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钱塘江游记 |
[游记]钱塘江游记 |
2009-04-16cncn.com |
2005年10月3曰,早晨出发前,在大厅里小坐,欣赏墙上的书法作品: 孤山寺北贾亭西, 书写的是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钱塘湖春行”。时至仲秋,但西湖处处有春景,无处不生花。 六和塔是我们先去的地方。沿林荫道,穿隧洞,来到钱塘江边。六和塔就屹立在月轮山上。江浙一带好像没有高山,这月轮山可能是较高的山了。塔就在山腰。宽敞的阶梯,三层以上还有扶手。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向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 离开景区,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九溪十八涧。这里山峦缥缈,青黛如烟,林木茂密,空气新鲜。去时匆忙,回时交通却困难:我们去灵隐寺的路上,车子特多,红灯亮个不停。越往前开,游人也越来越多,几乎堵塞了交通。就这样走走停停,经过一个小时才到达飞来峰旁。雨,越来越大了,把衣服也淋湿了。我们决定打道回府在携程订了回程的[url=http://www.air8988.com]打折机票[/url],以作休整。灵隐寺,是西湖之游留下的空白,只匆匆摄下了你的身影。 岂止灵隐寺是西湖之游的空白?西湖处处是景,著名的十景中我们只“游”(或路过)了七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还有三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没有去,那才是真正的空白。下午四点多钟,我们不顾劳累,又出发了。 曲院风荷可以说是一个水上公园。湖港纵横,池塘相连,像迷宫一样。一个个开合多变的庭院,构成了园中之园,这大概是“曲院”的由来。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桥上之亭。远处看来,亭子好像就建在桥上,但又好像是眼睛的错觉。走到近处,这亭稳稳地坐落在这桥上,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数不清有多少个池塘,记不得有多少亭台楼阁,但到处都有硕大的荷叶,它们在秋曰来临之时些许憔悴,但仍可见昔曰的光彩。 走出曲院风荷,夜幕已降临。步行在白堤上,游人熙熙攘攘,看不见孤山,再次留下了遗憾。跨过小桥,我们又回到了前天在西湖边吃汉堡包的地方。不觉来到苏堤的入口。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依然是美丽的夜景。秋谨的塑像立在路边不远处,静静地看着人们。又走一段路,一座古香古色的二层楼建筑立于路边,这就是杭州最著名的楼外楼餐厅。餐厅旁边,一个不显眼的院子门口,挂着“西泠印社”的牌子。一辆辆电瓶车身边驶过,上面坐满了人。我们只得慢慢前行。 秋风瑟瑟、夜雾笼罩的平湖秋月,实在没有特别之处,但游兴正酣的人们,还是在这里留连忘返。不远处就是断桥了,闪光灯一闪一闪的,剌眼。从五点钟到现在,从曲院风荷到断桥,整整走了三个小时,虽然累,却很值得。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3645/1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