似乎套在网中谁也挣不脱。

你看我们这边村子里大都是老人小孩和女人,年轻人多数出去打工了。我们这里的人其实能吃苦很勤劳的,言语中很替他们欣慰自豪。

不知道许多年后,会有谁来守着这青山。也许山川无言,大地恒久。

十八

我知道有个住处,不知好不好。他说比较偏,住的人也不多。

屋子在路边,离村子有点距离,从云泉寺过去再走一段。没有人,门锁着。打电话给主人,他说让他老婆马上过来。

来了个很瘦的女人。去看了下房间。很简单或者说有点简陋,但是在这安静村子里的感觉真不错,想住下来。

我问她今天没有别的人吗?她说还有一个上海过来的男孩。接着男主人也回来了,他姓吴,她老婆也姓吴。因为收稻子,这几天比较忙。

晚上那男孩说好了一起吃饭的,你要不要一起,就我们夫妇俩连你四个人。我们吃毛芋钻泥鳅,你能不能吃。我应该都能吃。

十九

来凤桥两侧的挡板很破了,真是风雨岁月风雨廊桥。走到桥的一侧去看。一只红蜻蜓栖在台阶上,赶它也不走。再赶赶它,飞起来落在肩头。记得那曲旋律,晚霞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呀,童年时候遇见你是在哪一天。

后来小M同学说来凤桥没有保护好。其实也不是吧,木头能在风雨中站多久呢?好好修一修也是有必要的。曾经的风雨随光阴流转,使后人还有迹可循。

乡民常在桥中间或供奉观音或别的某个神位,祈愿风调雨顺无灾无难。哪是愚蠢的迷信,哪是真心的祈福呢。可以清醒地知道事物的常态,真诚地祈愿吗?

有几个人在拍如龙桥。我知道我拍不好,也没有用心去学。走过看过就算数,回去把一些拍得不好的照片都删删掉。我们的记忆不是总会选择好的吗,甚至把艰难痛苦也美化了。

步蟾桥离村子稍远。我去时天色有点暗了。迎面遇到个背相机的男孩。我们打个招呼。他说光线有点暗。其实我觉得对我的眼睛来说并不暗。我问,你是不是住那某某清舍的,是上海来的?他说是。呵,我也住那,说好了待会回去一起吃饭的。

稻田里还有一两个收谷子的人,等着用车把稻谷拉回去。沿着溪边的田埂,长着杂草和芦苇,一点荒芜的感觉。幽僻处少有人行。不晓得会不会有蛇。

桥下是圆形石拱,映在水中。廊道长长的,暗暗的。一个个葫芦形梅花形的小窗洞,透着外边的山和树,远处的房屋和村庄。

二十

一直可以听到潺潺流水声,秋虫鸟鸣。慢慢走回去。有地方住晚饭也有着落,并不着急。倒是远远看到有人在那望着,待我到时饭菜也准备得差不多可以端上来了。老板娘说床也给你铺好了,可以先上去看看。

其实叫他们老板老板娘,似乎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意思。“我来给你说,我来给你弄”,总感觉像是去走亲戚,改不了山里人淳朴好客。

一个点了火的炉子架着一锅芋头和泥鳅,放了辣的。还有另外几个菜,再加上自家炒的山栗。米是糙米饭,吃起来有点像玉米,芯是软的,外面有层皮。需得要好的米才会有此口感吧。

吴老板好酒,野杨梅浸的白酒。别看老板娘瘦瘦小小,也会喝。是乡里的文艺干部,也去过不少地方。只是坐车坐船坐飞机都要晕,晕得厉害。我知道晕车那种感觉,生不如死真不如跳下去算了。其实多坐,过了极限就好。

那位同学专看廊桥,已经是第二次了。把这一带64座廊桥的资料全给打印了出来。我想,从上海来的,不晓得知不知道阿龙冬冬他们。世界好大人好多看廊桥的也不止他们一伙。

后来阿龙说小M同学在他推荐下也去了月山村,说不定你们碰到过。哦,那么吴老板一口一个M先生M先生的就是他呀。太好玩了。之前倒是看到他写泰顺归来不看桥,不过秋天还是打算去庆元寿宁看桥。

山村还没有电视,每天都可以早早睡了早早起床。

屋子其实在路边,可是那样的夜晚,一个山村里的寂静夜晚,没有吵杂的人声,偶尔开过了一辆车,很快就又回复了黑暗。

早晨也去村子里转了一下。老是让他们等我吃饭。后来想起来在路边等着的身影,想起那一碗满满的煮米线,上面洒满了肉片,底下有一个荷包蛋。有些暖的感觉。大概是萧瑟冬天傍晚淡淡的太阳。

二十一

背着我们的包,一直到把我们座位安排好送上车。

车又停下来。M同学有些担心计划打乱,“这也忒折腾了吧”。呵,其实我们应该都有这种准备也该有十分的耐性的,把随时停车随时上下车托人带东西不当回事。此时我也是没什么必做之事而已。不过想想看他们在僻远之地指望的也就这几趟车。

风微微吹着。田野一片秋色,有些树叶已经变成红黄的了。M同学是北京人。电视里播着某一期的同一首歌,唱着的是“大碗茶”——为什么它香味直传到天涯,直传到天涯。

小M说稍微迟了点,要是稻子还没割,大片的金黄会很好看的。说的也是。不过这稻茬儿也好看。我想着真要做一个农民,春种秋收也是种喜悦。

二十一

庆元附近有个大济古村落。村子也不大,有黄泥墙的老房子,也有新盖的房屋。

从一片土墙间看见一棵树,枯了的树干直指向天。我会特别喜欢树的枝杈高高伸向蓝天的样子,所以就对着摁了几张。转过去人家的院落,有一女子在门口。她说那是香樟树,死了好几年了,就这么一直立着。落尽了枝叶看起来枯寂、荒凉,让人想起沙漠里不倒的胡杨。

后来她说村子里有地道,在锅台下面有入口,村庄边沿有出口,你可以去看看,那里应该有标示的。我看她大着肚子,问你怀孕了吗,几个月了?她说快要生了的。说着都笑了。

一家老屋叫玉洁冰清,据说是一个女人恪守妇道,丈夫死后殉情而死,改原来的泽德堂为玉洁冰清堂。殉情是为了恪守妇道吗?玉洁冰清是这样理解的吗?

房子有三百多年历史,保护得倒是特别好。主人在家,我说你不像是在这里的呢。他说是的,以前母亲住这,只是她两个多月前刚去世,是心脏病发。这么说,以后更不会常来了。找了一个老年人看管屋子,正给他拉电视网线。

巷子里有家杂货店,一些老人坐着聊闲天。时光在此时看不出流动。往往只有等你惊觉才发现已经走了许多年。他们都老了。他们去哪里了?

二十二

闻到这个秋天第一缕的桂花香。

杭州的出租车司机不多爱跟人聊天的。这个比较特别。说你去了哪里,这一趟一定很有收获吧?是的。仿佛是一种冲击力。尽管你可以看电视看报纸有电脑,跟自己去看去体会是不一样的,这种体会在这里、这里——头脑里,心里。

“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仿佛是一夜之间满城都是桂花香了。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0775/24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